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37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61.
Seasonal and event variations in stream channel area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channel precipitation to stream flow were studied on a 106‐ha forested headwater catchment in central Pennsylvania. Variations in stream velocity, flowing stream surface width and widths of near‐stream saturated areas were periodically monitored at 61 channel transects over a two‐year period. The area of flowing stream surface and near‐stream saturated zones combined, ranged from 0·07% of basin area during summer low flows to 0·60% of total basin area during peak storm flows. Near‐stream saturated zones generally represented about half of the total channel area available to intercept throughfall and generate channel precipitation. Contributions of routed channel precipitation from the flowing stream surface and near‐stream zones, calculated using the Penn State Runoff Model (PSRM, v. 95), represented from 1·1 to 6·4% of total stream flow and 2·5–29% of total storm flow (stream flow–antecedent baseflow) during the six events. Areas of near‐stream saturated zones contributed 35–52% of the computed channel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six events. Channel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tream flow for events with low antecedent baseflow when storm flow generated by subsurface sources was relatively low. Expansion of channel area and consequent increases in volumes of channel precipitation with flow increases during events was non‐linear, with greater rates of change occurring at lower than at higher discharge rates.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62.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263.
2003年10月风暴潮的形成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3年10月11日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特大暴雨是京津冀近50年来同期所罕见的,同时渤海湾还出现了风暴潮过程.对该过程应用非静力MM5的二重网格双向嵌套进行了全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应用天津市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MM5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风场、气压场、降水量场,在预报业务实践中有很好地参考价值;(2)海面偏东风的长时间维持,使海水堆积、海平面抬高,加上天文大潮的叠加而引发风暴潮;(3)风暴潮期间速度方位风廓线近地面的E-NE风随时间有增厚现象,在增厚的同时使降水减小,风暴潮发生.  相似文献   
264.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比模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王舒畅  季亮  潘晓滨  李毅 《气象科学》2005,25(6):569-578
使用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MM5(V3)模式,对2003年7月4~6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和MM5都能较好的模拟这次暴雨过程雨带的分布和走向,而WRF能更好的模拟降水中心的位置和雨量;与暴雨过程相联系的低空急流和涡度场等分布特征的模拟,WRF模式亦优于MM5模式。此外,在云贵高原东麓山地,与WRF模式相比,MM5模式在低层模拟出虚假的低压环流,这可能与两模式所采用的垂直坐标差异有关。对WRF的模拟结果分析发现,700hPa湿位涡异常区与暴雨发生区对应很好。  相似文献   
265.
为研究江苏近海海域风暴潮的特性以及为该海域风暴潮增水变化机理及后报做铺垫,本文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海洋模式和Jelesnianski圆形台风风场模型,建立了江苏近海风暴潮数值模型,并对江苏近海的天文潮以及1109号台风和1210号台风引起的风暴潮进行模拟。结合验潮站水位观测,研究了连云港站和吕泗站的天文潮和风暴潮增水过程。我们将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作用下的风暴潮增水和纯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对比,讨论了天文潮与1109号和1210号台风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引起的增水特征。结果均表明,在天文潮高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可以抑制增水,在天文潮低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利于增水。除了气象因子以及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外,该海区的地理环境也对台风风暴潮增水产生影响。因此对江苏近海的海岸线变化和浅滩地形变化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海岸线变化对该海域的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小,江苏沿海岸线的向外推移使得江苏海域风暴潮的增水略微上涨,而本文所设计的地形的变化对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6.
以三门湾为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EMD)将原始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分解,并对各个子模态进行能量谱分析,研究每种波动对应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半封闭海湾内的风暴潮增水较为严重,造成三门湾内强增水的台风为三门湾南侧的西北向登陆台风。EMD分解结果显示三门湾内的风暴潮增水包含6 h,12 h,20 h左右的波动,其中6 h左右的波动来源于海湾共振,共振的频率是由海湾的形状、水深等固有性质所决定的。12 h的波动是由于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导致,20 h左右的波动是由于台风移动过程中外海波动的传入。结果表明EMD方法为风暴潮波动增水特征的精细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加深对海湾内风暴潮波动增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7.
利用1991~2013年西沙海洋站实测的潮位、气压、风资料,统计分析发生在西沙永兴岛的台风风暴潮特征.统计结果为以后的台风风暴潮增水预报工作提供一定借鉴.统计分析发现:发生在永兴岛的台风风暴潮过程年最大增水值基本在34cm处上下波动,最高预警级别仅为蓝色;最大增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预计接下来10a左右发生在永兴岛的台风风暴增水值大体逐年递减;最大增水若与极大天文潮相叠加,在永兴岛可能出现灾害性高潮位;年最大增水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最强,其次为秋季,冬季和春季最弱;台风中心经过时由负压引起的增水较为明显,单峰型、双峰型和振荡型的增水曲线形态均有出现;影响西沙永兴岛的热带气旋的年最大风速年际与季节性变化是导致永兴岛台风风暴潮特征的主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8.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北京宇宙线台站的地面宇宙线强度在地磁暴前后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1)在平静期,北京宇宙线数据存在准24h周期性的特征,且通过分析周期为12h的Morlet小波"模",发现值稳定,且小于0.6;2)以90天为时间窗口,对2004年7月地磁暴前后的小波频谱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当发生大地磁暴时,宇宙线的静日准24h周期被打破,其他周期的波动开始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周期12h的波动在大地磁暴数小时到1天左右会出现显著增强,这一现象在2001、2002和2004年期间的大地磁暴前得到验证.3)Morlet小波"模"数据的急速增大是发生地磁暴的先兆特征,当小波模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就可能发生大磁暴.本文分析了周期为12h时小波的模数据,对强地磁暴事件进行统计,选定阈值0.6,并通过2003年的6次大地磁暴进行预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对大地磁暴事件进行预报,而且提前量满足预报需求,为基于宇宙线实测数据预报地磁暴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69.
本文统计分析了2001—2005年的39次大磁暴事件(Dst-100nT)期间TIEGCM模式和CHAMP卫星大气密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模式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大气密度及增量与SYM-H指数相关性较好,并且随纬度、光照条件和地磁活动水平变化.模式低估了磁暴期间大气密度的增幅,特别是在地磁活动水平较强时模式与实测的偏差较大.模式的偏差在高纬地区高于低纬地区,日侧高于夜侧.Dst指数越低,偏差越大,而当Dst指数低于-150nT以后,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0.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observers started using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weather coding system in the 1950s. This system is still in use around the world today. However,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weather in an organized and systematic manner had been ongoing for over 100 years prior to the adoption of this coding system, and much like Australia, most countries will have historical meteorological records.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wind erosion of two of the greatest droughts in Australian recorded history; the World War II (WWII) Drought (1937–1945) and the Millennium Drought (2001–2009). To do this we analysed previously unavailable meteorological observer records from the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ABM). Wind erosion records, mostly in long‐hand written form, were translated to the modern WMO coding system for the WWII Drought and compared with the wind erosion of Australia's recently‐ended Millennium Drought, one of the longest and harshest on record. We quantify wind erosion using Dust Event Days (DED) and a modified version of a published Dust Storm Index (DSI) to show that wind erosion during the WWII Drought was up to 4.6 times higher than during the Millennium Drought. This study has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demonstrates a methodology for tracking changes in wind erosion over the past 75 years based on observer records available in every country with a history of organized weather observatio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