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66篇 |
免费 | 762篇 |
国内免费 | 7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37篇 |
大气科学 | 789篇 |
地球物理 | 855篇 |
地质学 | 1450篇 |
海洋学 | 787篇 |
天文学 | 315篇 |
综合类 | 929篇 |
自然地理 | 49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533篇 |
2021年 | 595篇 |
2020年 | 549篇 |
2019年 | 624篇 |
2018年 | 465篇 |
2017年 | 607篇 |
2016年 | 592篇 |
2015年 | 596篇 |
2014年 | 619篇 |
2013年 | 888篇 |
2012年 | 686篇 |
2011年 | 652篇 |
2010年 | 473篇 |
2009年 | 547篇 |
2008年 | 508篇 |
2007年 | 594篇 |
2006年 | 555篇 |
2005年 | 448篇 |
2004年 | 449篇 |
2003年 | 328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宏观生态的空间分异与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根据新疆环境和生态特点,将新疆划分为14个二级生态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荒漠与非荒漠生态景观面积大致相当,但空间分异较大。新疆北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约1/3,非荒漠景观占2/3,宏观生态相对稳定;新疆东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2/3以上,宏观生态十分严峻;新疆南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1/2,宏观生态稳定性差。沙漠、绿洲、水体三种主要景观类型中,北疆阿尔泰山南坡、伊犁盆地及南疆叶尔羌-喀什河三角洲地区沙漠化呈降低趋势;天山北坡各段及准噶尔盆地西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漠化明显减缓;新疆东部及南部其余各地区沙漠化均呈现增强趋势。新疆水体景观的变化表现为天然和人工水体面积的消长。近50年来,新疆修建的水库和坑塘等人工水体总面积与同期天然水体缩小的面积基本相当,表明新疆水体景观再近50年来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水体的空间位移。绿洲景观的变化表明,北疆地区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面积的比例已经从50年代的5:1以上下降到约1:1,南疆由6:1以上下降到3:1左右。天然绿洲的减少是绿洲生态局部劣变的标志。研究还表明,新疆宏观生态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降水量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3批共255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传统村落分布与地形、人口、经济、交通、城市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并已形成四大集聚区;②不同海拔高程地区传统村落的留存保护情况有所不同,高海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较多;③地区人口是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但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④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在理论上并不矛盾,各地应寻找保护传统村落的合适路径;⑤交通发达程度与传统村落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⑥现存的传统村落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或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3.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潜能模型、隶属度模型等方法,以东北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1992~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联系强度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密切;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南方高于北方、中部地区高于两侧,时空差异明显;近20 a来,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最大引力联结城市变化明显;最后,提出了流域型城市及其格局的概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94.
Tyler R. Bonnell Colin A. Chapman Raja Sengup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6,30(10):2075-2088
Spatial simulations are a valuable tool in understanding dynamic spatial processes. In developing these simulations, it is often required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how to represent featur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events unfold in time. Thes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oices have been shown to significantly alter model outcomes, yet their interaction is less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we make use of a simple group foraging model and systematically vary how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cell size of the landscape) as well as how events unfold in time (order in which foragers take ac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interaction. Our results show similar nonlinear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spatial representation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nd an effect of the order in which agents were processed. There was also a clear interaction between how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and how events unfold in time, where, under certain environmental representations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order in which individuals were process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feature representation, scheduling of ag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ere all foun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spatial surface (food), suggesting that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underlying spatial variable will additionally play a role. We suggest that navigating these interactions can be facilitated throug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se choices affect the decision landscape(s) on which agents operate. Specifically, how changes to representation affect aggregation and resolution of the decision surface, and thereby the degree to which agents interac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e suggest that the challenges of dealing with spatial representation, scheduling, and their interaction, while building models could also present an opportunity. As explicitly including alternate representations and scheduling choices during model selection can aid in identifying optimal agent–environment representations. Potentially leading to improved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atial processes and the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y occur. 相似文献
995.
江浙典型茶园土壤铜含量的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铜含量是影响茶叶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揭示,可为茶叶生产与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与调控建议.以江浙典型茶园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比分析江浙典型地区茶园表层土壤铜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浙茶园土壤铜的平均水平均符合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且都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江苏茶园土壤铜含量呈现西密东疏的团块状分布,空间分异不明显,少数区域出现高值,受区域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浙江茶园铜含量呈现高密度多同心圆状分布,空间分异显著,总体集中偏低,除与地势有较大关联性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以及小地形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中小城市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异——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5年开封市居民家庭生活用能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标准差椭圆(SDE)方法,探索城市居住区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存在以热点区为主的空间正相关特性,碳排放高值集聚发生在城市新建开发区和建成区向外扩张较快区域,以2000年以后新建高档商品房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家属院为主,低值集聚区则发生在建成时间长、后续开发力度小的区域,以老商品房小区和胡同社区为主;② 开封市家庭电力消耗碳排放占生活用能总碳排放的67%,但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格局由供暖碳排放决定,且人均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又由集中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决定,故降低集中供暖能耗、缩小居民供暖用能差异成为居民生活用能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③ 家庭经济状况、集中供暖设施分布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是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旅游系统的区域开放性,从省内、省际两个角度出发,对国家级风景区的省内、省际交通可达性和市场潜力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 风景区离散或集聚的规律性分布,使整体可达性区域差异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南北两侧向中间递增的分布格局。② 省内交通可达性优势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省际交通可达性优势区集中在中原地区,与省内交通可达性相比,省际交通区域差异性更加明显,与航空可达性相比,铁路可达性对省际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更大。③ 整体市场潜力呈现“带—团”状聚集式分布,基本形成了以东部沿海经济带为主的“带状”高市场潜力区,中部团状聚集式的较高市场潜力区,以及西部偏远低市场潜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省内市场潜力相比,省际市场潜力区域差异性更大,不同区域、种类的风景区省内、省际市场潜力优势不同。④ 旅游实际市场与市场潜力发展核心区空间错位明显,实际市场核心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市场潜力核心区则相对靠北,集中在中原及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998.
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选择的依据,也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基于Arc GIS技术,采用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计算以乌鲁木齐为原点出发到达新疆各优质旅游资源点的时间,有116个景点在6 h可达圈内,占研究景点的44.96%,有62个景点在10 h可达圈外,占研究景点的24.03%。基于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结果及其形成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疆旅游业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9.
对不同的地貌区进行空间内插时选择的适宜方法不同,以典型丘陵地貌区长春市净月潭地区的高程为研究对象,用ArcGIS 9.2分别作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分析和克里金法做高程内插。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其内插的精度作出分析,检验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出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法、样条函数法和克里金法高程内插的不同精度,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最近邻点法精度最高,以下依次为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样条函数、反距离权重法、趋势面法。为类似于净月潭地区的丘陵地貌区高程内插提供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关联数据是跨网域整合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方式,语义丰富的关联是准确、快速发现目标数据的关键。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在空间、时间、内容上的语义关系,提出地理空间数据本质特征语义相关度计算模型。通过构建本质特征的关联指标体系,分层次逐级计算地理空间数据的语义相关度。与传统的语义相关度计算方式不同,以地理元数据为语料库,充分考虑地理空间数据的特点及空间、时间、内容在检索中不同的重要程度,分别采用几何运算、数值运算、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和类别层次相关度计算的方式,构建地理空间数据的语义相关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构建简单、适用于多源异构数据、充分结合了数学运算和专家经验知识等特点。实验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地计算地理空间数据本质特征的语义相关度,并具备一定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