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8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篇 |
大气科学 | 45篇 |
地球物理 | 264篇 |
地质学 | 203篇 |
海洋学 | 17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97篇 |
自然地理 | 6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衡水湖湿地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测定了衡水湖湿地20个采样点底泥中的7种重金属含量,并与环境背景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衡水湖湿地底泥中的Hg含量普遍高于环境背景值,为衡水湖湿地底泥中主要富集的重金属元素,而Cr和Cd基本无富集。用地积累指数、某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各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Hg为高风险元素,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以Hg为主;衡水湖湖内大部分地区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对较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处为魏屯闸,然后依次为南关闸、106国道、大赵闸和湖内岛,核心区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小。另外,还对魏屯闸处的3个采样点的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基于PSR模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SR评价模型为基础,选取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开发、政策法规和管理决策等指标,诊断和评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湿地开发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健康现状,将健康等级分为优、良好、一般、较差和极差等5级.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一般,由于过度的围垦开发,自然湿地面积在1988~2007年间减少了11 072 hm2,其中,碱蓬湿地减少了75%(2 440 hm2),而水产养殖场增加了182%(9 359 hm2).流域及沿岸的工农业排污致使评价区域内水体污染较严重,COD、TIN、活性磷酸盐和Pb的含量分别达到3.06 mg/dm3、795.45、44.01和6.46μg/dm3,普遍为四类或劣四类水质.环境的恶化,导致碱蓬、芦苇湿地面积萎缩,鸟类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底栖生物多样性降低.并据此提出了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3.
增湿调温的气候调节功能是湿地重要的生态功能。位于干旱区的湿地,其增湿调温功能尤为明显。湿地自由水面巨大的水汽蒸发及湿地茂密植被剧烈的水汽蒸腾,是其增湿调温、调节气候的主要物质基础。通过计算艾比湖湿地年水汽蒸发、蒸腾量,得出其每年调节气候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7788.86×104元,占艾比湖湿地总生态服务价值的31.9%,位居研究区各项生态价值之首。结果表明,增湿调温的气候调节功能是处于极端干旱地理条件下的艾比湖湿地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4.
苏北滨海滩涂湿地位于现代长江口与废黄河口之间,是最典型的淤泥质平原海岸,其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选用1980年、1992年、2008年的TM 和ALO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转移矩阵分析模型,研究了近30年来苏北滨海滩涂湿地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①苏北滨海滩涂发生了巨大变化,近30年间滩涂总面积减少了1273.11 km2,平均每年减少45.47 km2;滩涂湿地侵蚀/淤积面积约965.14 km2,0 m等深线冲刷后退减少的面积约为307.97 km2。②苏北滨海滩涂湿地区域差异性明显。南北方向上可划分为6个自然地理单元,东西方向上可划分为3个区域。③苏北滨海滩涂湿地演变中,湿地转型、湿地丧失和湿地演替分别占总面积的38.39%、14.80%、20.51%;其中天然湿地减少354.1 km2,人工湿地增加1061.45 km2,非湿地增加253.09 km2。④滩涂湿地主要植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差异性。湿地演替主要发生在净变区,与对应岸段的海岸侵蚀/淤积类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5.
气候变暖背景下扎龙湿地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扎龙湿地1955—2004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及Yamamoto检验等方法,探讨了扎龙湿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扎龙湿地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是50年以来的最高温期;②扎龙湿地年及各季降水量除春季外均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趋势最显著,研究时段内没有明显的突变过程;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扎龙湿地暖冬和热夏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大气湿润度在减小,气候在向暖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37.
Current efforts to assess changes to the wetland hydrology caused by growing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in the Athabasca Oil Sands Region (AOSR) require well-founded spatial and temporal estimates of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ET), which i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of the water budget in this region. This study assessed growing season (May–September) and peak growing season (July) ET variability at a treed moderate-rich fen and treed poor fen (in 2013–2018), open poor fen (in 2011–2014), and saline fen (in 2015–2018) using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and a set of complementary environmental data. Seasonal fluctuations in ET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t radiation, air temperature and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and followed trends typical for the Boreal Plains (BP) and AOSR with highest rates in June–July. However, no strong effect of water table position on ET was found. Strong surface control on ET is evident from lower ET values tha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T); the lowest ET/PET was observed at saline fen, followed by open fen, moderately treed fen, and heavily treed fen, suggesting a strong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on water loss. In most years PET exceeded precipitation (P), and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P/PET and ET were observed with the highest July ET rates occurring under P/PET ~1. However, during months with P/PET > 1, increased P/PET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July ET. With respect to 30-year mean valu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 in the area, both dry and wet, cool and warm growing seasons (GS) were observed. No clear trends between ET values and GS wetness/coldness were found, but all wet 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eak growing seasons with high daily ET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38.
近20年来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演化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54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河南沿黄湿地的区域特点,确定了河南沿黄湿地景观分类系统,通过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近20年河南沿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 河南沿黄湿地的分布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1987~2002年湿地面积减少了19.18 %,斑块数量增加了21.27 %,斑块密度净增加0.5倍。斑块总边缘增加了129 0491 m,斑块平均边缘减少了117.84 m。(2) 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优势度增高。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1987年为1.174,2002年降为0.9803,优势度指数由1987年的0.4355提高到2002年的0.6291。湿地的破碎化程度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其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0.0141增加到2002年的0.0172。(3) 湿地景观要素中,稻田湿地面积在增加,而水库坑塘、河流、滩地、荒草沼泽地面积都在不断减少,其中荒草沼泽 (芦苇沼泽) 湿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1987年荒草沼泽湿地占整个湿地地区的0.5%,但到2002年只占0.11%。表明近2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9.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体中铁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对铁的赋存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输出量产生影响。以湿地沼泽水体和稻田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前后铁的形态、迁移转化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地农田化后水体中可溶态总铁质量浓度下降16.9%;由于水体pH值的升高,Fe2+质量浓度下降56.3%,非溶解态酸性不稳定铁含量显著升高。沼泽水和稻田水在迁移过程中,铁均以络合态铁和酸性不稳定态铁2种形态迁移。沼泽水在迁移过程中Fe2+和络合态铁含量下降,酸性不稳定态铁含量升高,胶体态铁含量变化不大;稻田水在迁移过程中,络合态铁和酸性不稳定态铁含量下降,Fe2+和胶体态铁含量较稳定。2种水体铁形态的转化有较大差异:日间沼泽水中非溶解态的酸性不稳定态铁向可溶态铁转化;稻田水体可溶态铁向酸性不稳定态铁转化。 相似文献
40.
开都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IntroductionWetlands, forests and oceans are the three main ecosystems with the highest ecological valu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 2002, the annual production value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s per hect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