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504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7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现今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地热流每增加4~5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l℃,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C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1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2~3℃,其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4~6℃。西北部的大地热流平均值已经低于维持地表生态系统延续所需大地热流的临界值(57mW/m^2),其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处于脆弱境地;东北部和南部的大地热流均大于57mW/m^2,自然生态系统均尚较稳健。东北部的沙漠化可能是风沙侵入的结果,其生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整个西北部作为一个整体看,72万年以前大地热流就已衰减到临界值以下,区域生态系统渐趋脆弱,开始整体上向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42.
Progres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of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ser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Because the rapid expansion of desertification has resulted in seriou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economic loss, locally unsteadiness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ocial upheaval, it has become a hot-spot issue of worldwide concern. During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s the catastrophic drought in the west Africa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ification, the desertificati…  相似文献   
43.
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个沙地,有着广阔的治理前景。回顾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化,认为科尔沁沙地是一个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下由人类生产活动过度而形成的沙漠化区域,在金代至清代之间由于人为活动强度减弱,曾经发生明显的沙漠化逆转。根据全国沙漠化普查所获得的资料,研究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特点,结合土地沙漠化发生的历史过程,讨论了这一地区沙漠化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4.
The Zhangye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base in arid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last five decades, the region has experienced sandy desertification. To document the status and causes of this deterioration, satellite images, meteor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data to assess landscape change from 1993 to 2002 we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intervening 9-year period the area of sandy lands has increased by 642.2 km2, which consist of aeolian sand dune (357.1 km2) and potential sandy land (216.3 km2).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rever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co-exist,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this area seems serious and is attributable to the irrational use of water and land.  相似文献   
45.
不同石漠化程度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格局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地理研究》2005,24(3):371-378
利用花江岩溶峡谷区南坡不同石漠化程度的5个独立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要素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所指示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不同峰丛洼地系统都能较好地评价石漠化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分析石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与各峰丛洼地系统的景观基质有关,在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峰丛洼地系统中,反映的景观生态意义是不一样的。景观格局分析不仅强调面积,而且还考虑所研究石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景观组成特点与石漠化过程的关系和对石漠化的影响,在石漠化程度判定和石漠化指标的研究中景观格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区,以ETM遥感数据和1:25万的国家标准基础地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助以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建立石漠化与诸因子相关关系模型,将诸因子转化为遥感定量指标,研究遥感专题信启,快速提取,形成RS、GIS集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技术。通过以上技术处理,实现了六盘水市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现状遥感—GIS快速调查评价,得到六盘水市石漠化信息地理数据库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实现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7.
以植被指数0.12为指标看我国的荒漠化与草原界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通过对荒漠化描述指标和方法的讨论,最后用植被指数(NDVI)作为描述荒漠化的指标,定性讨论了我国荒漠化和干草原区域近10 a的变化。结果表明,NDVI可以用来作为荒漠化特征的指标,NDVI的0.12线大致与200 mm降水量相对应。近10 a,我国的荒漠化在1998年以后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1975年的MSS影像、1985~2015年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系统研究都兰县1975~2015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趋势,旨在为都兰县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时期沙漠化面积呈波动变化,沙漠化面积在近40年,总体减少了868.12km2;(2)1975~2015年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属于极缓慢变化型;(3)1975~2015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变化以稳定型为主,其中1995~2015年间逆转型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比例明显增加。1995~2005年逆转型所占比重为27.47%;2005~2015逆转型所占比重为31.76%。并且2005~2015年间沙漠化逆转型与明显逆转型所占比重之和是沙漠化发展型与明显发展型所占比重之和的25余倍,表明研究区此阶段沙漠化治理效果显著,或气候因素有利于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49.
Dakhla depression in Egypt’s Western Desert is experiencing two soil degradation processes, notably: soil salinization and sand encroach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iagnose the severity of these processes using remote sensing. Soil salinity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asselled cap spectral transform extracted from a Landsat-8 image acquired in September 2013 along with synchronized soil salinity measurements. Assessment of sand advance rate was conducted by 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of brilliant crescentic sand dune visualized by Google Earth in old (2002) and recent (2013) images. Results showed that salinized soils (dS/m4<) represent 91% of bare lands and salinization is attributed to aridity, topography and poor drainage. Barchan dunes north and south of Abu Tartur escarpment moved at rates of 5.9 and 3.6 m/year, respectively. The escarpment protected the majority of the depression from massive dune invasion. However, sand encroachment is clearly observed west of the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50.
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边坡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①砾石存在改变了坡面入渗速率,径流系数受入渗速率的影响,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线性递减后线性递增,并在10%砾石含量处存在阈值;径流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增加线性递增。②含砾石堆积体坡面流速较纯土堆积体降低,且随雨强增大,砾石延缓径流流动的作用越显著;雨强对径流流速的影响随砾石含量增加持续减弱。③土壤剥蚀率在产流24~33 min后显著增加,砾石主要对显著增加后的平均剥蚀率产生影响。④雨强1.0 mm/min时,砾石存在促进降雨侵蚀,产沙量增大;雨强大于1.0 mm/min时,砾石具有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