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4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测绘学   795篇
大气科学   621篇
地球物理   1045篇
地质学   1667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239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104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 mining aims to discover a collection of Boolean spatial features, which are frequently located in close geographic proximity to each other. Existing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usually require users to specify two thresholds, i.e. the prevalence threshold for measuring the prevalence of candidate co‐location patterns and distance threshold to search the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However, these two thresholds a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n practice, and improper thresholds may lead to the misidentification of useful patterns and the incorrect reporting of meaningless patterns.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study overcomes this limitation. Initially, the prevalence of candidate co‐location patterns is measured statistically by using a significance test, and a non‐parametric model is developed to construct the null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Next, the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are explored at multi‐scales instead of single scale (or distance threshold) discovery. The validity of the co‐location patterns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time. Experiments on both synthetic and ecological datasets show that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are discovered correctly and completely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bjectivity in discovery of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规划公示信息的多层次公众认知需求,利用本体思想解析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构建有向图为框架的信息重构模型;设计模型要素的关系数据结构,实现基于图遍历的信息检索与语义表达算法。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2006~2020年)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很多施工区域的地形较为复杂,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改进常规测量方法外,同时需要更高效的仪器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震后四川省九寨沟县鲜浒沟地质灾害工程1:500地形测绘项目为例,介绍了超站仪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原理,结合施工区,讨论了其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对测量成果的重复性、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复杂地形测...  相似文献   
14.
用不变矩从机载激光扫描测高点云数据中重建规则房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不变矩的概念。结合实例,基于机载激光扫描测高的三维点云数据,用不变矩实现了规则房屋的模型重建。对不变矩重建房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在重力界面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arker-Oldenburg反演方法,分析了低通滤波器B(K)的不同阈值对位场分离的影响。分别采用小波变换和低通滤波对青藏高原地区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位场分解和莫霍面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地震资料作比较。结果表明,在重力位场分解中小波多尺度分解可以代替低通滤波器B(K),避免了阈值的选取。  相似文献   
16.
影像超分辨率重建是通过对多幅具有互补信息的低分辨率影像的处理,重建一幅高分辨率影像的技术,其在视频监控、医学诊断、遥感监测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以SPOT5和ADS40为例阐述了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遥感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处理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类小波基函数的构造及其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Shannon函数有很好的滤波性能,但向两端衰减速度缓慢;Gauss“窗”函数有很好的控制小波衰减的特性,但其低通滤波效果较差。根据这两个函数各自的优点构造了一类新的小波基函数,分别为满足低通的父小波和带通的一阶、二阶母小波,讨论了它们的正交性、完备性和紧支集性等性质,以GPS资料为例,分析其信号平滑和压缩效应、边缘效应和奇异点检测,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提供一种小波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根据四元数与直余弦矩阵的关系可以得到3种转换矩阵。充分分析了这3种转换方案所产生的误差。并在恒定角速率下对3种不同转换矩阵中漂移误差、不对称误差和刻度误差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3维重构可以由影像序列快捷方便地提取目标的3维几何信息。但3维重构的基础是多视几何理论,其计算是基于矩阵推导的非线性过程,故传统摄影测量理论难以用于评估其误差,本文提出一种3维重构精度的估计方法,采用矩阵分析方法,给出了评定重构精度的推导过程,并结合实验数据验证了精度估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低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博义  苏国中 《测绘科学》2016,41(8):138-143,133
针对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影响大比例尺测图精度的问题,该文探讨了低空航测生产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关键技术。通过选用宽角相机、低航高飞行、强化影像匹配、野外布设标志控制点、优选平差模型、精化测图操作等改进方式,以提高大比例尺航测精度;组建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系统,对提出的技术方法予以实现;最后给出了山西境内近30个县市建成区1∶500测绘生产实践的部分验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