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9篇
  免费   1796篇
  国内免费   2920篇
测绘学   456篇
大气科学   4156篇
地球物理   1774篇
地质学   2748篇
海洋学   1684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574篇
自然地理   138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31.
郑锦文  左志燕  蔺邹兴  肖栋 《冰川冻土》2022,44(5):1513-1522
基于1961—2017年中国气象局地表气温数据、JRA-55大气再分析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延伸重建的海温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冬季地表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巴伦支-喀拉海冬季海温年代际变化可以激发出向东传播的Rossby波,在西伯利亚对流层高层产生异常的气旋或反气旋性环流,通过影响副极地以及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在青藏高原的南侧产生异常的反气旋或气旋性环流,从而使得青藏高原上空的垂直运动发生变化,导致青藏高原冬季地表气温异常。  相似文献   
532.
全面获取气-冰-海环境特征数据已成为当前冬季现场观测的重要任务,用于准确、快速开展区域冰情评价预测,以满足海冰防灾减灾工作需求。基于辽东湾东岸鲅鱼圈雷达海冰观测站(15a)与温坨子附近海域(9a)的冬季观测数据,对辽东湾东岸的风、水温、海冰时空分布等环境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对鲅鱼圈站1月和2月4级风(5.5m·s-1)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偏北风自2016年以来呈现由N、NNE、NE向NE转变,偏南风自2016年以来主风向由SSW向WSW转变。对温坨子海冰观测站水温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水温表现出降温期、平稳期与回温期,降温期发生于12月至次年1月中旬,平稳期发生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回温期发生于2月下旬;当气温低于-10℃时,水温基本维持在-1.4℃附近,气温处于-10~-5℃时,水温基本分布于-1.4~-0.5℃区间,气温处于-5~5℃时,观测点水温基本分布于-1.4~3℃。对鲅鱼圈站与温坨子站能见范围内的逐日海冰分布面积比例进行分析,发现海冰面积呈现增大期、稳定期与减少期,鲅鱼圈站附近12月12日至次年1月9日前后为增大期(对应初冰期),1月9日前后至2月8日前后为稳定期(对应盛...  相似文献   
533.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4.
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5,他引:3  
房巧敏  龚道溢  毛睿 《地理科学》2007,27(5):711-717
中国总体冬半年降水总量、日降水强度以及强降水日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西北地区的变化相对显著,其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降水强度都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跃变。华北和中部地区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南方3区多为增加趋势,其中东南和华南与冬季风及欧亚遥相关型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西南地区日降水参数则与温度和北极涛动指数显著相关。东北地区降水指标没有明显的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535.
北京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7、1999、2000、2001、2002和2005年六幅陆地卫星影像研究北京市规划区地表城市热岛(SUHI).首先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分类,得到六幅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像.根据Artis&Carnahan算法利用热红外通道的灰度值计算地表辐射亮温,基于分类结果进行比辐射率纠正,计算地表温度.通过分析北京市规划区1987~2005年间地表城市热岛的特征,发现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与地表城市热岛有密切关系;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影像中市区的热岛分布的破碎度增加,由原来的集中分布慢慢向周围扩散,并在市区中心植被覆盖高的区域出现蓝色“凉爽”区;地表城市热岛增加的区域与城市扩展区域一致,城市化过程是城市热岛面积不断增加的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36.
城市建筑格局对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楼独特的建筑格局所形成的局部小区域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其内、外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实验楼的特殊建筑格局,在晴好天气实验楼内外草坪的最低气温相差4℃以上,而阴雨天温差比较小,一般在2℃以下。当西北方冷空气来临时,内外草坪温差迅速上升,并大于-4℃。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实验楼外部草坪的最低气温低于桔树临界低温-4℃时,内部草坪温度仍旧在-4℃以上,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原来在南京不能正常生长结果的桔树在实验楼内生长非常好,也就是说小气候足以使植物物种的分布发生改变。从四个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温差来看,中午14时实验楼内外温差为最高为1.7℃,夜间2时和早晨8时次之,为1.3℃,20时温差最小为0.9℃。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现代城市建筑格局对于小气候不可忽视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此的关注,作者对城市建筑小气候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37.
本文介绍了宇宙线空间物理学在我国的形成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空间探测,有火箭探测、卫星探测;地面宇宙线台站观测;宇宙线的水下测量;(2)宇宙线空间物理学研究,有宇宙线的日地传输;宇宙线强度变化与CME事件;宇宙线的源物质与加速过程;宇宙线的地球物理效应.最后提到宇宙线与人体健康,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大的太阳质子事件与地震现象、太阳宇宙线事件与天气和气候等的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538.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不同月平均和10天平均的西北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距平数据进行分解,得到月平均和10天平均的西北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距平分布模态,并对分布模态进行比较。发现尽管数据源相同,但是不同时间分辨率的EOF结果出现正好相反的情况,文章最后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月平均和10天平均的海洋表面温度距平模态及其时间系数发生反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39.
城市的快速扩张诱发并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因此,探索城市组成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传统城市热岛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城市组成与城市热岛的关系。以13个中国大城市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夏季(6-8月)白天和夜间的MODIS LST数据计算城市热岛强度,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人口、区位和气象数据,分析热岛强度和城市地表组成、地表空间格局、人口和区位4类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13个大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城市白天的热岛效应比夜间显著。影响城市白天热岛强度的主要因子为城市建筑用地和林地面积比例、城市建筑用地和林地平均斑块面积、城市建筑用地聚集度和人口密度。城市建筑用地和林地平均斑块面积、城市建筑用地聚集度和林地斑块密度是夜间热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和乡村林地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热岛情况的加剧,而通过调节城市地表空间格局(减少平均建筑用地斑块面积和降低建筑用地斑块聚集度)可以更好地降低城市地表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540.
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显著成因分析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水位、海温、气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显著升高的成因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准2 a、4 a、准9 a和准19 a周期振荡的高位,几个周期振荡高位叠加,对该时段海平面上升起了一定的作用;(2)2016年,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分别高0.7℃与0.5℃,均处于1980年以来高位;气压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低0.2 hPa;(3)2016年4月、9月、10月和11月,中国沿海海平面均达到1980年以来同期高位,这4个月的风场距平值在东海以南均明显偏大,且以偏南向和向岸风为主,风生流使得海水向岸堆积,沿海长时间以增水为主,对当月局部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达到40%~80%;(4)2016年,中国沿海降水总体偏多,局部区域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加上沿海径流量的增加,对沿海局部海平面升高有一定贡献;(5)2016年9-10月,有5个台风相继影响我国南部沿海,持续的风暴潮增水导致台风影响期间的海平面高于当月平均海平面70~360 mm,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