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852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383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6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以滨海含水介质中天然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装置,研究不同钠吸附比胶体在滨海含水介质中迁移动态特征,测定了胶体沉积动力学曲线,计算了胶体总沉积率和沉积速率常数,最后对胶体迁移沉积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胶体的穿透曲线与示踪离子相比,存在一个临界孔隙体积数(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胶体的迁移速度大于示踪离子,之后则相反;胶体未发生完全穿透,钠吸附比SAR为0,2.85和∞;出水胶体最大相对浓度为0.65,0.16和0.70;胶体在含水介质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沉积,沉积量随孔隙体积数的增加而增加。胶体在含水介质中迁移的总沉积率分别为50.96%、87.95%和54.24%。钠吸附比SAR=2.85时沉积动态曲线为直线,沉积速率常数为0.151h-1,而钠吸附比SAR为0和∞时胶体沉积动态曲线为分段直线,拐点前后胶体沉积速率常数分别为0.072 h-1、0.048h-1和0.211 h-1、0.194 h-1。研究结果用双电子层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432.
Shear-tensile crack is a model for an earthquake mechanism that is more constrained than the moment tensor but that can still describe a non-shear focus. As such, the shear-tensile crack model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moment tensor model and yields more reliable estimates for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 Such an advantage verifi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 found for some events of the 1997 West Bohemia-Vogtland earthquake swarm. As expected, in several cases, a significantly resolved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 was obtained where the moment tensor approach failed. Additionally, for non-shear sources, the shear-tensile crack model offers optimization of the Poisson number within the focus, concurrently with retrieval of the mechanism. However,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joint inversion of the 1997 swarm indicate that resolution is low. A series of synthetic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limited observations during 1997 were not the cause. Rather, hypothetical experiments of both very good and extremely poor network configurations similarly yielded a low resolution for the Poisson number.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ata for recent swarms is irrelevant because the small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s detected within the inversion are spurious and, thus, the events are pure double-couple phenomena.  相似文献   
433.
434.
TRMM 3B43降水数据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1998-2013年气象台站实测的降水数据以及2013年6-9月使用雨量桶收集的数据对TRMM 3B43 V7降水数据在黄河源区的精度从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台站、以及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进行评价。检验发现,TRMM 3B43 数据对年和四季降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估或低估,对于年降水、秋冬季降水表现为高估,而对春夏季降水表现为低估。同时,TRMM 3B43 数据在位于半湿润区的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质量优于半干旱区的气象站点的数据质量。除此以外,对TRMM降水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的精度评估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TRMM降水的相对偏差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随着坡度的升高,TRMM降水的相对偏差呈增加趋势;TRMM降水在东北坡、东坡和东南坡的偏差相对较小,而在西坡、南坡、北坡、西南坡的偏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35.
为揭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木质素应用于路基粉土改良,通过对木质素及其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pH值、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矿物成分和官能团等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掺量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和pH值变化,对比分析改良前后粉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基于化学分析结果探讨木质素的分子结构及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强度随木质素掺量增加而增加,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土体强度降低,木质素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且龄期对土体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强度与pH值基本呈线性相关关系;改良土微观结构更为致密、稳定,胶结物质将土颗粒相互联结,且未生成新的矿物;木质素通过水解、离子交换、质子化和静电引力等作用,导致双电层厚度减小,带正电荷的木质素高分子聚合物联结土颗粒并填充孔隙,改良土工程性质得以改善。提出的木质素改良土体机制可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36.
437.
为研究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规律,在地质力学评估及矿压显现特征实测的基础上,采用真三轴相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加载梯度下巷道围岩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浅埋静水压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呈现“浅部拉应变、深部零应变”的特征;深埋静水压力及初掘采动应力下巷道围岩出现“径向应变拉压交替分布”现象;当采动应力集中系数大于2时,深埋巷道围岩应变进入非线性大应变状态。采用FLAC3D的应变软化模型与摩尔-库仑模型,对比研究了深部回采巷道围岩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条件下,巷道围岩产生拉、压分区破坏且软化后的围岩位移与实测结果更吻合。综合研究结果,揭示了深部回采巷道围岩拉、压分区的产生机制,初步提出了注浆、喷层等措施,防止过度应变软化引起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大变形,为类似巷道稳定性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8.
湖北省百岁人口分布与长寿区自然环境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胜生  葛履龙  张涛 《热带地理》2016,36(5):727-735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运用ArcGIS 空间分析以及SPSS 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百岁人口分布与相对长寿区的自然环境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0 a 来,湖北省百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百岁人口比率不断提高,但其百岁人口总数在全国的占比一直低于人口总数的占比,百岁人口比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县域百岁人口比率空间差异明显,鄂北岗地稳居前茅,鄂西南山地、江汉平原、鄂东南丘陵百岁人口比率增长相对迅速;百岁人口重心向东南迁移并向省域几何中心和总人口重心靠近。湖北省的相对长寿区包括29 个县域,主要分布在鄂北岗地和江汉平原外缘的平原丘陵交错带,其自然环境背景是: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适中、阳光充足、空气流动性好、海拔较低、地形平缓,土壤中富含钼、锰、锌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439.
针对孤岛油田西南缘断层复杂、形成时期上认识模糊的问题,通过重新制定适合孤岛地区的断层分级原则,落实了研究区的断层级别和各级断层的展布规律,并通过断层活动速率法详细研究了主干生长断层的活动期次及发育特点。结果表明,主干生长断层新生代的活动性主要表现为由Es4-E82+3-Es1逐渐减小的特点,Ed沉积期受东营运动影响多数活动性有所增强;Ng沉积期活动性普遍微弱。在后期的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早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开始复活,重新具有活动性,并在新近系地层中产生大量新生活动断层。由此才促使研究区浅部地层在中新世末主排烃期能够聚集大量油气,这也是构成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40.
大庆油田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其原油总产量可占全国同期陆上的40%以上,开发形势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原油产量的供给。近年来,大庆油田的产量递减以及国内能源供应短缺的原因,油气资源量的新增速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形势,在收集了大庆油田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的自身特点,选用储量增长预测方法对大庆油田新增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大庆油田的新增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终可采储量发生的时间为2028年。文中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增油气资源量变化趋势的主控因素,认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和国内政策导向及技术进步是影响大庆油田新增油气资源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