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523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馨尹  张宁 《气象科学》2021,41(3):304-313
利用2015-2016年全国PM2.5质量浓度站点资料及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风场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华北、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四川盆地主要城市在PM2.5污染下的近地面风场及其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地面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表现为负相关,低风速有利于PM...  相似文献   
992.
海—气感热输送在冷流降雪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志良 《海洋预报》1997,14(1):17-24
为了探讨海-气界面感热输送在冷流降雪形成中的作用,文中给出海-气界面感热通量密度公式及感热垂直涡动输送过程,最后给出西北冷流移经渤海面时海面输送给大气的总热量的计算公式。经分析并通过实例计算认为,海-气温差及冷气团在陆上时的稳定度是影响输送热量的多少、进而能否形成冷流降雪的重要因素;指出,渤海面向大气输送总热量在50j,cm-2以上或海表水温与冷空气入海前地面气温之差在115℃以上,胶东半岛产生冷流降雪的机率很大  相似文献   
993.
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演变与泥沙输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坚  蔡锋 《台湾海峡》2001,20(2):135-141
通过海岸地貌调查、沉积物分布、岸线对比、沿岸输沙率计算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海滩的演变特征,认为厦门岛东南部海岸的沿岸净输沙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东向西;黄厝湾中北部存在反向输沙。文中划分了中-强侵蚀海岸、中侵蚀海岸、中-弱侵蚀海岸、弱侵蚀海岸、弱淤积海岸和不确定海岸等6种类型。人工采沙是引起海岸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填海造地对胶洲湾污染物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胶洲湾为例,采用分步杂交法,在已建潮流场的基础上,建立胶洲湾海域二维变边界对流-扩散数值模拟,选COD为有机污染的指标因子,并视为保守元素,对不同的填海方案,造成胶州湾内COD浓度场的改变及污染物通量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并给出对污染物输运影响数值研究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95.
李强  张景发 《地震》2017,37(4):80-92
强地震发生后, 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快速有效地提供灾区可通行道路的状况可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部署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基于遥感图像的震害道路识别是遥感地震应急领域中的难点, 但对于地震应急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在总结分析地震前后道路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之后介绍了遥感震害道路评估工作流程, 重点阐述了遥感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方法, 然后综合分析了遥感道路提取在地震应急中的不足, 最后展望了未来遥感技术在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在风电场道路自动选线设计中,为了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减少施工工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线性规划(LP)模型的道路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三维GIS环境下顾及风电工程建设成本及道路线形设计规范的平面道路快速构建。以辽宁省杨树湾及陕西省定边两个风电场道路设计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选线基础上平均道路总长降低22%,平均道路挖填方量降低19%,最终获得建设成本最优及规范化修正的线路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法明显提升了道路设计自动化水平与能力,为道路要素自动提取和批量标准化出图奠定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及基于Huff模型修正的三步移动搜索法,以宁波市原海曙区的小学为案例,分别在步行模式、公共交通模式以及驾车模式下对该区所有小学的教育资源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海曙区的教育资源高可达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道路网络发达、学校规模较大以及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地区,低可达性区域主要分布于边缘地区;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可达性有明显差异,驾车出行方式可达性优于公共交通方式与步行方式;基于Huff模型修正的三步移动搜索法对步行模式下的可达性修正效果明显,对公共交通模式以及驾车模式的修正效果一般。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对促进海曙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目前自动制图综合方法在软件平台没有普及,电子地图仍以人工编制为主,Open Street Map(简称OSM)道路不适合作为标准地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应用在OSM道路网自动选取中的方法。根据多种常用的语义、几何、拓扑参数综合考虑道路网的重要性,并将该算法在系统平台中加以实现,以期为OSM道路网自动选取的精度提高和应用普及提供解决方案。实验结果与实际制图结果在形状结构上保持良好,精度为86.92%,相较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的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9.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空间级联系统比较与地理空间约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姣娥  杜德林  金凤君 《地理学报》2019,74(12):2482-2494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空间级联系统与城市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表达的级联体系结构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综合研究交通运输体系刻画的空间级联系统及克服单一交通方式的局限性,基于长途汽车、高铁和航班时刻表数据,比较分析了多元交通网络的空间级联体系结构及其表达的城市网络组织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地理空间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① 每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合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和行政范围内刻画和表达城市网络体系结构与城市联系,公路客运受省域行政范围约束,高铁联系具有廊道影响效应,航空运输体现全国和区域尺度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联系。② 从旅客直达视角分析,长途汽车与高铁的城际运输市场重叠最大,近年来长途汽车的运输市场受高铁影响明显。③ 地理空间是影响陆路交通运输和组织的重要约束因子,距离衰减效应明显;结合设施空间、行政空间和管理体制的作用,长途汽车和高铁运输在空间上形成分异的社区结构;航空运输由于具有超空间连接特性,既不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社区结构也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中国交通网战略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朝林  曹根榕 《地理科学》2019,39(6):865-873
以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和日本高速交通网与京阪都市圈联结带建设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变化新趋势,重点论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面向集聚性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布局问题。世界城市化正表现为3个特征,它们是: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发展,都市圈再繁荣,城市巨型化和巨型区出现。日本三大都市圈呈现两极分化发展,在围绕产业发展实施东京首都圈功能重组的同时,通过编制和实施新的国土发展计划,集中建设京阪都市圈联结带世界超级巨型区。2018年中国人口迈过峰值进入下降通道,然而国家城镇化进程还处在加速期,未来国家城镇体系将从现在的“三纵两横”发展为“四纵五横”发展轴。从整体上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尽管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需求进入平台阶段,但在国家战略地带和潜力增长区以及由于新技术发展还会让以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异彩纷呈。在未来一段时间,首先国家战略地带交通网需要加密布局,例如发展长江经济带大通道、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扇形网、粤港澳大湾区陆上通道、环首都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其次需要超前规划布局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如上海-苏州无人驾驶高速公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和北京冬奥会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同时,重视补齐交通基础设施拉动潜力增长区发展,尤其应关注东北地区东、西高速通道、山东外向高速交通互联互通和东北-山东互联互通。此外,乌鲁木齐-喀什、银川-兰州-西宁、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南宁-钦州、成都-拉萨、昆明-保山、银川-西安-武汉-南昌-福州-台北、合肥-南昌-赣州-广州等重要交通线规划布局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