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852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383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6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中坝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已发现油气与有利沉积相带、局部构造、等关系的分析,结合试采试油资料与储层厚度、物性与录井显示关系的统计分析,总结认为油气成藏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通过对各个构造运动阶段雷口坡气藏被改造与再形成的分析,提出油气主控因素是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的古圈闭,油气藏受到破坏然后再形成的整个过程。该主识对中坝气田未来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2.
陕北延安“7.3暴雨”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7月3日以来,陕西延安地区百年不遇的持续性强降雨,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流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本次持续性强降雨诱发大范围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本次持续性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共计8 000余处,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流,分别以小规模黄土崩塌、浅表层黄土滑坡、坡面型黄土泥流为主,以及上述灾种链生转化形成的沟谷型泥流。在持续降雨条件下,多灾种转化而成的复合型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33.
Guiyang is a famous tourist city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 this study, dust from eleven residential areas, seven city squares, and nine schools was collected to measure the heavy metal levels and evaluate its risk. At each sampling site, 4-5 sub-samples were taken as a bulk sample. All samples were air-dried, ground, passed through a 0.105 mm nylon sieve, digested with HNO3-HC104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Cu, Ni, Pb and Zn by ICP-MS, and digested with 1:1 aqua regia to determine As by A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 Cd, Cu, Ni, Pb and Zn in dust of Guiyang City follow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means of 16.1, 1.54, 138, 47.7, 129 and 479 mg/kg, respectively. Levels of As, Cd, Cu, Ni, Pb and Zn exceed the background level of soil in Guizhou Province by 33%, 96%, 100%, 78%, 96%, and 100%, respectively. Cd, Cu, Pb and Zn are heavily accumu- lated in dust of living areas with accumulation factors of 4.10, 5.12, 4.12 and 5.51, respectively. City square pos- sesses the highest geometric means of As, Cd, Cu, Pb, and Zn. The risks of heavy metal exposure to teenagers are not obvious and in an order ofAs〉Pb〉Cu〉Ni〉Zn (Cd).  相似文献   
234.
滇东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功能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将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精细化管理。本文以滇东南喀斯特山区典型区域文山市为例,分析2000—2017年食物供给、产水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旅游文化6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运用K-means聚类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并提出差异化生态管控措施。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间,除生境质量服务下降外,文山市其他5项服务均呈上升趋势。② 空间分布上,文山市6项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6项服务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有差异,但整体上具有重叠性。除旅游文化服务的热点和冷点区分布面积占比分别为2.56%和0以外,其他5项服务的冷热点区面积占比均在21%~32%;能够同时提供3项及以上高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较少,85.50%的区域只能同时提供2项及以下高值服务功能。③ 根据服务簇聚类结果,文山市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过渡区、农业主产区和人类生产生活区4类功能区,针对各分区提出差异化生态管控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山区城市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5.
文旅融合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内蒙古12个盟市2009—2018年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改进的容量耦合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模型和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内蒙古各盟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旅游产业区域差异明显;②各盟市处于中度失调向失调-协调过渡的优化发展阶段,融合协调度等级不高,大多数盟市一直处于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③各盟市空间分异显著,协调度水平呈“蒙中>蒙东>蒙西”的局面,协调度水平相对较好的盟市呈分散分布,盟市间的文旅发展尚未形成合力;④政府支持是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低值区的主导影响变量,消费水平是中值区的主导变量,基础设施是高值区的主导变量。  相似文献   
236.
通过拉曼光谱、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研究了质量分数为1.0 %-28.0 %的NH4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变化。同时在室温下测量了粘度、接触角和电导率。由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结果可知,当溶质浓度升高至10.0 %时,在2900 cm-13100 cm-1附近出现了明显的N-H作用峰,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升高,NH4Cl水溶液中的氢键类型发生了转变。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当NH4Cl水溶液质量分数升高至10.0 %时,差值对分布函数G(r)在2.98 ?附近出现明显双峰,表明在该浓度下溶液中NH4+-Cl-接触离子对开始成为主要微观作用形式。对NH4Cl水溶液的宏观物性研究表明,粘度、接触角和电导率均随着NH4Cl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作者推断,NH4Cl水溶液中氢键类型的转变、O-H...N键占比增多以及逐渐增加的NH4+-Cl-接触离子对,是粘度和接触角随溶质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微观本质因素;电导率的增加与溶液中有效导电离子数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37.
为了将空间坐标系变换由静态的、不随时间发生变换的情况推广到动态的、随时间发生变换以及任意角度发生变换的情况,基于单位四元数构造的旋转矩阵和罗德里格矩阵的完全等价性,揭示出空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变换与函数梯度的数学关系,推导出由函数梯度表示的空间坐标系变换的数学公式,在理论上说明了用函数梯度描述空间坐标系变换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数学意义上,空间坐标系变换的本质是"场",可以用"场"的概念统一以任意角度发生旋转变换的空间坐标系变换特例。为进一步研究空间坐标系随时间发生连续变换的情况或以新的思路为运动载体定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8.
孙斌 《北京测绘》2014,(3):25-26,30
对经典平差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都可以转换成其他模型。在某种意义上说,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也可作为概括模型。  相似文献   
239.
在大数据时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对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最为真实、量化、全面覆盖又快速更新的数据化记录,可为地理空间认知研究的新发展奠定时空信息聚合与挖掘计算的基准。地理图斑是影像空间映射到地理空间中对于地理实体的抽象化表达,是构建地理场景和承载地理空间各类信息进而开展模式挖掘的最小单元。本文以地理图斑为基本对象,通过分析其中视觉模拟、符号推测等几类机器学习的协同计算机制,从空间、时间与属性等维度构建了集“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三者于一体的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并以在贵州息烽县、广西江州区开展的农业种植结构制图与规划决策为应用案例,探索了地理图斑分布、生长以及功能3种模式的挖掘方法,并进一步设计了动态视角下开展图斑动力模式挖掘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40.
The Chihuahua City region, located in the semiarid-arid northern highlands of Mexico, has experienced intensive groundwater abstraction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 to meet water demands in the region. A geochemic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from baseline to modern conditions of a 130-km flow path including the El Sauz–Chihuahua–Aldama–San Diego de Alcalá regions. The research approach included the use of major chemical elements, chlorofluorocarbons and environmental isotope (18O, 2H, 13C and 14C) tracers. Stable isotopes indicate that groundwater evolves from the evaporation of local rainfall and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low section is up to 6000 years old and older groundwater in the order of 9000 years BP was found in a deep well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ow system, implying contribution from a neighbour basin. The background groundwater chemistry upstream of Chihuahua City results from feldspar weathering. Beyond Chihuahua City the chemical conditions are strongly modified owing to disposal of sewage from public and industrial water supplies into the Rio Chuviscar, subsequent allocation of this water to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s and direct infiltration under the river bed. As a consequence, anions like chloride and sulphate are mainly related to surface sources. Nitrate is controlled in part by sewage from public supply and industry and in part by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rsenic and fluoride are related to weathering of rock formations of local mineralized ranges and subsequent enrichment of the basin-fill by magmatic process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fo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in an arid region that depends entirely on groundwater for domestic,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