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419篇
测绘学   417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501篇
地质学   633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194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6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01.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也大大提高。基于像素的传统影像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已成趋势。因此,图像分割技术是进行其他图像处理与分析之前的关键步骤,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算法(FNEA)是面向对象分析的核心。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FNEA的多尺度分割算法的思想和流程,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了分割实验与参数分析,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2.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在城镇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地形图缩编技术效率较低。本文以北京市1∶2000数字化地形图缩编1∶10000地形图为例,充分利用GEOWAY GeneMap平台的缩编功能,采用基于规则库的一致性制图综合和交互式制图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缩编作业效率比较高,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3.
初始场中尺度信息对暴雨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观测资料分辨率与模式分辨率的不同,利用高分辨率模式对暴雨进行预报时,常规观测资料形成的初始场不能直接分辨出中尺度系统,这种中尺度系统特征的缺少可以认为是初始场的一种信息误差。利用中尺度天气分析的尺度分离方法可以提取这种中尺度信息。通过分析初始场中尺度信息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对暴雨预报影响的机理,发现初始场中尺度信息的结构在主要雨带的对流敏感区具有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包含了有利暴雨产生的信息;其能量随时间也是增长的,特别是在积分12小时以后,能量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超过了初始随机扰动的能量增长。利用减弱和增强初始场中中尺度信息的两种初始场作暴雨预报,其结果反映了初始场中尺度信息对暴雨预报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雨团位置和强度的预报,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暴雨的精细预报。  相似文献   
304.
地形对登陆台风麦莎(2005)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亮  费建芳 《气象》2008,34(6):60-66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2005年9号台风Matsa("麦莎")登陆后期的过程进行了48h模拟,应用低通滤波器分离模拟结果中的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运动,并采用热带气旋动态坐标跟踪考察登陆过程中热带气旋的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通过研究地形对两种尺度间动能和涡度转换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地形对热带气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热带涡旋性强度,这种影响随气旋中心与地形间距离的缩小而逐渐增强,且强度的增强在对流层中高层表现得更为明显.去掉地形后对流层低层次天气尺度系统向热带气旋输送的动能减少,次天气尺度系统对热带气旋动能的消耗增大;当低层涡度转换项的垂直运动贡献为负时,去掉地形会加剧这种负贡献,即次天气尺度系统从热带气旋得到更多的正涡度;从整体上看,去掉地形后,热带气旋不仅没有从次天气尺度系统获得正涡度,反而将自身的正涡度向外输送.  相似文献   
305.
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理解江淮梅雨持续性强降水的大气演变过程,探讨中期预报技术途径,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数据和历史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梅汛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和7月中下旬持续偏南,决定了2007年梅汛期降水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阻塞高压的频繁出现和副热带季风涌的异常强盛为梅雨锋维持和加强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条件;"伊朗型"南亚高压的活动以及东亚上空副热带急流通过高低空耦合动力作用,不仅为持续性暴雨创造了良好的垂直环流结构,也间接抑制了副高北抬.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中期预报着眼点,供实际业务预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06.
通过对近51 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近51 a降水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少,2000年后年降水量与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基本持平。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近51 a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存在准3 a、8—11 a和30 a的周期,以准11 a周期最为突出。降水量变化以春季增长趋势最显著,可在干旱季补充土壤水分,减轻风沙化土地的发生发展。秋季和冬季增长趋势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就季节降水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周期性而言,2007年后四季降水表现为,春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高期,夏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秋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冬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出现向降水偏高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307.
低纬高原罕见“雷打雪”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荣芬  鲁亚斌  高安生  李磊 《气象》2009,35(2):49-56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FY-2C卫星红外和水汽图像、加密自动站地面观测资料,结合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了2008年2月28日夜间至29日凌晨发生在云南的"雷打雪"罕见天气现象.结果表明:南支槽和冷空气、西南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是其发生的有利天气背景,其中强对流天气就发生在急流与锋面相互作用的湿度锋湿区内斜压不稳定的环境中.中-γ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并逐渐增强为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形成此次复杂对流天气的直接中尺度系统.多普勒雷达回波中,PPI上有回波强度达25~33dBz的"人字形"回波、钩状回波以及阵风锋的出现,相应VPPI上出现逆风区、低层零线"S"形暖平流及"牛眼"结构是"雷打雪"天气中降雨转为冰雹、阵雪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由弱变强的典型特征.地面逐时温、压、湿、风的迅速演变特征表现为雷暴发生前增温增湿和增压,温度、气压出现峰值,且气压曲线显示为圆顶状的中尺度雷暴高压特征;风的变化则表现为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偏北风增大并出现风速峰值.雷暴过境时,要素显示为降温增湿,出现露点锋.  相似文献   
308.
地球系统10~(-1)年变化原因概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曾论述了地球系统100~108年变化的原因[1], 唯对10-1年(月一年)的地球系统变化未指出其变化原因。经过近年的研究, 现在可以明确地指出, 地球内部有两类流体: 地外核和岩石圈裂隙中地下流体(地气)的活动是引发10-1年地球系统变化的原因。外核的上升运动会使其上部岩石圈产生上抬和压缩, 在地表层就出现3.2 m地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干热异常”, 经过“孕震三步曲”最终引发构造地震。外核的下降运动会使其上部岩石圈产生下沉和拉张作用, 地表层表现为3.2 m地温降低, 同时降水增多的“湿冷异常”, 最终可导致发生陷落地震。外核的脉冲运动是引发岩石圈中形成地热(冷)涡的“源”。地气环流也是旋转地球上的一种流体运动, 其特征速度(地下风速)约为0.2 m/s, 据此可推得“自然气候周期”约为8个月。地气环流是使地气系统得以“流”的动力源。地热(冷)涡的“源”、 “流”相结合是使短期气候呈现纷繁复杂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9.
We propose the apparent shrinking criterion (ASC) to interpret the spatial extent, R w, of transmitted flux windows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high- z quasars. The ASC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wo regimes in which R w corresponds either to the physical size,   R H  ii   , of the quasar H  ii region or to the distance,   R maxw  , at which the transmitted flux drops to  =0.1  and a Gunn–Peterson (GP) trough appears. In the first case [H  ii region (HR) regime], one can determine the intergalactic medium mean H  i fraction,   x H I  ; in the second [proximity region (PR) regime], the value of R w allows one to measure the local photoionization rate and the local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ionization rate,  ΓG  , due to nearby/intervening galaxies. The ASC has been tested against radiative transfer+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pplied to a sample of 15 high-   z ( z > 5.8  ) quasar spectra. All sample quasars are found to be in the PR regime; hence, their observed spectral properties (inner flux profile, extent of transmission window) cannot reliably constrain the value of   x H  i   . Four sample quasars show evidence for a local enhancement (up to 50 per cent) in the local photoionization rate possibly produced by a galaxy overdensity.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and uncertainties of this result.  相似文献   
310.
We use the spherical evolution approximation to investigate non-linear evolution from the non-Gaussian initial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cal f nl model. We provide an analytic formula for the non-linearly evolve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PDF) of the dark matter which shows that the underdense tail of the non-linear PDF in the f nl model should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for Gaussian initial conditions. Measurements of the underdense tail 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may be affected by discreteness effects, and we use a Poisson counting model to describe this effect. Once this has been accounted, our model is in good quant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s. In principle, our cal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in programs which seek to reconstruct the shape of the initial PDF from observation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 the Lyα forest and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at later ti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