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27篇 |
免费 | 3664篇 |
国内免费 | 14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09篇 |
大气科学 | 2297篇 |
地球物理 | 2370篇 |
地质学 | 3622篇 |
海洋学 | 1637篇 |
天文学 | 1020篇 |
综合类 | 1685篇 |
自然地理 | 47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89篇 |
2023年 | 366篇 |
2022年 | 811篇 |
2021年 | 912篇 |
2020年 | 952篇 |
2019年 | 1023篇 |
2018年 | 744篇 |
2017年 | 1074篇 |
2016年 | 967篇 |
2015年 | 1021篇 |
2014年 | 1102篇 |
2013年 | 1408篇 |
2012年 | 1195篇 |
2011年 | 1102篇 |
2010年 | 863篇 |
2009年 | 978篇 |
2008年 | 964篇 |
2007年 | 1139篇 |
2006年 | 1047篇 |
2005年 | 830篇 |
2004年 | 810篇 |
2003年 | 638篇 |
2002年 | 550篇 |
2001年 | 422篇 |
2000年 | 335篇 |
1999年 | 283篇 |
1998年 | 241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9篇 |
1971年 | 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袁长征;周成涛;王大涛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3):108-111
在介绍SENTINEL-1TOOLBOX(S1TBX)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采用该软件进行InSAR(interferometicsyntheticapertureradar)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及相关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Etna)火山地区的两景ERS-1/2影像为例,验证了S1TBX软件在InSAR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2.
城市土地密度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土地密度分布的时空变化是理解城市动态增长过程的基础。通过比较中国、美国、欧洲50个典型城市的实证案例,揭示了城市土地密度由中心向外递减分布的反S规律及其普遍性,建立了采用反S函数分析城市圈层结构和增长模式的定量方法。①采用反S函数拟合样本城市土地密度分布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并具有普遍性。②通过反S函数定量分析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城市土地密度分布,可以比较城市形态和城市扩张模式:中国城市空间形态最为紧凑,但在过去20年,城市紧凑度降低,呈现蔓延趋势;美国城市具有蔓延形态,在过去20年,城市紧凑度增加。③反S函数也可以用于分析城市扩张在方向、廊道上的异质性特征。④反S规律亦适用于描述商业网点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道路密度等其他城市要素,并区分其集聚程度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3.
王升阳;万宏德;王雁飞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6):35-38
避难场所是城市居民在灾难发生后居住和生活的重要临时场所,一座城市避难场所的分布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危机意识。以宁波市建成区范围内的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对避难场所的定义、普查技术路线、数据库结构等进行研究,基于普查成果对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应具有的关键技术,为以道路为载体的技术项目提供指导,将基于云GIS的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分为道路景观数据云特征、三维构建与云模型和应用场景三部分。三维数据的云特征是采用云GIS平台的必要条件,在三维构建与云模型部分中,指出三维构建算法与云模型结合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部分阐述三维道路景观的实际应用。三者共同为三维道路景观系统的合理组建提供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125.
程滔;李广泳;陶舒;周旭;毕凯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3):103-107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栅协同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在变化检测指标设计中,提出顾及遥感指数量化范围拉伸的变化发现算法;通过选取试验区,利用统计计算与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出地表覆盖变化发生区域与变化类型信息,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本底数据作为基础,可获得高精度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能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一种适用而有效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模式。 相似文献
126.
康雨豪;王玥瑶;夏竹君;池娇;焦利民;魏智威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1):81-85
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大量城市空间POI(pointofinterest)数据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研究城市功能区识别和划分提供了新的视角。采用电子地图POI数据,以武汉市核心城区(三环以内)为研究对象,将POI点数据根据城市功能区分类体系进行定量化处理,获取POI点密度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网划分得到的分区基本单元进行POI数据点密度分数计算,通过对各街区POI数据点密度之间进行量化分析,实现了武汉市核心城区功能区的划分和识别。将实验结果与武汉市现有城市用地地图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现实可行。本方法基于POI点数据和定量分析,能够较快速地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对城市地理空间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7.
宁鹏飞;万幼;沈怡然;任福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2):110-114
城市功能是城市整体活动特点和类型的体现,识别城市内部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结构,有利于城市结构优化,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和城市发展规划等。以深圳市为例,对抓取的新浪微博位置签到数据进行了有效的数据筛选清洗,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居民出行目的,对兴趣点(pointsofinterest,POI)数据重分类,并针对分类完成的POI数据进行点要素空间多密度聚类,结合用户签到频率、POI数量比例以及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构建了POI数据模型,以综合POI空间信息和语义信息,实现了城市空间自组织形态的功能区域主体功能识别。识别结果与深圳市城市布局结构规划图以及高德地图对比发现,该方法的聚类结果大体吻合深圳市空间布局的基本骨架,同时也能基本识别各大功能分区的主体功能和具有明显特征的功能区。 相似文献
128.
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内形成许多复杂的三维空间,如跨街建筑、地上下一体化设施等。面对集约化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管理的需求,三维地籍应运而生。3DGIS提供3D目标建模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3D目标几何表达与管理,并将其与空间对象的属性、语义或社会交易关联,为三维地籍的系统实现奠定技术基础。从三维地籍管理的需求和特征出发,探讨应用3DGIS实现三维地籍的产权体表达、建模、可视化等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9.
孙晓鹏;李亮;应国伟;薛鹏;王蕾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1):100-103
提出使用GoogleEarth进行PS-InSAR形变成果展示的方法,并以成都部分PS-InSAR监测成果数据作为示例,构建了KML(keyholemarkuplanguage)文件,基于GoogleEarth三维场景进行了展示。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二维地图的展示方法,新方法能够进行监测成果的三维展示,同时通过用户交互操作,可以查看相应PS点累积形变量变化信息,能够更全面地展示PS-InSAR监测成果,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