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6篇
  免费   2487篇
  国内免费   2900篇
测绘学   1044篇
大气科学   5379篇
地球物理   2605篇
地质学   4699篇
海洋学   1141篇
天文学   218篇
综合类   936篇
自然地理   584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694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019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1038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1023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995篇
  2005年   915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71.
Strategies to mitigate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recognize that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can reduce the build-up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However, climate mitigation policies do not generally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in the land surface on the surface albedo, the fluxes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to the atmosphe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within the climate system. Changes in these components of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can affect the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climate. Given the goal of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all of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nd to work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ll climate system. Acknowledging the importance of land surface change as a component of climate change makes it more challenging to create a system of credits and debits wherein emission or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in the biosphere is equated with emission of carbon from fossil fuels. Recogni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human-caused changes in climate does not, however, weaken the importance of actions that would seek to minimize our disturbance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that would reduce societal and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272.
Some achievements on the inhomogeneity test of climatological data series and some correlative conclusions were described,from which we concluded that it was very necessary to test the homogeneity of the Chinese climatological data series.Many techniques on this field developed by foreign experts are suitable for Chinese climatological series,and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Chinese climatological data are the relocation of stations and the change of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273.
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均天 《气象》2003,29(4):32-36
200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受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别冬春夏初少雨连旱;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北方雨季偏早,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沙尘天气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登陆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个数接近常年;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多。  相似文献   
274.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位泰 《气象》2003,29(9):34-36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5.
提出一种城区人工地物变化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较简单方法进行变化检测,所检测出的变化都作为待选的变化;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从这些待选的变化中找出我们感兴趣的人工地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76.
李旭  袁重光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7,21(3):266-272
本文叙述了用多种方案对1991年夏主要发生在我国江苏、安徽两省的持续性多雨气候进行的跨季度预测试验研究的情况。试验用完全的海气耦合方案、大气模式并保持初始SSTA方案、考虑皮纳图博火山作用、模式系统误差订正以及它们的组合等进行,得到了比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77.
张耀存  钱永甫 《气象科学》1997,17(2):125-130
本文首先改进了陆地下垫面特征非均一性的次网格尺度参数化方法,然后利用三维地气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设计一系列值试验,研究了下垫面特征改变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了陆地表面特征变化对我国苏南附近地区夏季温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下垫面特征非均一作用的次网格尺度参数化方法对于改进数值模拟结果的质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78.
李晓燕 《气象》1997,23(4):20-23
1996年,全球平均气温低于1995年,但从总体上来讲,气候仍比常年偏暖,是80年代以来连续出现的第11个暖年。1995/1996年冬季,中高纬度地区经向环流旺盛,欧洲、北美东部出现异常冷冬,许多地区遇到数十年未见的风雪严寒;前几年的大范围持久干旱已大大减弱或完全解除,高温热浪的强度与范围也明显少于上年。而洪涝却十分频繁,各洲洪水不断,亚洲尤为严重。北大西洋飓风继去年达50年来最多之后,今年仍十分活跃。这些气候特点,可能与1995/1996年赤道太平洋大气状况由长达5年之久的暖位相特征转变为冷位相有关。  相似文献   
279.
广东中山晚更新世最早海侵层与水动型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山市珠海格力商业大厦场址钻孔表明,距今(45120±910)a海水已经侵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当时海平面约在-34.7m。沉积剖面及其比较研究表明,场区从晚更新世海侵以来是连续的滨海相沉积;场区还是晚更新世海侵以来差异构造运动显著的珠江三角洲(乃至东南沿海)地区地壳的一块“稳定小岛”。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滨海相沉积反映了渐进上升的实际水动型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280.
东亚冬季风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讨论了东亚冬季风和冷涌的演变特征,并与南亚作了对比,发现在东亚地区,冬季风演变主要表现为10月中旬经向环流的突变及9月初、11月中旬和1月末对流层低层温度的3次突变;而在南亚地区,经向环流的变化不如东亚地区明显,而且高层要先于低层变化,对流层低层温度存在2次突变。在整个冬季,东亚地区冷涌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南海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而西太平洋冷涌在1月份出现最高频率;南亚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但远小于东亚地区且衰减速度很快。另一个不同点是东亚地区的冷涌强度是往上衰减的,而南亚地区的冷涌强度则是往上增强的。这说明东亚冬季风和南亚冬季风的性质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