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662篇
大气科学   328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利于MICAPS资料、NCEP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1117号强台风“纳沙”造成海南岛特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强盛的西南季风为其提高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双重“列车效应”是造成海南岛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暖平流上叠加辐合风场有利于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逆风区”与强降水中心一致;地形对降水起到明显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32.
视点相关实时LoD地形模型动态构网算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论述了一种视点相关实时LoD地形模型动态构网算法。基于GRID数据,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单元,利用二叉树构建地形的层次结构,兼具GRID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优点;并且解决了模型带来的“裂缝”问题。视景体可见区域多分辨率地形生成时,通过地形面片自身复杂程度、地形面片与视点距离以及地形面片与视线间的方向关系三方面确定该面片的绘制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地形场景逼真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绘制速度,满足了实时交互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地形测量数据粗差剔除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地形测量时点云数据的特点,得到引起结果存在粗差的障碍物上的点云具有坡度大于实际地形上坡度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粗差提取算法。对算法的原理、实现过程和其中重要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并编程实现了算法。最后,应用实例对粗差提取效果进行了检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一种面向大场景3维显示的地形建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种面向大范围3维场景显示的地形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固有的栅格特点,将大范围场景划分成小的子块.根据应用对这些子块的精度要求,采用不同地形建模方法构建相应的细节层次LoD( Level of Detail)模型.最终,通过拼接这些子块模型完成对整个大场景的多分辨率建模,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张玲  李育平 《北京测绘》2012,(1):39-40,46
以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工整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整理的技术要求和整理方法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总结出一套基于WalkGIS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数据加工整理模式,为数据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7.15”宜昌大暴雨的地形影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英莲  吴翠红  王继竹  王平  王珏  吴涛 《气象》2012,38(1):81-89
湖北地形复杂,受地形影响产生的局地强降水造成的灾害很多。2010年7月15日宜昌地区的强降水是在满足大尺度降水条件下受地形作用加强的局地暴雨。本文利用实况高空、地面、加密自动站、雷达以及LAPS再分析资料对背景场、低层流场、雷达回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冷空气南下和副热带高压的加强促进低层风场的调整,在大尺度降水条件下,地形对低层风场的辐合作用触发了局地强降水的发生。此次过程中地形对降水的触发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地形迎风坡抬升触发作用,另一方面为地形对近地层流场的影响造成的辐合触发。  相似文献   
37.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recent advances in accessibility research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We base our discussion on three intersecting dimensions that ar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cent studies: representation,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Various examples are selected to show that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repres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 solving is often applied to issues of broad concern in policy and planning. It is, however, not clear that the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representation,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cation issues has ever been fully worked out.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article may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addressing issues pertinent to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improved model building, and more rigorous applications in accessibility research. Received: 9 December 2002 / Accepted: 10 February 2003  相似文献   
38.
使用NCEP GFS资料和WRF V3.4模式对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1211)引发的安徽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模式中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地形高度,设计一组敏感性试验,对"海葵"降水的地形增幅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WRF模式对台风"海葵"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地形对"海葵"移动路径、强度以及降水分布、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地形高度下模拟的台风路径及降水分布差异较大,且降水中心强度与地形高度相关性较好,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明显。(3)山区地形有利于中尺度辐合线和低涡生成、发展,并有强水汽辐合中心与之相对应;有地形时对流层低层上升运动比无地形时明显加强,对安徽中南部强降水增幅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9.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 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0.
In this work, three turbulence closure models, Mellor andYamada level 2.5, E - l and E - implemented in a circulation model, are compared in neutral condition over complex terrain. They are firstly applied to a one-dimensional case on flat terrain and then to a schematic two-dimensional valle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terms of wind field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re tested against measurements from a wind-tunnel experiment. The empirical constants def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scales of the closures are modified based on turbulence parameters estimat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s analysed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ous closures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garding the mean flow, both on flat and complex terrain, all the closures yield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erning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he best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E - l and E - clo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