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3年春季江淮一次暴雪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采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对2003年2月江淮地区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面及中低空大、中尺度环流系统,能够成功模拟出暴雪中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及结构演变;低空西南急流与暴雪有着密切关系,对暴雪天气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的诊断表明,运动场和热力场的相互配置及耦合关系非常有利于暴雪切变线的发展及暴雪形成与维持。还利用模拟雷达反射率因子检验了模拟的正确性。对温度场的分析可知。降水性质与700hPa、850hPa温度平流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2.
"2003.3"辽宁暴雪及其中尺度系统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和6h一次的全球再分析NCEP资料,对2003年3月1-2日发生在辽宁的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这一过程中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MM5V3.6能够成功地模拟中尺度暴雪的各个要素,由于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导致上升运动加强以及低层正涡度中心的产生和维持,由此产生的垂直方向上水汽凝结是此次暴雪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3.
内蒙古暴风雪灾害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2001,27(8):19-23
分析了近50年来内蒙古所发生的暴风雪天气的环流演变特点,指出在暴风雪过程中,大风、暴雪强降温联合施虍,加剧了人畜的热损耗率,从百形成严重的冻害。高空存在强急流、强锋区、强辐散是促成蒙古气旋猛烈发展形成大风的主要原因,而低层华北沿海高脊的发展又为南方水汽北输提供了条件,它们共同促成了内蒙古暴风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4.
新疆雪暴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1961-1999年新疆42个气象观测站的雪暴天气现象资料,统计出新疆雪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新疆雪暴主要出现在除准噶尔盆地之外的北疆地区及南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盆地,平原地区几乎没有雪暴发生。(2)新疆雪暴集中出现在60年代和70年代,1984年后在波动中逐年减少。新疆雪暴集中出现在10-4月,在11月,1月或4月最多。新疆全天都可能有雪暴发生,雪暴出现的时段相对集中在午后,夜晚发生的较少。新疆雪暴持续时间绝大多数在2.5h之内。  相似文献   
135.
一次冬季暴雪过程锋生次级环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Sawyer-Eliassen次级环流方程讨论了一次冬季暴雪过程中由地转强迫、非地转强迫以及非绝热加热和总的强迫所引起的次级环流,并指出南北方和上下层次级环流的有利配置对暴雪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大到暴雪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清芝  王新敏  索秀珍 《气象》1998,24(1):35-38
利用T63数值预报产品,根据灰色系统原理,研制出河南省暴雨24小时预报系统,并于1996年冬季(1996年11月~次年3月)实时业务工作中逐日试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简单明了,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37.
范俊红  易笑园 《气象学报》2019,77(6):965-979
持续48 h的大范围雨转暴雪天气先后影响了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华北地区降雪量15—30 mm。此次过程中地面影响系统复杂,有华北锢囚锋、江淮气旋、北路冷锋。利用准地转理论、凝结函数法、垂直剖面分析和常规观测资料、GFS 0.5°×0.5°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了华北锢囚锋和江淮气旋在降雪量和降水效率、水汽和动力条件、垂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并描述了多种地面影响系统的演变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在降雪量和效率上,华北锢囚锋降雪量小于江淮气旋,华北锢囚锋主要影响华北西部,降雪持续24 h,江淮气旋主要影响华北中东部,降雪持续30 h;降水前半段华北锢囚锋降水效率为0.76,江淮气旋为0.58,降水后半段两者均为1.5。(2)在水汽条件上,华北锢囚锋明显弱于江淮气旋,华北锢囚锋水汽通道在700 hPa上,来自西南地区,而江淮气旋在700和850 hPa上,来自西南地区和东海;华北锢囚锋水汽含量中心和水汽辐合中心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锢囚锋附近,而江淮气旋在800—600 hPa气旋北侧偏南气流里。(3)在动力条件上,华北锢囚锋明显弱于江淮气旋,华北锢囚锋南段涡度平流垂直微差项起主要作用,北段温度平流拉普拉斯项起主要作用,江淮气旋温度平流的拉普拉斯项和涡度平流的垂直微差项均起到重要作用。(4)在垂直结构上,江淮气旋锢囚时为冷式锢囚,并有北路冷锋楔入其暖锋下面,强度明显强于华北锢囚锋。(5)在演变和相互作用上,江淮气旋的北上减弱了华北锢囚锋;北路冷锋对随江淮气旋北上的暖湿气流起到“冷垫”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利用1999-2018年鲁南地区地面逐日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了鲁南地区近20年暴雪天气过程,分析了四类影响系统的环流形势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鲁南地区暴雪过程明显减少;产生鲁南地区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分为四类,按照发生频次从多到少依次为:回流形势、江淮气旋、切变线和低槽冷锋;回流暴雪灾害重、影响大,11月常出现大范围暴雪,根据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分为高纬低压带型和两槽一脊型回流暴雪,建立了鲁南地区回流暴雪天气模型;江淮气旋暴雪主要发生在2月,影响系统复杂,通常先倒槽降雨,后转为回流形势降雪,揭示了江淮气旋降雪开始与结束时的环流特征;切变线暴雪降水量自南向北减少,以区域性暴雪为主;低槽冷锋暴雪500hPa以下各层低槽比较明显,地面为冷锋,影响系统过境时间短一般降雪量较小。  相似文献   
139.
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16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on the north⁃ 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20(September to April the following year),28 blizzard weath⁃ er processes were screened out. The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HYSPLIT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backward tracking of the water vapor during the snowstorm,analysis of th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of the snow⁃ storm proces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as well as the main sources and transport of wa⁃ ter vapor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nowstorm.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snowstorm area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wa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xis of the southwest jet at 300 hPa high,the southwest airflow in front of the West Siberia trough at 500 hPa,the front convergence of the exit area of the southwest jet at low level at 700 hPa,and the convergence area of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and the overlap near the ground cold front area. The water vapor affecting the blizzard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mainly came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ea,the Black Sea and its vicinity,Southwest Asia,Central Asia,the Atlantic Ocean and its coasts,as well as the 850 hPa water vapor in Europe and northern Xinjiang. The water vapor from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places had a relatively small contribution to the blizzard;after each water vapor source reaches the key area with the westerly airflow,under suitable circulation conditions. It mainly entered the blizzard area along the westward(southwest)and the northwest paths. But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yers.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the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and transport of wa⁃ ter vapor in the snowstorm proces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vapor transport at various heights were revealed. © 2023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140.
中天山北坡春季寒潮型暴雪致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CEP逐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4月发生在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地区寒潮型暴雪过程的致灾天气学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讨论了强降雪发生所具备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等动力耦合机制及温度平流条件。结果表明: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春季500 h Pa西西伯利亚低槽位置南伸至35°N,使得冷暖空气活跃交绥造成中低层大气斜压性增强,加之天山准静止锋的长时间停滞维持,致使中天山北坡受强锋区的控制而形成持续性雨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正涡度大值区由低层向对流层中层发展,有利于高层气流抽吸辐散、中低层暖湿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增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降雪落区与湿位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冷暖平流稳定对峙加之低层冷平流侵入之强是造成暴雪持续、增幅和剧烈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