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同时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技术手段,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展阶段(高原发育期),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现代水系峡谷、纵向岭谷和垂向气候形成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通道阻隔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  相似文献   
103.
为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的卫星遥感研究,须建立时间序列完整的空间型遥感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模分析,可以有效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其中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为探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研究的方法论,采用陆地卫星TM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区域组合、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探讨了灞河流域岩溶特征、CO2估算方法和CO2吸收量。观测资料表明,灞河流 域河水中pH值在冬春季高,夏秋季低,而HCO3含量通常与pH相反。河水和黄土地下水中 pH值、HCO3等化学成分含量与北方南部石灰岩区岩溶水基本相同,表明该区现代岩溶作用 明显,黄土地层也在不断吸收CO2,并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雨水富含CO2,其中约有 82%的CO2被岩溶过程吸收,18%左右的随河水流失。根据一个流域CO2输入量和输出量,可 以计算岩溶过程中 CO2吸收量。计算表明,灞河流域现代岩溶过程中每年吸收的 CO2约为5632.8t。  相似文献   
105.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Lob Trees in the Wilderness . Clifford and Isabel Ahlgren . Satellit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 T. D. Allan , ed. Sunbelt Cities: Politics and Growth Since World War II . Richard M. Bernard and Bradley R. Rice , eds. Legacy of Minneapolis: Preservation Amid Change . John R. Borchert , David Gebhard , David Lanegran , and Judith A. Martin . Bloomington, MN: Preparing a Historic Preservation Ordinance. Richard J. Roddewig . The Mountains of Northeastern Tasmania, A Study of Alpine Geomorphology . Nel Caine . Introductory Cartography . John Campbell . Englewood Cliffs, NJ: Changing Climate . Manual of Remote Sensing, Second Edition . 2 Vols. Robert N. Colwell , ed.-in-chief; David S. Simonett and John E. Estes , vol. eds. Remote Sensing in Meteorology, Oceanography and Hydrology . A. P. Cracknell , e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 Mark L. Davison . Environmental Karst . Percy H. Dougherty , ed. The Urban Environment . Ian Douglas . Geomorphology of Europe . Clifford Embleton , ed.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 Asia . B. H. Farmer . Great Geological Controversies . A. Hallam .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In Whose Backyard? Michalann Harthill , ed. Energy for Subsistence . Margaret Haswell . Perspective on Ratzel's Political Geography . James M. Hunter . Economic Deposits 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 . Charles S. Hutchison . Energy Risk Assessment . Herbert Inhaber .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 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 . Climate and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Their Interactions . Jill Jäger . Dilemmas in Regional Policy . Antoni Kuklinski and J. G. Lambooy , eds. California Farmland: A History of Large Agricultural Landholdings . Ellen Liebman .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New Land Settlement in Latin America . Jacob O. Maos . Dark Continent: Africa as Seen by Americans . Michael McCarthy . Westport, CT: Climatology: An Introduction . John E. Oliver and John J. Hidore . Columbus, OH: The Geography of Warfare . Patrick O'Sullivan and Jesse W. Miller . The Expanding City. 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 Jean Gottmann . John Patten , ed. Scotland's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st 30,000 Years . Robert J. Price . Integrated Urban Models . S. H. Putman .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Red or Green Alternatives? Michael Redclift .  相似文献   
106.
电子废物跨境转移近年来开始引起国际经济地理学者关注,其中折射了全球生产网络中污染控制与市场化再生利用之间的治理矛盾和价值冲突。中国在规范电子废物管理的过程中,采纳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逐渐形成生产者缴纳政府基金,基金补贴正规处理厂,正规处理厂再通过市场采购方式从非正式的回收渠道收集电子废物的分工格局。这一格局杂合了巴塞尔公约的属地化管理机制和地区贸易的市场化机制,反映了政府在规制复杂产品环境问题中所面临的两难。本文在多年参与式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109家正规处理厂实际回收废弃家电产品的数量,采用威尔逊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估算了全国非正式回收渠道内的废旧家电产品地区间流动格局,并结合处理厂问卷调查对比了实际流向与理论模型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由于非正式回收渠道的竞争性所导致的废旧家电跨省流动占到全国正规渠道电子废物回收总量的1/3以上,这与电子废物处理设施省级属地化管理,主要满足本省产生的电子废物处理需求的规划初衷有较大出入。为此本文探讨了这种规划目标与市场流动之间发生错位的内在原因,指出当前电子废物管理重点应该从围绕处理设施的管理控制转向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7.
郭仁忠  应申 《测绘学报》2017,46(10):1274-1283
在ICT技术推动下,地图学的发展迎来空前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地图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转变,深入分析传统地图学的限制——物理空间的传统约束,面向现代地图的形式松散化,从现实与虚拟、外表与内里、纸质与电子等8个方面论述现代地图学信息空间的数字自由,并针对数字时代和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和需求,拓展地图学框架,同化新兴元素,推动地图学复兴。  相似文献   
108.
基于POI的北京物流业区位特征与分异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物流节点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空间的核心载体和组织主体,其区位特征和分异机制识别对优化城市物流空间布局、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有重要意义。2014年12月基于腾讯在线地图平台,采集了北京市4396个物流POI。采用产业集中度评价、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刻画了北京物流空间格局,阐明了类型差异、供需侧因素与区位选择行为的微观作用机理,揭示了交通、地租、资产对空间分异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① 物流企业和物流节点呈现协同集聚和空间分离相结合的区位特征;物流活动总体呈现“中心边缘、近郊和远郊交错”的空间格局,与物流就业空间耦合度低。② 由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构成的公共物流空间是政府引导的结果,由服务于特定行业和终端用户的配送中心构成的末端物流空间多为企业主导,两者区位分异显著。③ 在物流区位形成过程中,政府通过规划交通线路和货运场站改变交通区位条件,配置物流仓储用地影响不同区域物流地租和可得性,进而调控企业行为并形成物流空间的类型与职能分异;企业则通过资产配置的差异化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并形成物流空间的对象分异。  相似文献   
109.
运用1个样/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样/(100~1000)km2、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通过对Sb、As、Ag、Pb、Sn、Na2O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W的地球化学特征在不同采样密度间的信息传递,证明了用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采集的泛滥平原沉积物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0.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生  霍达  许强 《海洋与湖沼》2016,47(6):1069-1074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海洋牧场既能养护渔业资源,又能修复生态环境。本文论述了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建设技术缺乏标准化、承载力评估缺乏模型化、建设理念缺乏生态化、管理缺乏信息化等问题,探讨了现代海洋牧场相关理念及分类模式。针对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陆海统筹现代海洋牧场亟待解决的技术先导和"四化"突破(工程化、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