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41篇
测绘学   552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598篇
地质学   990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3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李斐  刘崇兵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06):835-841
论述了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中分别对应的正常重力场源的构成、物理与几何上的意义以及对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了论述 ,分析了同源性研究在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相互结合以及定量描述地球内部密度分布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给出了同源性分析可遵循的途径及其所应满足的条件与约束 .最后 ,以正常椭球的扁率变化率具有最小模为约束 ,应用PREM模型 (PreliminaryReferenceEarthModel)密度为大地测量中正常椭球赋值 ,其结果以正常椭球的内部扁率的多项式表达式给出 .  相似文献   
972.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杨家沟、戴家沟小流域为案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三峡库区小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功能降低、生态农业发展滞后等实际问题,在技术和模式层面探讨了山地小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以水土保持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应立足资源和环境本底,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农业技术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做文章,最终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在山地小区域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人地关系,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73.
岩质边坡发生滑动不仅与其坡体结构、构造发育有关,还与外界动力因素相关。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的MS6.5地震造成多处大型滑坡及特大型滑坡,而同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中却只造成了中小型滑坡。为了查明鲁甸地震造成大型滑坡的主要原因,本文以2014年鲁甸地震诱发的红石岩特大型滑坡为例,利用颗粒流PFC2D离散元软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采用软硬两种平行黏结模型解决拉压比失真的问题,分析层理、坡顶卸荷裂隙、潜在滑动面、坡体风化裂隙、地震等各因素作用下的滑坡成因和破坏模式。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和坡体裂纹发展情况,探讨了地震诱发红石岩滑坡的破坏模式以及影响红石岩滑坡规模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红石岩发生特大规模滑坡的原因为深部滑动面的形成;而深部滑动面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自身由上而下的'硬-软-硬’结构的影响;红石岩特大型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可以概括为:中部软岩和边坡浅表破坏-硬岩悬空-剪切带的形成-大规模崩滑-堆积。本文的研究对地震诱发含软弱夹层反倾岩质滑坡灾害的预防、评估及治理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4.
胡田飞  杜升涛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1100-1107
类土质边坡是一种既受岩土体强度控制,又具有显著地质结构面效应的边坡类型,其滑坡机制和塌滑区分布规律区别于一般的岩质和土质边坡。以偏应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归纳了通过数值分析法预测类土质边坡松动区范围的方法。以某路堑边坡为案例,采用FLAC3D计算了该边坡在开挖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状态,并基于软件内嵌的FISH语言编制了偏应力的后处理程序。结果表明:在开挖卸荷和岩土强度降低的作用下,新生和原始的偏应力等值线会出现增减交叉、分离、重合及梯度突变等现象,并可以反映结构面的响应特征及其对变形的影响,结合塑性区、位移场及施工记录,就可以预测松动区范围和潜在的变形破坏模式。案例边坡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偏应力场在处于地应力驱动的弹性卸荷状态时会减小,之后由于重力势能的转化作用会增大,进入塑性破坏的非线性卸荷阶段时则显著减小,大变形和滑坡发生后还会出现明显的增减分区现象。相应地,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先后表现为卸荷回弹、裂缝扩展与浅表层溜坍,降雨工况时发生沿全强风化交界面的顺倾滑塌,达到整体饱和状态后进而产生深层的圆弧型滑坡。  相似文献   
975.
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胜  韩静艳  周敏  蔡勇  韩宗伟  黎贝 《地理研究》2018,37(9):1704-1713
城市调蓄用地总量减少、泄洪网络被建设用地割裂、汇流用地与建设用地重叠等是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在产流源头、产流途径以及汇流地三个层面,充分利用原有自然雨洪调蓄系统,建立能够消纳极端暴雨水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基于地形数据、水文气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CS水文模型,模拟极端降雨的雨洪淹没区和雨洪廊道,并建立雨洪安全格局。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结合模型模拟确定苏圫垸低影响开发设施位置及规模,即开发后应保留雨洪斑块面积228.2 hm2,控制水量107.5万m3,雨洪廊道面积51.5 hm2,控制水量10.1万m3。可为探索基于极端气候下内涝防控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6.
王丽娟  刘莉  叶得明 《干旱区地理》2013,36(6):1170-1176
基于200家肉羊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从养殖户户主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养羊投入和政府扶持4个方面分析了肉羊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养殖户角度来看,政府扶持和生产经营特征是影响养殖户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扶持中政府补贴、协会合作社的建立对养殖户组织模式的选择影响作用最大;生产经营特征中饲养规模、养殖收入、销售方式的影响作用次之。养殖户户主特征中的文化程度和养羊投入中种羊来源、饲草料供给、劳动力投入的影响显著水平较低,影响作用较小,其余的因素对养殖户的选择行为没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77.
欠发达地区发展小企业集群的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主要做法可归纳为:大力发展贴近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要求的小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大力发展体现区位环境优势的小企业集群;大力发展提升本地产业结构水平的技术密集型的小企业集群;大力发展与区域内大中型国有企业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  相似文献   
978.
ABSTRACT

Rooted in the philosophy of point- and segment-based approaches for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of trajectories, the measures that researchers hav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s (1) are incomparable across approaches, hence slowing the progress in the field and (2) do not provide insight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new error measur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measure how well a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model performs. The error measures introduced are based on aligning multiple inferred continuous intervals to ground truth intervals, and measure the cardinality of the alignment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aligned segments. The utility of this new way of computing errors is shown by evaluating the segmentation of three generic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approaches (implicit, explicit–holistic, and explicit–consensus-based transport mode segmentation),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in a thick client architecture. Empirical evaluations on a large real-word data set reveal the superiority of explicit–consensus-based transport mode segmentation,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xplicit modeling of segments and transitions, which allows for a meaningfu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learning task.  相似文献   
979.
Correlated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and demand for food over recent decades have caused remarkable changes in cropland area globally. Utilizing the latest data product provided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this paper analyzes annual trend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cropland area and discusses cropland conversion, losses, and increases globally between 1992 and 2015 at a 300 m re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area of cropland increased rapidly between 1992 and 2004, more slowly between 2004 and 2012, and began to decrease gradually since 2012. First, an increasing trend in cropland area has been maintained solely in Africa; all other reg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ing trends in later periods despite different transition points and change rates. A reduction in cropland area frequently emerged earlier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Second, increase rates in cropland area have largely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 while the overall rate of loss ha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Hotspot areas of global cropland increas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around the edge of the Amazon forest, Eurasian Steppe, and Sahara Desert. These hotspot areas of global cropland loss shifted from Europe to Asia while built-up areas have expanded at the expense of cropland.  相似文献   
980.
本文给出了太阳黑子高年冬季跨电离层赤道异常区传播试验的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经过分类研究,指出了有一类双回波区组合型P ′(f)返回散射电离图是一种新的形态.通过射线追踪合成技术分析,表明了这类型实验返回散射电离图是沿探测路径存在双峰电子浓度分布的反映,时序电离图的变化特征显示了赤道异常区的电子浓度变化规律,因而证明了高频返回散射技术在研究赤道异常区电离层峰运动的可能性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