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275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相似文献   
112.
Geography (or geographer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n Johnston 《Geoforum》2006,37(1):7-11
A response to Pitman’s recent arguments regarding a perceived invasion of geographers’ territory within the academic division of labour by earth system science. Geography is not the grand synthesiser, the only discipline which can explain the big picture, and arrogant claims that it is are counter-productive, both within and outwith the discipline. Geographers should just get on with what they are doing—well.  相似文献   
113.
114.
When estimated from measurements of introduced tracer particles, the rate of surface soil movement tends to be greater than the natural rate for equivalent particles on the same site. This consistent overestimation is greatest in the period following tracer introduction and leads to a measurement bias that may be as high as 300 per cent. The magnitude of the bias decreases with time, as the tracer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urface material, but remains detectable statistically for more than a year on some low-angle sites.  相似文献   
115.
Sediment and biot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Msimbazi and Kizinga rivers and from the coastal marine environment of Dar es Salaam during both dry and wet seasons.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various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using GC-ECD and GC-MS. Dieldrin, p,p-DDT, p,p-DDE, p,p-DDD, o,p-DDT and γ-HCH were detected at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Recoveri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ranged 86.5–120% in sediments and 62–102% in biota.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DT in sediments for the two seasons were almost the same. Biota sampl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vels of residues depending on mode of feeding and age of analyzed biota. p,p-DDT to total DDT ratios in all matrices indicated recent use of DDT. The levels of residues in sediments suggest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to humans consuming biota that are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sediments. This effect,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bio-concentration of residues in the tissues of edible aquatic biota, should not affect wildlife. In spite of concern on the adverse effect to humans posed by pesticide residues in sediments, edible biota from the examined water bodies were found to be safe for human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16.
117.
泥石流学科的发展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研究首先要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并以泥石流综合防治为契机,促进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得根治泥石流灾害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次,要突破学科的前沿问题——泥石流起动理论和阻力规律。初步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石永怡  李如彬 《气象》2010,36(7):168-173
自然灾害公众教育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灾害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加公众的灾害知识,提高面对灾害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从而减少灾害的损失。为充分发挥电视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中的作用,依托已经发生或者新近发生的灾害事件,在纪实拍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栏目《风云纪录》。节目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关注灾害事件中的受灾群体,将致灾的自然力量与社会人文因素交织在一起,把自然变化放在社会环境之中,气象专家、灾害专家和社会学者对灾害事件详细解读,使观众对灾害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对于抽象的知识、科学原理等,采用动画演示,以求通俗易懂。灾害纪实画面、灾害亲历者的现场采访、动画、解说、音乐、音效等表现形式经数字音视频编辑技术协调平衡,既真实生动,又具科普价值。自2003年以来,在栏目设计指导下,已经拍摄制作了200余期节目,通过各种播放,发挥了良好的科普效益,也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专题教育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9.
归来庄金矿为鲁西地区大型金矿床,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复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治理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一套“双碳”目标下生态复绿、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再造及注浆止水4种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不仅解决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节约了治理成本,而满足了保护归来庄金矿独特珍稀的矿业遗迹的需要,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场所,带来了持久性的效益,值得在同类型矿山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0.
据调查,福建沿海分布有143处主要滨海沙滩,其中已开发利用28处,可合理利用81处,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有21处,被严重破坏已不适宜做海滩资源的有13处。本文在介绍福建滨海沙滩分布及其资源特点基础上,阐述了沿海各地海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的资源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制度建设、资源管控、优化岸滩工程、污染治理、公众宣传、资金保障等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