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187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ERNESTO SCHWARZ 《Sedimentology》2012,59(5):1478-1508
The interpretation of sharp‐based shallow‐marine sandstone bodies encased in offshore mudstones, particularly transgressive units, has been a subject of recent debate. This contribution provides a multiple‐dataset approach and new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which could help in the recognition of transgressive offshore sandstone bodies worldwide. This study integrates sedimentology, ichnology, taphonomy and palaeoecology of Mulichinco Formation strata in the central Neuquén Basin (Argentina)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interpret sharp‐based sandstone bodies developed in ramp‐type marine settings. These bodies are sandwiched between finer‐grained siliciclastics beneath and thin carbonates above. The underlying sediments comprise progradational successions from offshore mudstones to offshore transition muddy sandstones, grading occasionally into lower shoreface sandstones. The surfaces capping the regressive siliciclastics are flat and regionally extensive, and are demarcated by skeletal concentrations and a Glossifungites suite; they are also marked by sandstone rip‐up clasts, with encrustations and borings on all sides. These surfaces are interpreted as composite discontinuities, cut during a relative sea‐level fall and remodelled during the initial transgression. The overlying transgressive sandstone bodies are 3 to 7 m thick, >4 km long and about three times longer than wide; they are composed of fine‐grained sandstones with little lateral change in grain size. Cross‐stratification and/or cross‐lamination are common, typically with smaller‐scale structures and finer grain size towards the top. Large‐scale, low‐angle (5° to 8°) inclined stratification is also common, dipping at ca 30° with respect to body elongation and dominant currents. These sandstone bodies are interpreted as offshore sand ridges, probably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idal currents. Intense burrowing is typical at the top of each unit, suggesting an abandonment stage. Final deactivation favoured colonization by epibenthic‐dominated communit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skeletal‐rich limestones during the latest transgressive conditions. As partial reworking of pre‐existing ridges occurred during this stage, the Mulichinco sandstone bodies are considered the remnants of transgressive offshore sand units.  相似文献   
932.
对于砂岩文物,成分不同、结构不同,表面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也不同。以中国三处(石门山、云冈石窟、乐山大佛)砂岩文物为例,联合使用肉眼鉴定与灰度阈值法得到了砂岩文物CT图像中不同矿物成分的实际分布,分析了不同位置切片图像的成分特点与结构特点,研究了砂岩内部结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三处砂岩文物数字图像特征参数的区别及其与岩样外观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处砂岩文物样品主要成分均为石英和长石,石英含量大小顺序是石门山砂岩>云冈石窟砂岩>乐山大佛砂岩;乐山大佛砂岩形状变化最小,云冈石窟砂岩次之,石门山砂岩形状最不规则;石门山砂岩纹理最复杂,乐山大佛砂岩最为简单;乐山大佛砂岩表面风化严重、但随深度增加变化不明显,云冈石窟砂岩距表面越深、风化越弱,石门山砂岩风化变化比较复杂。研究结果对石质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3.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岩性旋回结构,在全盆地范围将直罗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分段制图表明,直罗组上、下段地层厚度展布规律与全组厚度展布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西厚东薄;上段地层较下段厚。下段砂岩层数少、单层厚度大;而上段砂岩以层多、层薄为特点。直罗组砂岩总体成熟度较低,区域制图和碎屑组分等反映周缘存在多个源区。砂岩粒度分布表现为河道和分流河道等沉积特征。直罗组砂岩发育多种反映陆上河流沉积环境的层面和层理构造。综合分析认为,在今残留盆地范围内,直罗组下段以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为主,东北部可见三角洲平原沉积。上段以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为主。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连通性和成层性,是砂岩型铀矿和石油的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934.
对大兴安岭南部兴-蒙草原区二叠纪砂岩的统计研究表明,本区二叠纪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大量非成熟组分为该区二叠纪砂岩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二叠纪砂岩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砂岩碎屑来自上地壳长英质源区。二叠纪砂岩的时代由老到新表现出由再旋回造山带向切割岩浆弧源区过渡的特征。结合沉积学特征,反映中、晚二叠世构造背景由活动陆缘逐渐趋于稳定,该时期记录了中亚造山带东段最终闭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5.
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其与碟状构造非常相似,主要出露于G109国道鄂尔多斯市至杭锦旗段100余千米长的公路两侧的露头剖面中。该类软沉积变形构造岩性为下白垩统的一套黄褐色或灰白色的中厚层砾岩或砂砾岩,在竖直面上其边缘翘起、中部平坦或下凹,故笔者把它称之为“类碟状构造”。类碟状构造特征为: (1)规模总体很大。小型者的宽度一般为1~3,m,高度多为0.5~1.5,m;大型者的宽度一般为5~6,m、最大可近10,m,高度多为1~1.5,m、少数可达2,m;(2)两侧翘起程度不同,包括倾角小于45°的倾斜边、倾角在45°~75°之间的陡斜边、倾角在75°~90°之间的近直立边和倾角大于90°的翻卷边;(3)类碟状构造之间为泄水形成的液化充填体,竖直面上多呈漏斗形和倒三角形;(4)类碟状构造边缘的砾石长轴优势排列方位平行于流动变形方向;(5)类碟状构造常与砂岩岩脉、液化脉、软变形层理或软变形褶皱等共生。(6)底部多为湖相棕红色(有时夹少量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其由于液化流动而多呈块状,极易破碎。根据上述特征,认为类碟状构造系泥泄水形成的,是受强烈地震扰动所致,地震强度可达8级、甚至9~10级。该地震活动可能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代强烈的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936.
赞比亚东北部伊鲁米德带是一个北东向延伸的中元古代构造活动带,起自赞比亚中部,向北东一直延伸至赞比亚-坦桑尼亚边境,并进入马拉维北部;其东北部以古元古代乌本迪构造带为界;西北部以班韦乌卢地块为界;西部和西南部受新元古代的达马拉-卢菲利安弧-赞比西构造事件的影响。Kachinga长石砂岩位于伊鲁米德带的东北部伊索卡南部。本文获得Kachinga长石砂岩的416颗碎屑锆石U-Pb年龄多集中在1749±25~1920±23Ma之间,Kachinga长石砂岩的形成时代可能晚于1331±26Ma,属于中元古代。Kachinga长石砂岩碎屑锆石CL图像表明,大部分锆石为岩浆结晶锆石,少部分锆石颗粒为增生-混合型锆石,表明其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锆石中存在有一部分磨圆度较好的颗粒,表明其经历了多次搬运和沉积过程,从而指示了古老沉积岩为Kachinga长石砂岩提供了物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及物源分析表明了Kachinga长石砂岩物源主要为上地壳大陆长英质源区,并且可能混有古老沉积物成分,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37.
根据岩芯观察并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物性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矿物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将研究区成岩相定性划分为不稳定组分溶蚀相、黏土矿物充填相、碳酸盐胶结相以及压实致密相四类。通过常规测井中对成岩相具有较高灵敏的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孔隙度、电阻率的测井曲线分析,利用密度-伽马交会图法进一步对四类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并建立研究区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标准。以华池地区城96井为例,其单井纵向的成岩相测井定量识别划分结果与取样点薄片鉴定结果、试油结论和物性分析等均具有良好的对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为后期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以及有利发育区带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8.
奇异的波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笔者在水力压裂后砂岩产油井中进行高分辨率VSP工作时,除观测到常规纵波及转换波,还观测到来自产油层的几种奇异的慢速波至。由于该慢速波至的性质不明,按视速度从高到低分别命名为W1,W2,W3,…(W为wave的第1个字母),在顺5井裂隙优势方向,1210m深度上观测到5种反射波;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W1,W2,W3波,在裂隙非优势方向上,W2,W3波没有出现,在顺4井1532m深度上观测到4种反射波;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还有2种慢速波至,为了区别于顺5井中观测到的慢速波至,将其命名为W4,W5波。结合该区钻井,测井,地面地震,井间地震等资料对观测到的慢速波至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慢速波至既不属于不均匀介质产生的绕射波,侧界面产生的反射波,槽波,管波,斯通利波,也与Biot慢纵波动力学特征相悖,现有波动理论不能解释这种慢速波至现象,这意味着地球内部介质中存在人类还未认识的弹性波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39.
相邻的沉积微相不仅地应力大小不同,地应力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改变不同的边界条件(包括河道介质和周围岩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河道走向与区域主应力方向夹角及边界应力比),对河道砂体地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河道周围岩体和区域地应力特征,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河道砂体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程度很大,其中河道砂体与周围岩体的弹性模量比、河道走向与区域主应力方向夹角及边界应力比是影响河道砂体现今地应力方向和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沉积微相下进行人工压裂和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0.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作为塔河油田碎屑岩领域主要产层之一,其沉积相类型及分布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建立了该区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岩心观察,利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确定了沉积体系的类型,并开展了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的研究。研究表明,卡拉沙依组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CKLSQ1可划分为3个体系域,分别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CKLSQ2可划分为两个体系域,分别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相为三角洲和潮坪相交互沉积,其中北部以三角洲相为主,南部盐上区以潮坪相为主,中部的盐边区为两者的过渡带。该认识为目的层段窄薄砂体的预测和精确刻画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