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胡伟平 《热带地理》2003,23(3):284-288
对城镇群体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城镇群体是具有个体、种群、群落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由"人"与"地" 二元构素组成的复杂"人-地"生态系统.据此阐述了城镇群体按照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与二元构素划分的空间关系基本类型.分析了集聚与扩散、增长与演替、遗传与突变(应激)、共生与竞争、寄生(绞杀)与袭夺等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行为方式.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进行了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区域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2.
5000 a BP以来辽西地区环境灾害事件与人地关系演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依据辽西地区牧场泥炭层中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 并通过对辽西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 5000 a BP来的环境恶化可分为4个灾变过程: 即5000~4400 a BP 寒冷事件、2700 a BP左右寒冷事件、辽金时代的农业开发以及明清战乱.前两个过程与全球性的气候波动同步, 并对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两个过程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因素造成的, 同时也叠加了自然因素.目前区域内的环境恶化主要是由后两个过程引起的.  相似文献   
63.
中国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欧阳晓  朱翔 《地理学报》2020,75(3):571-588
认识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特征、扩张质量及景观生态效应等综合信息将有助于城市群空间高质量发展规划与决策。选取10个不同发育等级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指数、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差异指数、景观扩张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1990—2015年期间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及景观生态效应,并构建人口、经济与城市用地协同发展指数,据此分析城市用地扩张中“人—地”关系协同程度。结果表明:① 1990—2015年,各个城市群城市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建成区的范围不断扩大,扩张强度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2010年之前成熟型城市群的扩张强度最高,2010年之后培育型城市群成为扩张强度最高的类型。②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总体上呈现不均衡布局的趋势,高速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全国视角来看,东部高于中、西、东北部,整体城市群快速扩张的中心由东向西移动。③ 城市群城市用地空间扩张模式表现出边缘式和飞地式两种空间扩张模式并存,不同发育等级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成熟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其他两种类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初具雏形或尚未形成。④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吞没”了郊区和农村地区,破碎化程度、形状的复杂程度较高,景观格局表现出不稳定。⑤ 城市群“人口—土地”协同程度逐步增强,“经济—土地”协同程度整体较高,整体上表现出城市用地扩张质量有所提升。新时期城市群城市用地应严格控制扩张规模,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均衡发展,为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地理研究》2018,37(8):1495-1514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线,在梳理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其演变动力。发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对“地”的认知先后经历了“混沌未知、天人合一、人地相称、人定胜天、人地和谐共生”的演变历程。与此相应,中国历史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萌芽到以土地为核心的一元化关系再到以土地、水、能矿等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以及现如今重新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总体历程。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动力,促进了人对“地”作用能力的发展;人口是最活跃的动力,人口需求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和“地”作用的紧密程度;生产关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及资源所有权而间接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均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面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人地关系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中国现代人地矛盾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以史为鉴,提升人对“地”的科学认识,实施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转型是破解中国当下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陆大道 《地理研究》2011,30(3):387-396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  相似文献   
66.
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的协调状态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为此,本项研究选择了决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5大“公用性资源”并建立相应模型以评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协调状态。结果表明,在全国7大区中,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5个区条件相对较优,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状态相对较差。人地关系对应分析表明,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4个大区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突出,其中华东区的情况最甚,目前当地实际人地关系压力系数接近6.8,高出全国均值水平33倍。尽管西北和西南的人地关系压力状态远低于其他地区,但是由于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的脆弱性,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开发同样面临严重挑战。作为全国资源环境基础最佳的地区,目前东北区的人地关系依然保有较大演进空间,这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最后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67.
王辉  莫多闻  袁靖 《第四纪研究》2014,34(1):234-243
探寻环境和文化的一些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文化的方式上,一些解释模型也被构建起来,但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地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生业模式作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来源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生产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先秦时期考古资料的梳理,总结出生业模式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农业活动的开始、农牧混合经济的出现、农牧混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游牧业的出现。通过对多个全新世剖面的总结和对比,区域气候变化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0~8.5cal.kaB.P. 不稳定的升温期、8.5~3.8cal.kaB.P. 较为稳定的高温期以及3.8~2.2cal.kaB.P. 的干冷期。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生业模式的文化和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生业模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进而展现了研究区生业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以此说明生业变化并非只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不是所有的环境变化都必然引起生业的变化。由于动植物考古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在时空分辨率上还有待提高,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还不能揭示生业与环境关联的细节及其复杂的环境-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8.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郑度 《地理学报》1994,49(6):481-489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它所展示的宏伟规划是地理学发挥优势的舞台。地理学工作者可以在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做出贡献。要抓住机遇,促进学科的横向联合,加强综合研究,紧密结合实践,搞好地理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为21世纪议程的实施而努力。  相似文献   
69.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吴一凡  刘彦随  李裕瑞 《地理学报》2018,73(10):1865-187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中国63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指数,据此划分其耦合类型。借助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格局、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变化态势,诠释了这些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2006-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② 市域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较强,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密度重心呈现逐渐西移的趋势;③ 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超标,其中42%的城市现状人均用地是标准值的5倍以上;④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失调类型的城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且“同增失调”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城市群外围地区的失调问题较中心地区更为严重;⑤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政府决策行为、地理区位条件和地区内部差距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新时期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管理应当注重新常态、新趋势的系统诊断和动能转化的综合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宁夏固原市上黄试区为例,基于土地的属性特征,构建了土地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指数,探讨了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自然属性相对较低而社会属性相对较高,土地利用行为特点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广度开发求得生存与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差,人地关系紧张;1982—2000年,在科技因素的引导下,土地的自然属性增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升,人地关系缓和;2000—2010年,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土地自然属性继续提升,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人地关系和谐。整个研究期内,在科技和政策因素的驱动下,人地关系不断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