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2004和2008年福建省各区县私营企业密度为指标变量,以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金门县除外),借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GIS技术,通过构造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关联的角度探讨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异质性、相似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私营经济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双核心”模式,即闽南三角核心和闽江口核心;在私营经济发展格局的动态变化方面,福建私营经济发展东西差距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不断加剧;探析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发现,福建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积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度以及区域交通便捷度是塑造私营经济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以2004和2008年福建省各区县私营企业密度为指标变量,以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金门县除外),借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GIS技术,通过构造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关联的角度探讨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异质性、相似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  相似文献   
63.
区位理论研究长期忽视作为企业基本属性的注册地址并将其与企业实体位置混淆的做法给区位理论带来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回顾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有限研究,阐述注册地址作为新区位主体、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分离现象以及该现象背景下区位分析的新逻辑等内容。研究表明:注册地址是企业法律关系缔结和实现的基点,具有虚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其区位主要受税收政策等制度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发展前景,并影响地区的财政收入、形象等。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的分离现象已较为普遍,注册地址分布在自贸区、开发区等具有政策优势的各类经济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比例高于企业实体。该现象尽管使企业可以兼顾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市场活力,但对地区发展、政府部门监管以及企业自身也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存在分离现象促使传统“企业”的一元区位体系调整为“企业实体-注册地址”的二元区位体系,而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之间的“黏力”使得未来区位理论研究不仅要辨析区位主体是企业实体还是注册地址,而且在分析区位影响、区位因子、区位迁移等内容时要区分两者的位置关系(重合或分离),意识到不同关系下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4.
大连市气象局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安全网络的要求,利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与设备,针对大连市气象局局域网在网络结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网络系统改造方案及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网络改造方案中采用子网划分技术重新规划网络结构,实现子网划分;针对可能存在的内、外部网络攻击,部署了多层次防线,对边界防毒和应用服务器防毒及客户端防毒均作了相应的部署。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技术、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网关防毒产品、防火墙技术和物理隔离等多种专业网络安全产品,构建整体安全网络系统。实施后表明:网络安全得到保障,网络通信质量显著提高,达到了建设安全、畅通、高速局域网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MODELS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MULTI-PLANTENT ERPRISES FeiHongping(费洪平)(DepartmentofGeoandOcean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  相似文献   
66.
Recently, a number of “Payment for Watershed Services” programs have aimed to engage private landowners in watershed stewardship initiatives by offering 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adopting watershed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However, a growing field of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inancial incentives alone may be of limited utility to encourage widespread and long-standing behavior change, and other policy tools may be requir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attitudes may influence enrollment in watershed stewardship programs to shed light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capacity building, and symbolic policy tools. We distributed a questionnaire to rural landowners in the Clackamas River watershed, OR, and received 281 valid responses (29% response rate). We found that attitudes associated with trust, 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technical capacity played more fundamental roles compared with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We interpret these findings by evaluating the likely efficacy of various policy tools, and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engaging landowners by building capacity and trust.  相似文献   
67.
基于POI的北京物流业区位特征与分异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物流节点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空间的核心载体和组织主体,其区位特征和分异机制识别对优化城市物流空间布局、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有重要意义。2014年12月基于腾讯在线地图平台,采集了北京市4396个物流POI。采用产业集中度评价、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刻画了北京物流空间格局,阐明了类型差异、供需侧因素与区位选择行为的微观作用机理,揭示了交通、地租、资产对空间分异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① 物流企业和物流节点呈现协同集聚和空间分离相结合的区位特征;物流活动总体呈现“中心边缘、近郊和远郊交错”的空间格局,与物流就业空间耦合度低。② 由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构成的公共物流空间是政府引导的结果,由服务于特定行业和终端用户的配送中心构成的末端物流空间多为企业主导,两者区位分异显著。③ 在物流区位形成过程中,政府通过规划交通线路和货运场站改变交通区位条件,配置物流仓储用地影响不同区域物流地租和可得性,进而调控企业行为并形成物流空间的类型与职能分异;企业则通过资产配置的差异化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并形成物流空间的对象分异。  相似文献   
68.
震后企业停产减产损失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停产减产损失是地震间接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唐山地震的震害资料,提出了地震破坏后一个地区或城市因停产和减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个估计方法,为估计地城的时间损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此法广泛适用于震后经济损失估计和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69.
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河南省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实施不力,企业自主开发不高,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即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家素质,加大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70.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甘肃乡镇企业产业优选的客观约束,根据产业优选基准,确立了本省乡镇企业优势产业序列的一般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