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9篇
  免费   2537篇
  国内免费   793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8723篇
地质学   3856篇
海洋学   74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430篇
自然地理   134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对多条二维剖面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和解释,本文考虑了各剖面交点处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的偏导矩阵,将各剖面资料联立求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首都圈内6条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得到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确定了壳内存在的4处低速层(体)的空间范围及断裂的走向.  相似文献   
992.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方法研究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问题所取得的基本成果,说明了在松辽盆地内所进行的两次深反射地震探查,包括位置、科学目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基本结果,利用延长排列所得到的约42km长共炮点资料,求出松辽盆地地壳平均速度约为6.197km/s。通过初步解释,认为在上部地壳存在多组低角度断裂、中下部地壳构造具有更为复杂的震相、Moho震相比较清晰,多处出现与Moho震相斜交的震相。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测定了陕西地区环境剪应力值τ0的分布,结果显示陕西地区存在着环境剪应力值τ0的高值区,最后对其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2000年10月1日投入考核运行,为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时、空、强地震参数顺利接轨,尽快发挥数字资料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益,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作了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比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拴震率,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相关性较好、定位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符合《数字地震及前兆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1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44%为主震型,56%为孤立型.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101°~10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99°~10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将上述结果应用于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997.
运用灰色理论对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从1971年开始的20世纪第2个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次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大约在2019年,还运用灰色理论对该地震带未来的地震形势进行了预测。所得结果可供华东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地震的中期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简要评述了现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非线性分析模型,着重介绍了多竖线单元模型,并对其竖向单元的轴向刚度和水平弹簧的剪切刚度分别建议了改进的滞变模型,最后将基于自平衡力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应用于求解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并用传统分析方法对其结果进行了检验,表明该分析方法计算简便,而且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液压阻尼系统(HDS)控制立式圆柱钢制储罐的地震反应,建立了安装HDS储罐的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从频域对安装HDS后储罐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HDS的减震效果和HDS和HDS参数对储罐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张北6.2级地震地裂缝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北6.2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形成了大量的非构地裂缝,它们主要分布在极震区和Ⅶ度区。地裂缝的优势方位为NNE和NWW向,与Ⅶ度等震线双向展布基本一致。利用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统计的优势方位,探讨了地裂缝与烈度分区和发震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