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9篇 |
免费 | 700篇 |
国内免费 | 12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1篇 |
大气科学 | 413篇 |
地球物理 | 916篇 |
地质学 | 2786篇 |
海洋学 | 643篇 |
天文学 | 1538篇 |
综合类 | 283篇 |
自然地理 | 10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43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22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318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66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395篇 |
2008年 | 444篇 |
2007年 | 476篇 |
2006年 | 468篇 |
2005年 | 387篇 |
2004年 | 351篇 |
2003年 | 324篇 |
2002年 | 293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227篇 |
1999年 | 254篇 |
1998年 | 218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22.
测量极值问题的经验解式--兼论绝对和极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上有许多极值问题,如各种准则下的平差,权的最优分配,网的优化方案等,多可归于线性极值问题,且多不适用寻常数学解法。但同型问题往往已经作过多次解算。因此本文以单纯形法为主,强调利用已有经验,直接逼近优解,或经少数次迭进达到优解,然后极值条件加以验证。为此文中着重提出通用解式及优解条件,期能得出优解公式,有相当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3.
没实习单位可去、无企业导师指导、没实际东西可学是导致遥感领域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而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对学生培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将耦动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和前沿科技讲座互动式教学3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专硕教育与职业的衔接,为培养遥感领域研究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广泛关注。基于波及效应梯度场提出了生产诱发梯度,进一步完善了经济空间场理论,并将其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相结合,对医药制造业波及效应及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有效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经济空间场理论分析结果揭示了产业经济空间中医药制造业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波及效应,并由此得到了医药密切相关产业。同时,经济空间场理论与ESDA方法的结合能在区分中国大陆各省空间聚集类型的基础上,评估各省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为各省提出相应的应急策略和医药制造业发展建议。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产业波及效应和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不仅能够促进各省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合理发展,也有助于增强各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5.
刘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2)
在总结国内外规划编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测绘地理信息规划编制现状提出,要从加强规划理论研究,探索规划研究编制、决策相分离模式,创新行业主体参与渠道和模式,建立专家问责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等优化编制程序,并完善规划内容等方面来提升规划编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6.
27.
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国民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23(6):404-407
在分析人类认识自然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框架,将支撑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划分成以空间认知理论和信息传输理论、空间概念研究、地理数据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三层次结构,并对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8.
Low-low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analytical linear orbit perturbation theory and numerical integ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N.A.M. Visser 《Journal of Geodesy》2005,79(1-3):160-166
Low-low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ll-SST) range-rat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predicted by two methods: one based on a 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ll equations, and one based on solving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wo low-flying satellites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The two methods produce almost equivalent Fourier spectra of the range-rate observations after properly taking into account a few resonant terms. For a typical GRACE-type configuration, where the two satellites trail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of 300 km at an altitude of 460 km,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GM96 gravity field model, complete to spherical harmonic degree and order 70,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Fourier spectra is about 1 mm/s compared to a root-mean-square (RMS) value of more than 220 mm/s for the range-rate signal. The discrepancy of 1 mm/s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en not taking into account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the J2 term. Excluding the J2 term,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mproves to 0.4 mm/s compared to a RMS value of 6 mm/s for the range-rate signal. These values are 0.01 and 2.3 mm/s when ignoring the spectrum for frequencies below two cycles per orbital revolution, reducing the discrepancy even further to about 0.5% of the signal. The selected 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is thus capable of modeling gravity field induced range-rate observations with very high precision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spectrum.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半线性椭圆方程组在Ω中以及Dirichlet边界条件u|Ω=V|Ω=0的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R~n中光滑有界开集。关于非线性项f(x,u)作超线性假设。在此假设下,若f满足增长限制|f(x,u)|≤a|u|°=b,其中a、b、σ是常数.1<σ<(n+2)/(n-2),则利用临界点方法.证明了(*)+b,其中a、b、σ是常数,1<σ<(n+2)/(n-2),则利用临界点方法.证明了(*)有古典解存存。这样不用对(*)的解作先验估计,解决了Figueiredo和Mitidieri在[2]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仁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7,(2)
地理信息系统是运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列车,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技术为导引,为全社会涉及空间地理数据的各行各业服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硬、软件环境,数据采集、存贮、分析和表达等手段,势必要不断进步。在此形势下,本文试图对地理信息理论问题作出探讨和思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空间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更新;空间数据的质量及数据不确定性;GIS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数据的表达与显示(可视化、符号化和多尺度表示)。在讨论和分析中注意与传统的以纸质地图为介质的“模拟法GIS”相比较,并尽可能顾及未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