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6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55篇 |
地质学 | 144篇 |
海洋学 | 6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01.
风险评估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减缓和适应战略的理论需求推动下发展出许多定量评估方法,完成了大量的评估工作。然而,已有研究在气候变化的风险构成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且评估方法论在整体上缺乏对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的集成分类。基于此,本文明晰气候变化风险构成,包括致险因子的危险性、承险体的暴露度与脆弱度及其相互关系,明晰了风险产生与变化逻辑。融合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特征,将气候变化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归纳为突发事件和渐变事件两类,并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最后,根据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现状和评估需求,从温升目标、脆弱性曲线、适应措施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02.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 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 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 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 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3.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a medium for a red-pigmented marine bacterium S-9801 strain (Flavobocterium sp.). In the first optimization step the influence of yeast extract, peptone,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on pigment produ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Pigment production wa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while other compon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second step the path of steepest ascent was used to approach the optimal region of the medium composition. In the third step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analysis. The optimized medium allowed pigment production (A 535-650) to be increased from 0.137 to 0.559, being 320% higher than the original medium. 相似文献
604.
重点介绍了隧道工程放射性监测所采用的标准、监测对象、仪器、方法和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对异常放射性的处理措施,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5.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employing the three‐level Box–Behnken factorial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biosorption of Ag(I) by the macrofungus Pleurotus platypus. The initial Ag(I) concentration (100–300 mg/L), pH (3.0–9.0), and biomass dosage (1.0–5.0 g/L) were chosen as the process variabl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value (0.99), model F value (234.18), and its low p‐value (F < 0.0001) along with the lower value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2.44%) indicated the fitness of response surface quadratic model during the present study. At the optimum pH (6.0),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 (220 mg/L), and biomass dosage (3.0 g/L), the model predicted 46.7 mg/g Ag(I) uptake and an experimental 46.77 mg/g Ag(I) uptake by P. platypus was obtaine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Ag(I) sorption by P. platypus using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employing RSM which may be helpful towards th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effluent containing silver. 相似文献
606.
土壤风力侵蚀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土壤风蚀实质上是土壤颗粒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自然过程,它包含了土壤夹带起沙、空间输移及沉降淀积等三个阶段。风蚀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对土壤风蚀的范围、强度及数量进行监测、评价以及预测预报。为此,科学家在断面尺度、地块(图斑)尺度以及区域尺度上,以年、月、日、小时等时间尺度展开了研究。当前的风蚀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实验室和野外风洞实验研究、野外观测与网络监测、风蚀评价以及风蚀估算与过程模拟研究等。实验室和野外风洞实验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风蚀的基本过程;而网络监测数据对于实现风蚀研究从局部到整体的尺度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在风蚀评价方面,对风蚀发源地的风蚀评价研究卓有成效,但针对风蚀物运移过程及沉降过程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在风蚀估算和过程模拟方面,一些模型或应用系统已经在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要将这些模型和系统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做进一步推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遥感和GIS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尺度的风蚀研究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并贯穿了风蚀研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07.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概念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从中发现,与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的要求相比,已有的研究方法都不能满足实际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尝试应用土壤中矿物组成和化学元素间固有的相关关系来确定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8.
介绍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思路、特点、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在安宁河流域调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09.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蓝碳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都已开发了蓝碳碳汇项目或可用于蓝碳碳汇项目的方法学,并开发了多个CDM、VCS和Plan Vivo Standard认证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我国已成功开发并交易了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并且将继续推动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但我国在碳汇项目开发上存在项目规模小、证明项目额外性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蓝碳资源管理机构作为碳减排量所有者和交易主体自主支配碳汇收益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此,建议可通过加强营造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或购买项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