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2121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897篇
地质学   4951篇
海洋学   840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50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Research on colluvial depositional systems has recently emphasized periglacial and high‐altitude setting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Quaternary slope stratigraphy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variable slope morphology, surface hydrology and microclimate in controlling colluvial sedimentation along a coastal tract of the hyperarid Atacama Desert in northern Chile. Direct accessibility of active surfaces is accompanied by uninterrupted stratigraphic exposures along the base of slopes, allowing direct comparisons between surface processes and the resulting sedimentary record. Four slope sector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y and processes over active surfaces. Colluvial sedimentation is controlled by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slope gradients and profiles, exposure to dominant winds, and potential runoff pathways, which vary considerabl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Major differences are evident between these hyperarid deposits and slope sedimentation in periglacial and temperate settings, including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pedogenic activity and clay minerals; the volume of aeolian deposits and their role in controlling processes which redistribute sediment downslope, extending colluvial apr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runoff processes only where favoured by particular topographic configurations. Depositional surfaces range from steep talus cones, to debris‐flow‐dominated and aeolian‐dominated colluvial aprons, to an aeolian ramp subject to reworking by mass flows and flash floods. Consequently, facies associations and architectures at outcrop are highly variable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variations in slope morphology and processes in producing distinct, coeval colluvial stratigraphies within a single environmental context. Discrepancies between active proces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igraphic signatures are also evident in some sectors; for example, preservation of alluvial and aeolian facies in stratigraphic sections does not always reflect the dominant processes over active slopes. Together with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processes and deposits along these slopes, this suggests that caution is required when extracting pala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rom analyses of colluvial successions.  相似文献   
932.
蓝小公路的边坡防护方法从性质看可分为两类: 一是消除或削弱使边坡稳定性降低的各种应力因素; 二是直接削减推滑力及提高抗滑力。对某一特定边坡来说, 其治理方法依照“概念化设计, 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不断优化设计, 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文中对 K10和 K12两处规模较大的边坡防护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对新型的防护系统 SNS网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33.
杨华林  张斌 《四川地质学报》2001,21(1):50-52,49
斜坡稳定性,归根结底是斜坡发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程度。而斜坡稳定性受制于众多地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用经典的数学方法进行多因素且较为切合实际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模糊数学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其显著优点是能处理大量的定性资料及模糊地质信息,因此,我们选择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达川地区的斜坡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34.
为建立高精度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PSR)将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多维数据,同时构造小波核函数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PSR-WSVM模型并应用于边坡位移预测。将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小波支持向量机(WSVM)模型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支持向量机(PSR-SV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3个精度评价指标验证PSR-WSVM模型的可行性。工程实例结果表明,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的3个精度评价指标都优于另外3种模型,边坡位移预测的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35.
渤中西环古近系东营组物源转换与沉积充填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砂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火山碎屑组分含量变化、地震多属性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东二段沉积时期渤中西环的物源供给方式、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充填特征发生明显的变化.东二下段沉积期前,湖盆处于强烈裂陷期,中-深湖相泥岩发育,物源主要为盆地内部的中生代火成岩基底,沉积层序明显受盆内低凸起控制,在盆内低凸起四周发育一系列近源的扇三角洲朵体;东二下段沉积期后,湖盆处于断-坳过渡期,盆内低凸起四周的断裂活动减弱,沉积层序逐渐向盆内低凸起超覆,盆外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物源供给不断加强,近源的扇三角洲砂体逐渐向远源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转化,同时发育宽广的滨浅湖环境.渤中西环古近纪沉积充填过程中,地层样式、沉积模式与物源供给方式的一致性变化,体现了裂陷湖盆充填演化的内在规律,为我国东部裂陷盆地演化及裂陷旋回划分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36.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边坡稳定问题涉及到各类水利、港工、铁路和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由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而且其变形破坏机理复杂,边坡稳定性问题迄今仍然受到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关注。本文采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以分叉和突变理论引出突变级数来表征边坡的状态,并用神经网络从中获取稳定性评价和判断的知识,进而构建系统,并对各类边坡稳定状态做出分析评价。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7.
主要讨论超松弛迭代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解的稳定性。在精确反演的基础上,分别对数据扰动和模型扰动进行分析,用MATLAB作图进行对比并得出最后的结论:超松弛迭代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38.
等弧长法及其在土钉墙整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条分法进行土钉墙整体稳定分析中,采用等弧长法将滑动面以上土体分成若干个等弧长的竖直土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钉墙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与岩土参数、支护参数、地面附加荷载分布状态、基坑开挖深度及滑动圆圆心坐标之间的函数解析表达式.编制了应用程序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39.
滑坡受控于地质环境条件和坡体地质结构,不同地质结构的斜坡失稳破坏的模式存在差异,本文以后龙门山千枚岩区为例,基于现场调查,梳理总结了区内岩质滑坡发生的力学模式与斜坡地质环境、坡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选取控制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运用ARC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功能定量划分了不同模式滑坡的易发区域,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滑移—拉裂式滑坡主要发生在坡度30-45°的顺向飘倾坡内、滑移—溃曲式滑坡发生在坡度30-45°的顺向伏倾坡内、倾倒变形主要发生在岩层倾角大于65°的反向斜坡内;(2)区内倾倒变形易发区面积为8.73km2、滑移拉裂易发区面积为4.31m2、滑移溃曲易发区面积为3.28km2,以倾倒变形类型的滑坡为主,已发生滑坡与易发分区结果比对证明了滑坡易发分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40.
某高速公路路线通过古滑坡前缘,工程建设需要对滑坡前缘进行开挖可能导致滑坡复活.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变形理论对滑坡在各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状况、应力环境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滑坡在前缘开挖和运行期暴雨状态下可能产生复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排抗滑桩的治理设计方案,并基于变形理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对该方案的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坡体应力条件并控制坡体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