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3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3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93篇 |
地质学 | 1093篇 |
海洋学 | 127篇 |
天文学 | 46篇 |
综合类 | 144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层状硅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并据此可分为放射虫硅岩、海绵骨针硅岩和贫化石硅岩。化学成分特点和硅氧同位素值,具有生物化学成因硅岩的特征,与火山成因和热水成因的硅岩也有一定联系。层状硅岩的形成明显受断裂控制,硅质生物、上升洋流和水平洋流则是硅质富集、保存和沉淀的主要因素,而海底火山和热水活动的参与也起到一定促进。层状硅岩中有机碳含量丰富,平均0.69%,是潜在的有利烃源岩。 相似文献
42.
茶棚银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草原向山区过渡地带,风成砂覆盖严重,示矿标志不明显,地表找矿难度大;地表矿体断续出露,而深部银矿体主要以隐伏矿体的形式赋存于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破碎带中,数量明显增多、品位变富、厚度变大;在这种特殊的景观地质特征下,利用激电中梯扫面,可发现厚覆盖状态下构造矿化蚀变带,利用EH4连续导电率测量可厘定矿化蚀变带的规模、产状并可提供隐爆角砾岩体等深部控矿地质信息,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中低阻陡变带和中阻带,特别是陡变带中的转折部位(形态呈耳状部位)可具体定位银矿体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43.
从知道某些天体具有磁场起,人们就对其磁场的起源提出种种解释,例如有电池说,转子说,化石说,发电机说等等。但由于这些学说都分别与某些观测事实相抵触而未被公认,因此星球磁场的起源一直是未能解决的命题。余先河先生提出,星球的磁场起源可能与所受的引力有关,行星的磁场强度正比于其所受卫星的引力;正比于卫星与行星的引力连线转动的相对角速度。本文对这两方面的命题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81和r=0.8425,它们都在a=0.01的信度水平上相关。结果表明余新河关于行星磁场起源的设想是有基础的。本文还对其统计结果和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Heterogeneous shallow Plio-Quaternary formations of the Souss Plain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aquifer in southern High Atlas Mountains in Morocco. The present work was conducted in the Souss Upstream Basin to identify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rigin of groundwater in an aquifer under semi-arid climate. Isotopic and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s combined with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data we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vary from 239 to 997 mg l−1, and the following groundwater types are recognized: Ca2+–Mg2+–HCO3−, Ca2+–Mg2+–SO42− and Ca2+–Mg2+–Cl−. The groundwater is saturated and slightly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carbonate minerals and und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evaporite minerals, which means that the groundwater composition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rocks known in the basin. The isotopic contents of groundwaters ranged from −8‰ to −5.2‰ for δ18O, from −52‰ to −34‰ for δD, and from 0 to 5.5 TU for tritium. The hydrogen (δD) and oxygen (δ18O) isotope signatures reveal a significant infiltration before evaporation takes place, indicating a major recharge directly from fractures in the crystalline and limestone formations of Atlas Mountains (above 800 m a.s.l.) and infiltra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alluvial cones at the border of the Atlas basins. The very low tritium values suggest that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follows a long flow path and a mixing between old and modern water is shown. However, a slight evaporation effect is no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 close to the Anti-Atlas Mountains. 相似文献
45.
沙漠沉积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沉积,是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样式具有独特的作用。沙漠沉积在地质历史中普遍存在但极少保存,它的发现和研究对恢复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现代东亚季风系统建立前,尤其是古近纪早、中期,青藏高原东缘仍然处于行星环流所控制的干旱带内,发育了大量代表干旱炎热气候的石膏与盐类沉积,但至今尚未找到沙漠存在的确切记录。近年来,笔者采用沉积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青藏高原东缘沉积盆地的古近纪早、中期红色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厚度稳定的古近纪早、中期风成沙丘富集带。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理、沉积模式及古气候替代指标等分析,论证了青藏高原东缘存在古近纪盆山型沙漠沉积体系的可能性。沉积相、古流向分析揭示,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由干旱向潮湿、由行星风系向季风风系转换的界面,可能暗示了东亚季风建立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相关成果可为新生代中国干旱带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可贵的沉积学资料,也可为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的大气环流证据。 相似文献
46.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_2对古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2对古气候的影响贾跃明(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近几年来,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视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气CO2浓度的因素的调查。不少人认为,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大气中CO... 相似文献
47.
48.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49.
50.
琥珀是由古代植物代谢产生的树脂聚合物形成的化石。琥珀中的有机质保存环境稳定、封闭,能很好地记载其形成时期的古植物和古环境等信息。本次研究运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沈北煤田煤中琥珀的有机地球化学组成、稳定同位素和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琥珀中的饱和烃以二萜化合物为主(占73.45%),芳香烃以松香烷型化合物为主(56.17%);高含量的贝壳杉烷、雪松烷、扁枝烷和松香烷型化合物指示琥珀来源于松柏类植物,且以柏科植物为主。沈北琥珀的δ13C值为-22.8‰ ~ -21.2‰,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琥珀的δ13C值相似;氢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297.2‰ ~ -276.0‰),氧同位素值为17.4‰ ~ 31.6‰。琥珀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碳、氢和氧)进一步证明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琥珀的δ13C值主要与其形成时的全球气温变化和大气组成有关。沈北琥珀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植物种类(松柏类)以及植物生长的局部气温和降水条件有关。琥珀稳定碳同位素有望成为研究古气候和古大气组成的良好载体,琥珀的氢和氧同位素可以反映形成时期的古环境条件,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