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 velopment on a provincial scale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data from 124 countries or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31 provinces or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applying improved methods using the quadrant map approac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31 province-level re- gions fall into six categories: only one region is in the category of sharp over-urbanization, 3 regions are in medium over-urbanization, 11 slight over-urbanization, 8 basic coordination, one medium under-urbanization, and seven slight under-urbanization. (2) There are signifi- 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a provincial scal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3) The provinc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re mainly over-urbanized,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mainly under-urbanized.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imilar to the Matthew effect. Hence, two important insights are proposed. First, the phenomenon of over-urbanization in some developed regions should be viewed with some concern and vigi- lance. Second, urbanization needs to be speeded up moderate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相似文献   
82.
刘克俊 《气象》1997,23(11):14-17
结合中国气象局9210工程陕西省级站的设备安装,介绍了省级气象业务信息控制中心VSAT小站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83.
中国省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地区专业化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微恒  朱会义 《地理学报》2017,72(2):269-278
中国农地利用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不足被认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观念主要来自于定性分析和经验总结,缺乏针对两者关系的实证检验。本文采用赫芬达尔专业化指数,利用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数据,在省域尺度上检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地区专业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既不是地区专业化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空间维度上,规模越大的地区,其专业化水平并非越高,各年份两变量的秩相关系数均很小;时间维度上,随着规模的上升(或下降),其专业化水平不一定随之上升(或下降),29个省域样本中仅有12个省区两变量的时间序列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仅对部分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有一定影响且与区域优势作物类型有关。结果表明,仅依靠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并不能有效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要提高中国农地利用专业化水平必须寻找其他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模式及其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哲  申玉铭  曾春水 《地理研究》2018,37(6):1223-1237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适宜的科技创新模式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Theil指数对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水平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法将其分别归为相同的5个等级。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组合,得出投入产出协调型、投入领先型与产出领先型3个科技创新类型及其子类。最后,利用多阶段DEA模型,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角度,将科技创新模式划分为混合驱动型、创新平台驱动型、人力与资本驱动型和人力驱动型四类;从科技创新产出的角度,划分为经济创新导向型、知识与经济创新导向型和知识创新导向型三类模式。对比发现,中国科技创新模式与科技创新类型的时空演变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未来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任务。为了提高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的效率,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流程、数据版本的质检框架体系,设计实现了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灵活配置与方便使用的质检框架,集中管理质检规则,灵活制定质检方案,以适应不同年度质检规则变化。通过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的应用,证明该系统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省区城市化水平等级图编制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一般省区城市化水平等级制图中,大多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一指标反映城市化水平。本文探讨了使用多种城市化指标因子设计编制这种地图的新的思路和方法,着重论述了城市化因子的选取和城市化水平指数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87.
程雄  刘明川  肖莹  李昭 《测绘通报》2019,(4):107-110
我国已经发布的省级地理国情公报在表达内容上与全国公报进行了衔接,采用文字、表格及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相结合的形式,以全省的视角客观、概括地描述了基本地理省情,有的省还将重要地理省情细化到了下辖地市,但总体来说内容不够丰富。本文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图件设计为例,探讨了省级公报的内容和表达方法设计,以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公众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相似文献   
88.
张良  戴特奇 《地理科学》2011,31(1):49-54
行政单元对经济活动的边界效应是经济地理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反应了行政主体对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中国227个城市节点的铁路交通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25个省级行政单元的边界对交通联系的影响,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客货流空间的集中化与分散化力量并存。进一步考察了空间相互作用变化背后可能的驱动因子。在中心城市吸引力扩张的影响下,铁路客流空间发生明显的重组,边界效应普遍削弱;而技术进步和地方政府的竞争使得集装箱货流空间的变化则比较复杂,甚至有约一半省份的边界效应增强了。最后分析了省界效应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对区域与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中国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俊  周春山  许学强 《地理研究》2014,33(12):2299-2311
从金融服务的渗透度、使用度、效用度、承受度四个维度构建金融排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分别测算了2004年和2012年中国金融排斥指数;运用分层聚类法将中国省际金融排斥度划分为四个大类和六个亚类,并结合ArcGIS对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可将中国金融排斥程度划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四大类型;② 总体特征上,中国金融排斥程度高、地区差异大,形成东部地区明显低于中西部的空间格局;③ 通过两个时间断面比较发现,中国金融排斥程度平均水平略有增加,但总体稳定;④ 金融排斥四维度的省际空间差异大,且对金融排斥总体水平影响程度不一;⑤ 中国金融排斥度省际差异受城市化水平、地区收入水平、人口密度、政府经济行为、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政府管制、发展微观金融是降低金融排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运用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可视化等方法,对比研究1997-2013年中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客流省份分布动态特征。研究表明:① 京沪粤极化减弱,中西部新兴增长极崛起,区域差异趋于缩小。② 客流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近程市场客流分布较远程集中。③ 欧洲市场局部空间结构最简单,东南亚最复杂;日韩市场受时空依赖影响最小,北美洲最大,东南亚次之;江浙沪间客流增长的时空依赖效应以溢出为主;而京粤对邻域以极化为主;中西部旅游欠发达省份局部空间结构稳定,增长缓慢。④ 国际旅游发展以省份间协同增长为主,局部空间竞合态势不同。⑤ 客流分布空间凝聚强,省份市场地位相对稳定;时空变迁概率因区域、市场而异。应打破行政壁垒,发挥空间溢出效应,促进要素流通;欠发达省份既要加强区域合作,也要不断自我完善;壮大中西部新兴旅游增长极;加大远程市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