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12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51.
基于伊犁盆地南缘的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测井的声波和密度数据开展了波阻抗反演,实现了含矿目的层的砂体识别。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结合地震数据和测井的声波、密度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可以实现对地层的岩性解释,识别10m以上厚度的砂岩层,查明勘查区的砂体展布情况,为铀成矿地质环境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2.
赵俊威 《地质与勘探》2017,53(3):590-598
本文研究海平面变化对海相单一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测试、测井数据,对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段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平面升降对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确定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控制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准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内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沉积后所处表生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各项储层宏观非均质参数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使准层序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向上减弱的变化趋势;准层序组内由于准层序堆砌特征差异,使退积式准层序组内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呈向上变强的特征,而进积式准层序组内表现为由强到弱的趋势;高位体系域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总体表现为向上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53.
本文从盆地矿岩型铀矿产出层位,岩相及岩性序列组合特征,含矿砂体特征,铀矿化时代等方面总结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化的形成特征,提出了盆地卷状砂央型铀矿化是早期板状沉积一地预富集矿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因观点。文中还对盆地铀矿化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含矿性序列组合差异是导致盆地南缘东西矿化类型差异的原因,盆地后期抬升剥蚀程度差异是决定了主矿化层位高低差异的原因,并对盆地的找矿方向提出三条重要的参考意  相似文献   
754.
甘肃天鹿砂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系统总结天鹿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天鹿铜矿床赋存于中志留统泉脑沟山组杂色岩层中,其成矿物质来自陆源,主成矿期为中志留世,属沉积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55.
The specific mineralogy of clay grain coats controls the ability of the coat to inhibit quartz cementation in sandstones during prolonged burial and heating. How and why clay‐coat mineralogy varies across marginal marine systems is poorly understood, even though these eogenetic phenomena strongly influence subsequent mesodiagenesis and reservoir quality. The novel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clay‐coat mineralogy woul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for sandstone reservoir quality prediction. In marginal marine sediments, clay minerals occur as grain‐coats, floccules, mud intraclasts, clay‐rich rock fragments or as dispersed material.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y mineralogy, the amount of clay,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Ravenglass Estuary, UK. The key aim was to develop and apply a novel methodology utili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for the first time, on grain coats in modern sediments, to differentiate the clay‐coat mineral signature from that of the bulk sediment, and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of clay minerals across marginal marine sedimen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marginal marine sediments principally have their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present as clay‐coats on sand grains. These clay‐coats have a mixed clay mineralogy and ar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across the range of marginal‐m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The study further showed that clay‐coat mineralogy is governed initially by the hydrologically‐controlled segregation of the clay minerals within inner estu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nd subsequently by the selective abrasive removal of specific clay mineral types during reworking and transport into the outer estuary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e highest relative abundance of grain‐coating chlorite was in sand‐flat and tidal‐ba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The availability of an analogue data set,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olling processes of clay‐coat mineralogy, offer crucial steps in building a 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clay‐coat derived elevated reservoir qual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stones.  相似文献   
756.
水文地质作用是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陕西彬县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析,将中新生代地层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3种类型。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划分出水交替强烈带、水交替缓慢带和水交替滞缓带3个不同的水动力分带。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含铀性、不同分带铀的运移和富集特征,以及酸、碱性地下水对围岩蚀变与铀成矿的作用表明,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含矿含水层中铀成矿主要经历了沉积成岩时期铀的预富集作用、古地下水的后生改造叠加成矿作用和深部油田水的还原成矿作用,铀成矿作用为复合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57.
林双幸  王果 《铀矿地质》2003,19(5):264-270
本简要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以及该区主要找矿目的层位——乌伦古河组和红砾山组的沉积环境、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层间氧化带发育规律和砂岩型铀矿化的产出特征。笔认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对于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8.
川西坳陷深层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因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该气藏多期构造演化、多期生排烃过程、多期成藏及储层致密化过程复杂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和成因机制经过多年的勘探和研究仍然存在争议。文章在剖析典型气藏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储层致密化过程的研究,综合判识了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并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叠复连续资源潜力大、构造高点低点富气共存、高孔低孔储层含气共存、高压低压气层共存、气水分布复杂”的地质特征。目前气藏的成因类型为“后成”型致密气藏与“先成”型致密气藏的叠加复合型,属叠复连续型致密气藏。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演化过程中存在浮力成藏下限和成藏底限,致密砂岩气藏形成和演化受控于2个界限控制下的3个流体动力场的分布和演化。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三叠纪沉积初至三叠纪末,初期天然气成藏条件准备阶段;②三叠纪末至中侏罗世末,早期常规气藏形成阶段;③中侏罗世末至晚侏罗世末,“先成”型致密气藏与“后成”型致密气藏形成阶段;④早白垩世至今,叠复连续型致密油气藏形成及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759.
阐述了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研究现状及其与其他深海碎屑沉积的区别,认为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上休罗统-下白垩统深海沉积背景下的块状砂岩具有砂质碎屑流沉积性质,指出深海相中的块状砂岩可以预测。  相似文献   
760.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喉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喉道半径的相关性好于其与孔隙半径的相关性。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体积、有效孔喉半径比等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高渗透率岩样的有效孔喉半径比较低,且有效孔喉半径比分布频率较高。渗透性越好,孔喉半径比越低,且其分布越集中。分析认为,恒速压汞的孔喉特征参数中排驱压力(pT)、中值压力(pc50)、最大进汞饱和度(SHgmax)小于常规压汞的,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max)、中值半径(r50)大于常规压汞的。相对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获得的孔喉特征参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