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49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10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1.
《Urban geography》2013,34(1):72-92
Different perspectives have been offered to explain ethnic labor market concentrations. In most studies, however, residential places are seldom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Using data from 5% Public Used Microdata Samples in 2000, this case study of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reveals that the robust growth of the new economy is dramatically segmenting the geography of employment and thereby the spatial division of labor in each ethnic group. Living arrangements, such as central-city residence and living in coethnic-concentrated-PUMAs,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niche employment for most racial/ethnic group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human capital and certain local context factors. However, there is a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person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location factor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living arrangements can provide a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networking, and ethnic recourses interact with macroeconomic trends, and thus carve out local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across the urban space.  相似文献   
912.
小样本数据下安徽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马林  徐龙  王舒鸿  张琳玲 《地理研究》2013,32(8):1402-1410
作为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如果彼此协调,就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各省份情况概莫能外。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计量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0 年的经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出该省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度;然后利用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外推预测;进而给出"十二五"期间实现安徽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当地政府在制定相应公共政策时,应对本地区经济—环境系统影响较大的因子予以格外关注,同时要避免地区之间争夺区域外投资的恶性竞争,否则将不利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13.
芦苇是一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植物,素有"第二森林"之称,用途广泛,生产潜力巨大,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分析苇田生态循环经济的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苇田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14.
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与大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基于西北河湟谷地城市密集区完整的经济地理区域,提出了建立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的构想,并从区域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从而推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深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于受地缘、人缘、政府宏观调控、跨国公司产业配置、国际分工、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等因素影响,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国内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2004—2008年连续5年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比较得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916.
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采用有关数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福建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总体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是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缩小速度缓慢,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国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内变化在一般呈现出"三峰"型特点,入境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内变化表现比较平稳。②福建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极化现象严重,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一定的分异性,厦门市和福州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最后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17.
基于空间邻接关系,定义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的相对距离,通过各地上市公司数量及各地与资本市场中心相对距离的数量分析,揭示资本市场空间配置对各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影响,指出资本市场中心对各地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距离衰减现象,我国两个资本市场中心分布对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本市场中心位置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18.
李娜  石敏俊  袁永娜 《地理学报》2010,65(12):1569-1580
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919.
1949—2007年新疆绿洲经济分布格局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新疆绿洲经济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以1949—2007年87个县市人均GDP数据为资料,运用空间概率模型和ArcGIS技术,分析了1949—1978年、1978—1990年、1990—2007年3个阶段新疆绿洲经济分布格局时空演变规律。首先根据人均GDP,把全疆县市分为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4类经济发展类型,运用马尔科夫链转移矩阵求出新疆各县市在3个阶段转移概率,用ArcGIS把3个阶段空间转移格局可视化。其次构建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不同背景区域对4类经济发展类型空间转移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①1949—2007年间,以县市为单位的新疆绿洲经济格局空间分布发生了“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高水平和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非常明显,主要动力是新疆绿洲主导经济由原来的农牧业转变成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行政、交通为主的第三产业。②4类经济发展类型在3个阶段转移方向不同,计划经济期间表现出中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向上转移,区域均衡发展政策起到强大作用。在市场经济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区域倾向于“俱乐部趋同”,市场“极化”作用明显。区域转移强度不同,相邻层次水平区域转移明显,“跨层次”转移较弱。③绿洲背景区域作用具有选择性和时效性,在计划经济时期,区域背景对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区域保持原状态起到阻碍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对高水平、低水平区域保持原水平起到推动作用,其他规律性不明显。④绿洲经济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转移较小,稳定性强,“负马太效应”显著;高水平经济发展类型稳定性差,在不同阶段均发生15%左右的向下转移,表现出经济的脆弱性和低级性。  相似文献   
920.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汪德根  陈田 《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揭示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② 省内差异对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比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东部地带省间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③ 东部地带部分旅游业发达省份的省内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中西部地带省内差异明显的省份较多,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表现为"双核"模式或"单核"模式,但因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全国的比重普遍较低,因此中西部省内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不高。④ 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