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2篇 |
免费 | 536篇 |
国内免费 | 9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1篇 |
大气科学 | 1255篇 |
地球物理 | 723篇 |
地质学 | 853篇 |
海洋学 | 667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296篇 |
自然地理 | 10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70篇 |
2020年 | 214篇 |
2019年 | 202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241篇 |
2016年 | 238篇 |
2015年 | 271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377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211篇 |
2009年 | 262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26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24.
以LandSat多时相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监测会理县2000~ 2015年地表覆盖变化.结合1∶50 000 DEM数据,分析了会理县地表覆盖构成与转移、变化动态度及潜在退耕地情况.监测分析结论能为会理县加强空间管制、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5.
利用1989、2003、2018年的Landsat影像对安顺市西秀区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区在30年发展中的热岛时空变化及其成因。使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结合分类回归树算法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用气象站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建立缓冲区对研究区进行相关性分析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除主城区外,郊区也存在大量高温区;近30年研究区热效应与不透水面、绿地的面积有极显著相关;1989-2003年研究区城市热岛面积随城市扩张逐渐增大,但2018年主城区城市热岛现象几乎完全消失,排除气象因素和城市形态因子影响的可能后,发现这与安顺市城市绿化的大力进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REGULARITYANDESTIMATIONOFMETHANEEMISSIONFROMMARSHLANDINTHESANJIANGPLAIN①CuiBaoshan(崔保山)MaXuehui(马学慧)ChangchunInstituteofGeogr... 相似文献
27.
基于Fortran语言对GAMIT10.7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Hop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UNB3模型、EGNOS模型、GPT2w_1+ Saastamoinen模型和GPT2w_5+ Saastamoinen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服务,并分析不同对流层延迟模型在... 相似文献
28.
利用1971—2016年辽宁省61个气象站气温、地表温度、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积雪的保温作用及其对地气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换自动站前后地表温度观测方式的差异导致地气温差显著增大,地气温差的增大程度受所在区域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的影响显著。在积雪期较长、积雪较厚的地区,积雪引起反照率增大,使得雪面温度降低,导致雪气温差减小,而雪的保温作用使得地气温差显著增大。因此,更换自动站前地(雪)气温差与积雪日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更换自动站后地气温差与积雪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各台站之间地气温差随积雪深度的变化系数差异较大,为0.045~0.858 ℃?cm-1,在年平均积雪日数<40 d、年平均极端积雪深度<10 cm的区域,积雪的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而显著增大;在年平均积雪日数>40 d、年平均极端积雪深度>10 cm的区域,10 cm以下的积雪对土壤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显著,当积雪深度>10 cm后,其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的幅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urbanization and it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Shanghai and Stockholm metropolitan areas over two decades.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are estimated fro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cations of Landsat mosaics with gre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features. Landscape metric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and to draw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cts. Speed and magnitude of urbanization is calculated by urbanization indices and the resulting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re quantified by ecosystem services. Growth of urban areas and urban green spaces occurred at the expense of cropland in both regions. Alongside a decrease in natural land cover, urban area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20% in Shanghai, nearly ten times as much as in Stockholm, wh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land cover change was a 12% urban expansion that mostly replaced agricultural areas. From the landscape metrics results, it appears that fragmentation in both study regions occurred mainly due to the growth of high density built-up areas in previously more natural/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 while the expansion of low density built-up areas was for the most part in conjunction with pre-existing patches. Urban growth resulted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losses of approximately 445 million US dollars in Shanghai, mostly due to the decrease in natural coastal wetlands while in Stockholm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changed very little. Total urban growth in Shanghai was 1768 km2 and 100 km2 in Stockholm.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is considered a straight-forward low-cost globally applicable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evaluate urban growth patterns that could help to address spat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questions in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30.
青藏高原积雪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面反照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1983年7月至1990年6月青藏高原主体58个格点积雪资料进行EOF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主体积雪分布以西部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以及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为主;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北部昆仑山脉和东部巴颜喀拉山脉的积雪相对较少,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的积雪变化与中部、北部和东部的积雪变化趋势存在反位相关系。另外,本文还对积雪对高原地面反照率的影响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