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3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骆冠勇  钟淼  曹洪  潘泓 《岩土力学》2022,43(Z2):563-574
相对于其他土层,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掘进的风险更大,但目前盾构掘进引起砂层变形的机制并不清楚。依托广州某电力隧道项目,选取一典型富水砂性地层断面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进行高频率、近距离的监测,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可供类似的工程参考:(1)富水环境下,相对于均质砂层,隧道处于粉砂+粗砂地层组合更容易发生渗透破坏。此情况下,粉砂层在承受更大渗透力同时,又受粗砂层强烈补给供水,非常容易被侵蚀甚至掏空。(2)地层均匀损失与局部集中损失引起地层扰动规律有较大的不同。地层均匀损失时由于拱效应没集中局部损失的强,其扰动范围、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均更大。水平位移最大值的位置与地层损失的非均匀化也密切相关。地层均匀损失时,隧道两边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隧道高程范围内;但地层非均匀损失(隧道顶部局部塌落)时,发生最大的水平位移的位置会明显上移。(3)渗透力的作用使得地层扰动范围扩大。(4)地层损失率受注浆影响严重,隧道附近大,地表最小,隧道上方土体呈松散化趋势。  相似文献   
32.
????????????﹫????????????ζ??????????????????????????????????????????????λ????????μ?????????衢????????????????????裬??????????????????????????????????????????????????????????????????????????????????????????????????????侫??????ó???????????????????????ε????????????????????????????????????????????淶????????????????????????????????????????  相似文献   
33.
34.
35.
Lithospheric thermal structure in the Baltic shiel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以德国VMT公司的TMB制导系统SLS-T为例,主要解析了盾构机轴线方位角测量原理,并完整地推导了盾构机姿态参数公式。由于国外导向系统的核心原理不公开,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隧道施工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理解激光导向系统原理以及开发国产的自动导向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百叶箱和通风防辐射罩气温观测系统的数据对比与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温是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其观测方法和误差直接关系到对大气过程的理解和预报精度。开展不同气温观测系统间的对比和分析,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对大气科学以及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的对比实验数据,分析了百叶箱气温观测系统和通风防辐射罩气温观测系统的数据差异,讨论了系统误差与环境温度以及辐射误差与太阳辐射和环境风速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订正方法,最后对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通风防辐射罩的气温数据相比,百叶箱的气温数据偏高,其中夜间平均偏高0.19°C,白天平均偏高0.29°C;系统误差是环境温度的一元线性函数,气温每升高1°C,系统误差就会增加0.006°C左右;辐射误差是太阳辐射与环境风速互相耦合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增温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近似的抛物线函数关系;环境风速有较好的冷却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出近似的负指数函数关系;经误差订正后,夜间和白天的数据误差均减小到了0.0°C,-0.2~0.2°C的样本比例分别从订正前的64.5%和45.3%提高到了83.7%和80.6%,一致率提高到了92.3%和96.0%。  相似文献   
38.
A. Demoulin  E. Hallot 《Tectonophysics》2009,474(3-4):696-708
A good evaluation of the Quaternary uplift of the Rhenish shield is a key eleme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enozoic geodynamics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latform in front of the alpine arc. Previous maps of the massif uplift relied on fluvial incision data since the time of the rivers' Younger Main Terrace to infer a maximum post-0.73 Ma uplift of ~ 290 m in the SE Eifel. Here, we propos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ision data of the intra-massif streams, where anomalies in the terrace profiles would result from knickpoint retreat in the tributaries of the main rivers rather than from tectonic deformation. We also use additional geomorphological data referring to (1) deformed Tertiary planation surfaces, (2) the history of stream piracy that severely affected the Meuse basin in the last 1 Ma, and (3) incision data outside the Rhenish shield. A new map of the post-0.73 Ma uplift of the Rhenish shield is drawn on the basis of this enlarged dataset. It reduc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tectonic uplift in the SE Eifel to ~ 140 m and modifies the general shape of the uplift, namely straightening its E–W profile.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an uplift wave migrated across the massif, starting from its southern margin in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currently showing the highest intensity of uplift in the northern Ardennes and Eifel. These features seem to favour an uplift mechanism chiefly related to lithospheric folding and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 topography of a more local Eifel plume.  相似文献   
39.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的预测与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用常规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表达。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9个因素进行了主因子的提取,得到4个主因子。以此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L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将预测结果与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本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