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836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4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1.
针对大规模、复杂的地类环境下,土地利用分类快速提取改进传统单一监督分类方法精度低等不足,以大连市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区,采用"分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并用内部与外部精度评价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处理"方法精度明显优于单一监督分类方法的精度,并且能快速分类,提高工作效率,对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912.
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标靶的重复扫描测量精度,得出其内符合精度优于1 mm,精度并没有随着扫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采用一种基于激光空间分布拓扑关系的方法来分别评价高程精度和平面位置精度,从数据统计来看,平面位置内符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13.
水准测量传递高程适合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如果地形复杂通视条件差,水准法就会受到限制。在武咸铁路勘测中,采用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通过同时对向观测,消除或减弱了大气折光、仪器高量取误等误差的影响,达到了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证明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代替二等水准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4.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要求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各地原有成果坐标系多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为使两个坐标系下成果相互转换简便充分,转换参数求解方便,将转换模型推理归纳得出新的参数,为坐标转换程序编写提供便利,同时提高转化精度。  相似文献   
915.
陈凤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121-122,126,13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日趋迫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地理信息之一,并随着ADS 40推扫式数字传感器的推广在摄影测量界备受关注。文章以某地区的ADS 40影像数据为例,基于CIPS进行了DEM匹配的实验研究与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916.
竣工测量为规划验收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精度要求较高,测量内容与普通测量有所不同。本文首先介绍了竣工测量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管理、外业测绘、资料整理、成果检查等方面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同时,介绍了竣工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7.
随着国产卫星的广泛应用,快速、高精度的纠正其影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控制点影像库,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遥感影像几何纠正子系统"对国产卫星影像进行纠正,针对其纠正结果,利用控制点影像精度评价、线划图套合等方式进行精度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18.
针对浮船坞标校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 GPS进行标校的新方法.该方法可连续获取被试设备位置信息,从中挑取与被试设备自身测量同历元的 GPS数据进行方位标数据解算,然后与设备测得的数据进行比对,可有效提高浮船坞标校精度.从而解决了动态标校的实时性、一致性和准确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19.
为分析不同蒸散发模型在新疆喀什地区的适用性,结合国内常用两种蒸散发计算方法,应用区域实测蒸发数据,按照年、月、季三个时间尺度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适用性和精度。结果表明:VIC模型在年尺度上适用性好于P-M模型,但在夏季和秋季尺度上,P-M模型好于VIC模型,各模型在夏季蒸发计算上好于其他季节。研究成果对于喀什地区蒸发计算提供重要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20.
中国历史耕地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开发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正在影响自然环境的许多方面,中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广泛而强烈,对认识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与区域环境变化具有代表性。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录的中国历史耕地变化定量重建和耕地开发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结论包括: (1)中国在历史耕地变化重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数据源包括田亩、税赋、人口等与耕地数量相关的数值记录,考古遗址点、聚落、路网、行政建制等与农业活动相关的信息,有关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的描述性记录等三大类。 (2)对全国尺度的耕地面积推断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过去1000年以来已重建了省(路)域的垦殖率,过去300年基于历史记录重建的东北、华北等区域垦殖率的分辨率已到县,在重建基础上利用分配模型获得的过去300年格网化垦殖率的分辨率可达10 km×10 km甚至1 km×1 km。相比于当前广泛使用的国际数据集,这些区域定量重建结果更为准确。(3)历史时期中国耕地的3次大规模扩张分别主要出现在西汉、两宋和清中叶,与此相对应,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从北方地区扩展到南方地区,从平原低地扩展到低山丘陵、深山地区;过去300年耕地变化导致了碳排放的增加和可辨识的区域气候变化。未来中国的历史耕地变化重建及其对环境影响研究,应与国际过去土地利用/覆盖研究衔接,研究重点为延长历史耕地重建时限、提高重建单元的空间分辨率和改进耕地格网化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