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08篇
  免费   7499篇
  国内免费   4839篇
测绘学   6594篇
大气科学   4763篇
地球物理   5819篇
地质学   10790篇
海洋学   3745篇
天文学   252篇
综合类   2421篇
自然地理   6462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754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1248篇
  2021年   1396篇
  2020年   1548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1349篇
  2017年   1638篇
  2016年   1710篇
  2015年   1799篇
  2014年   1873篇
  2013年   2257篇
  2012年   2003篇
  2011年   1925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645篇
  2007年   1810篇
  2006年   1679篇
  2005年   1476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1034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737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We consider one-soliton perturbations of a flat Friedmann-Robertson-Walker (FRW) cosmological model, with an ideal fluid with pressure equal to the energy density (stiff fluid), in the case where the “pole trajectory” parameter is negative, introducing thereby singularities along certain null hypersurfaces. Starting with a metric that approaches asymptotically the FR W background, we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onstruct an extension through these hypersurfaces such that the energy momentum tensor Tab is finite and satisfies the energy conditions. The extension is only C1, providing a sort of “shock front” with continuity in Tab, that has an associated phase transition from null dust to stiff fluid, the transition being of the form described by CHANDRASEKHAR and XANTHOPOULOS.  相似文献   
82.
Successfu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synthetic-reinforced earth structures depends on selecting proper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soils, geosynthetics and soil–geosynthetic interfaces. Many constitutive models are available for modelling soils and geosynthetics. However,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soil–geosynthetic interfaces which can capture most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e response are not readily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an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isturbed state concept (DSC) for geosynthetic–soil interfaces has been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odel is capable of capturing most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e response, such as dilation, hardening and softening. The behaviour of interfaces under the direct shear test has been predicted by the model. The present model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thin-layer element. Five pull-out tests with two different geogrids have been simulated numerically using FEM. For the calibration of the constitutive models used in FEM, the standard laboratory tests used are: (1) triaxial tests for the sand, (2) direct shear tests for the interfaces and (3) axial tension tests for the geogrids.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of pull-out tes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stress-deformation study of geosynthetic-reinforced embankments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主导产业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共同研究的热点,已有的各种选择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等级地域单元主导产业的确立和培育.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内涵发生变化,区域主导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也在快速发展.其方法体系正在形成.文章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归纳出13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根据选择基准的特点划分了两类选择模型:单基准模型和多基准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中比较典型的DEA模型、钻石理论修正模型、灰色聚类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DEA模型能较客观精确地分析区域主导产业:钻石理论模型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是今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发展的新方向:灰色聚类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是现有较准确刻画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模型.但目前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方法都不完善,从发展趋势看,基于功能分区理论和GIS技术的研究应用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84.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广平台1982-2006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广平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为今后广平台依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GIS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贾泽露 《测绘科学》2007,32(6):199-201
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教学、课外实习、生产实习、专项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模式。实践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GIS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其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更加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据此,作者根据多年来所从事GIS专业教学工作的实践,结合GIS学科特点,对GIS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6.
遵义市岩溶地下水环境的空间信息统计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青  王中美 《地下水》2012,(3):143-146,183
应用空间信息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来分析遵义市岩溶地下水环境,对遵义市城区岩溶地下水中的硫酸盐(SO42-)、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等离子作克里格(Kriging)估值等值线图,并根据等值线图对4种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范围、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7.
土质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振动台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震区路基挡土墙震害表明,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重力式挡墙的位移、破坏与基础场地形式有关,除岩质场地和土质场地挡墙所共有的外倾形式,土质地基挡土墙还表现有整体推移及下部向外推移的倾转变形等复杂模式,因此地震土压力大小及分布也将受到这种复杂土-结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碎石土及风化花岗岩填料的土质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大型振动台模型实验,对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变形模式开展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强震作用下,土质地基挡墙因基础约束较弱而产生位移,并伴随明显的墙—土分离现象,致使实测地震土压力较之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值偏小(0.4g峰值加速度下约小6%~15%),但作用点高度变化不大。由实验结果与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对比,认为对土质场地挡墙的地震土压力计算,按现行国内抗震设计规范基本能满足实际工程抗震设计需要;对于地震区挡墙设计,在允许挡墙发生少量容许位移的前提下可采用内摩擦角较大、自稳能力更好的墙背填料以减少地震土压力。  相似文献   
88.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本文采用1993-2012年756个国家基本站和122个辐射站逐日气象数据,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模型计算各气象站点的人体感知温度,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舒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避暑型气候主要包括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5种地域类型;各类避暑型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西南高原型避暑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中东部山岳型避暑气候地势高、风速大,夏季舒适偏冷;环渤海低山丘陵型避暑气候地势低、湿度大,夏季舒适偏热且舒适度受海风影响明显;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气候温度适宜、天气晴朗,但略显干燥;东北山地平原型避暑气候凉爽、风速不大、辐射不强、湿度适中,综合条件相对优越。从各类避暑型气候夏季人体感知温度的变化来看,环渤海低山丘陵型舒适期较短,其余类型舒适期相对较长,东北山地平原型和西北山地高原型人体感知温度曲线呈良好的单峰对称变化,其余类型大致呈单峰不对称形态。本文不仅丰富了避暑型气候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可为避暑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人们的避暑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89.
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大方县以公鸡山地裂隙实地调查,认为地裂隙的形成主要与公鸡山一带地下采煤有关。即采煤虚脱,沿先存构造断裂拉张而成。同时叙述了地裂缝特征及危害,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对象,依据空间统计学的空间自相关方法,采用以高速公路里程数为影响因子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全局和局部Moran I指数模型,通过ArcToolbox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三大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发展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长三角地区较之其他两地区发展最为成熟,发展极辐射大。同时地理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发展核心城市集中于沿江地区或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