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48篇 |
免费 | 2266篇 |
国内免费 | 27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9篇 |
大气科学 | 511篇 |
地球物理 | 2143篇 |
地质学 | 7431篇 |
海洋学 | 518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472篇 |
自然地理 | 26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38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473篇 |
2020年 | 501篇 |
2019年 | 528篇 |
2018年 | 501篇 |
2017年 | 376篇 |
2016年 | 522篇 |
2015年 | 547篇 |
2014年 | 671篇 |
2013年 | 715篇 |
2012年 | 625篇 |
2011年 | 687篇 |
2010年 | 608篇 |
2009年 | 664篇 |
2008年 | 665篇 |
2007年 | 656篇 |
2006年 | 749篇 |
2005年 | 543篇 |
2004年 | 512篇 |
2003年 | 437篇 |
2002年 | 419篇 |
2001年 | 325篇 |
2000年 | 283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空间尺度认识的加深, 发育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切沟愈来愈受到重视。切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尚未包括切沟侵蚀部分。本研究利用高精度差分GPS, 在对东北典型漫岗黑土区切沟监测的基础上, 借助GIS 平台生成DEM, 通过DEM 的叠加分析, 探讨了沟内蚀积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东北切沟侵蚀的概念模型, 认为冬春季冻融侵蚀产生沟内堆积-雨季径流产生侵蚀的过程可能是该区切沟发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2.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breakdown of soil water repellency in sandy soils and compos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Soil water repellency i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with the capacity to alter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Water repellency decays with time, and the consequences are only of concern during the timescale at which the water repellency persists.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breakdown of water repellency. Apparent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samples consisting of sand treated with stearic acid as well as naturally repellent dune sands and compost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re controlled using a cooled incubator and a purpose designed enclosed box in which humidity could be raised or lowered. Results showed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stearic‐acid‐treated sands decayed with time an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ith stearic acid concentration. For all samples, the decay in apparent contact angle could be described with a continuous breakdown model. The stearic‐acid‐treated sand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ntact angle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t a temperature of 10 and 20 °C. These differences diminish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Similar results were seen for the dune sands and composts. Despite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contact angl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rate at which the contact angle decayed in any sample. Absolute humidity was found to provide a more relevant indicator than relative humidity when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humidity on repellency over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The contact angle initially increased with absolute humidity before plateauing owing to the confounding effect of temperature.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3.
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识别判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时空变化趋势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重要任务。利用浙江省龙游县北部地区2008年与2014年两期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对分析测试系统误差进行校正之后,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重要营养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大量营养元素N、K2O的含量有所降低,其净相对累积率分别为-4.40%和-13.81%;营养元素B和P的含量变化幅度很小;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累积变化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下,营养元素相对累积率存在差异。如水田土壤N呈明显的富集趋势,林地、菜地、旱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呈贫化趋势;菜地、园地、旱地土壤P具有较明显的富集趋势,而水田土壤P呈贫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月面环境与月壤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面环境与月壤特性是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它们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加深,本文对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热环境以及月壤特性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初步分析了这三个方面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地形地貌对月球定量遥感的影响以及南极艾特肯(SPA)盆地等地貌单元的年代学划分和成因演化;(2)月面热辐射、月表物理温度和热流等月面热环境特征的进一步探测和全面分析,以及其对地球反照率变化的响应;(3)月壤形成演化过程及空间风化作用,月球极区氢富集机制和水冰探测,以及月球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5.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虑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地震响应分析确定饱和粉土层受到的随机地震荷载,进一步探讨了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技术,以及利用此种试验分析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形成判别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可能性的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107.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水泥浆体搅拌地基加固技术是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其水泥—土固结体的强度主要受地基土的含水量、水泥掺入量及地基土类别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及工业性试验表明:土体的含水量对水泥土强度具有负作用;水泥土强度与水泥掺入比不是简单的单调上升关系;地基土的类别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较大,淤泥及淤泥质土由于富含有机质,强度较低,粉质粘土、粘土形成的水泥土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8.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67,自引:6,他引:67
采用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在野外露头、钻井剖面的综合研究和室内编图基础上,提出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重要的古地理格局。受区域构造背景影响,晚古生代盆地充填经历了裂陷海湾和陆表海浅陷共存、统一陆表海、近海内陆坳陷和内陆湖盆四个阶段,区域古地理格局由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体系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河流体系沉积,最终被河流-湖泊体系沉积取代。砂质储集体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展布在中、北部地区,以河流、三角洲砂体为主。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毁林开荒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毁林开荒过程是一种林地变为耕地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可以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测。本文通过覆盖全国的TM影像数据,对20世纪90年代林地转为耕地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从而对全国毁林开荒过程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该时期有17630km2的林地被开垦为耕地。不同面积等级的开垦过程在不同流域分布也不同:面积小于10hm2和介于10~100hm2的被开垦林地较广泛地分布于各大流域;而面积介于100~1000hm2的被开垦林地主要分布于松辽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东北东部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南省所在流域;大于1000hm2的被开垦林地则几乎全部分布于松辽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东北东部流域。坡度大于3°的毁林开荒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5%;对土壤侵蚀背景的分析表明,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110.
海南岛农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研究土壤中Se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和生物有效性控制因素意义重大。系统总结了海南岛27 426 km2范围内土壤Se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69.98%土地面积为足硒和富硒土壤,表层土壤Se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土母岩(或深层土壤)Se含量,但不同成土母岩形成的表层土壤Se含量富集贫化趋势不同。进一步研究显示,土壤中Se含量与有机碳、Al2O3、TFe2O3、Mn和CIA等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粘土矿物、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及风化淋溶程度对Se的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这些指标又是影响土壤Se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参数。土壤有机碳、粘粒、CEC等含量或指标越高,Se的生物有效性越低。研究区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较低;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随pH下降而增加;当土壤pH为5.5~7.5时,土壤Se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不但要依据土壤总Se含量,还必须考虑土壤pH、TOC、CEC、粘粒等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