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2篇
  免费   2032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测绘学   1400篇
大气科学   775篇
地球物理   1597篇
地质学   3288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642篇
自然地理   1663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元古代晋宁期是会理-东川地区铜矿的主要成矿时期,成矿时间较长,跨越了新元古代坳拉槽回返褶皱封闭阶段(1000~900M a)和地幔上涌拉张阶段(900~740M a)。在坳拉槽回返褶皱封闭阶段,南北向挤压促进了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使成矿物质重新富集。坳拉槽地幔上涌拉张阶段,辉长岩的侵入是会理-东川坳拉槽伴随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重要岩浆事件。辉长岩的侵位为成矿元素的重新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强大的热动力,最终形成拉拉地区巨量金属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992.
西藏纳当地区石炭系永珠组主要为浅变质的砂板岩组合,断层和褶皱非常发育的特征。依据岩石和构造特征可以把区内永珠组分成上、中、下三段。永珠组形成于拉张的被动大陆边缘向裂谷转换的次深海环境,并于中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地震、测井、岩相等资料,对饶阳凹陷马西地区古近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10个三级层序。层序Ⅷ、Ⅸ、Ⅹ为河流层序,可划分为基准面上升体系域和基准面下降体系域;层序Ⅰ、Ⅱ、Ⅲ、Ⅳ、Ⅴ、Ⅵ和Ⅶ为湖泊层序,每个层序可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马西地区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的存在控制了砂体的展布、烃源岩的发育以及油气的运聚,因而对该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起控制作用。建立了隐蔽油气藏在不同体系域中的发育模式,并提出了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吐哈盆地鄯善地区岩性油气藏的油层砂体以中薄层为主,沉积体系控制砂体的展布,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在详细研究油气运聚规律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层位标定与解释、层序地层分析、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预测是本区有效的勘探方法。本文探讨了研究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预测问题,指出丘东生烃区是开辟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的接替区,温吉桑构造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鄯善地区中北部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在区。  相似文献   
995.
措勤地区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在西藏措勤地区主要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且坎-古昌-阿索断裂带和塔若错北-达瓦错南-秋措麦凹陷带断续分布。主要为一套磨拉石的紫红色碎屑岩,其沉积环境以扇三角洲和三角洲为主。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的前积层理指示了其进积方向,表明早期物源来自北部,而晚期来自南部的陆源物质增加。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的发育,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造山运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直线感知增强的边缘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视觉识别边缘的感知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感知增强的弱边缘的边缘提取算法。借鉴视觉的直线感知方式,针对弱边缘整体上呈直线分布的特点将其筛选出来,进行编组、连接和扩展。与Edison边缘提取算子的比较实验证明,本算法在对弱边缘的提取和虚假边缘的抑制上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97.
联合GPS与重力数据,反演给出了川滇地区(96°~106°E,20°~36°N)的活动块体运动速度和主要活动断裂的错动速率。受青藏块体的北东向推挤和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重力势能作用,川滇地区围绕着喜马拉雅东构造作顺时针旋转运动,造成川滇地区东侧断裂作左旋走滑运动,而西侧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鲜水河-夏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是区内最活跃的断裂带,其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12.1±0.6 mm/a,9.0±1.2mm/a,6.4±1.0 mm/a,6.0±1.2 mm/a和8.3±0.5 mm/a。龙行山断裂具有2.6±1.1 mm/a的右旋走滑和1.3±1.2 mm/a的挤压速率。反演结果表明,区内的地壳运动模式更趋向于“连续变形”假说。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中地物的几何特征和空间邻域信息,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几何和图论特征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并分析讨论了几何和图论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未利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4种典型地类,其分类结果也可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分层实现模型,并针对每个层次提出了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安全态势提取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的分层态势评估方法以及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态势的动态预测方法。经仿真实验验证,每个层次的实现方法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江苏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的异常标志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曾小苹等人提出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法,研究了江苏地磁台网1983~1997年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及其间台网内和网缘附近Ms4.6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江苏地磁台网分析预报的标志体系,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