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926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南嵩县南部熊耳群古火山构造保存完整,喷发旋回清晰,火山岩相及爆发相主要岩石种类齐全.其主要喷发类型为裂隙式喷发,次为中心式喷发,主要受区域基底断裂控制,且沿区域切壳深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表明基底断裂→火山喷发带→区域断裂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区内金及部分有色金属矿产与熊耳群古火山活动密切关联,古火山口爆发角砾岩产出地段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最佳地段,受古火山构造控制的古火山口及其周边的中性、酸性次火山岩脉(墙),是寻找钼、金、铅锌多金属矿产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2.
一个图的自同构群通常反映了该图的对称性,讨论一个图的自同构群构造是代数图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直观上可以看出,圈Cn的自同构群是2n阶的,但对于其具体构造目前还没有形式化的证明。作者基于群作用的思想,利用群的轨道方程对此问题研究,得出Cn的自同构群是一个二面体群的结论。通过严格的推证,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别墅群建筑的特点以及防雷实践工作中遇到的设计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在分类、接闪、接地、跨步电压、闪电电涌侵入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4.
雷向杰  李芳  赵晓萌 《暴雨灾害》2016,34(6):521-528

利用陕西省延安市12个气象站建站至2013年7月的降水资料和延安市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资料,从1 h、3 h、6 h、12 h、日最大降水量、3 d连续最大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等方面分析了延安市2013年7月连续降水的极端性和致灾特点。结果表明:延安市2013年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19 mm,为1 000 a一遇极端降水。过程累积地质灾害次数(DL)和过程累计降水量(RL)关系密切,两者关系可以用分段函数描述。延安市RL<137 mm时,无群发地质灾害;137mm≤RL<200 mm且日降水量(RR)<50 mm时,有群发地质灾害但较少;RL≥200 mm或200 mm>RL≥137 mm且RR≥50 mm时,群发地质灾害多。经济比较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强的延安市宝塔区2013年7月降水量568 mm,超过1 000 a一遇,其RL<332 mm时,无群发地质灾害;RL≥332 mm时,群发地质灾害多。

  相似文献   
55.
林全胜 《福建地质》2013,(4):264-273
福建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以西部发育良好,东部零星出露.按岩性组合及层位关系,划分为早-晚寒武世林田组,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其中林田组为福建境内的重晶石及铅锌银多金属矿的重要含矿层位.通过对林田组特征研究,并对其含矿性分析,为今后在该地层中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关于上海地区金山群大地构造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上海地区金山群的岩石组合、原岩及原岩建造、变质作用、构造形变特征,以及已有的同位素年龄值,认为金山群与浙东南陈蔡群基本一致,是华厦古陆块的基底组分。参照华厦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岩多期聚合的观点,推断分布在(?)径——川沙断裂南东侧的金山群块断体,是晋宁期末二古板块碰撞对接、于结合带内形成的构造推叠岩片。  相似文献   
57.
梁鑫  程谦恭  陈建明  李良广 《岩土力学》2015,36(7):1865-1876
目前有关采空区桥梁群桩基础的受力机制和沉降特性的研究成果还十分匮乏。以合肥-福州高速铁路官山底特大桥采空区群桩基础为原型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根据相似理论计算出模型相似常数,试验确定相似材料后进行模型制作,通过多级荷载试验获取了桩的内力,桩间土的应力,桩、承台、土和采空巷道顶板的沉降3大类数据,得出了模型中桩和桩间土的荷载特性和基础沉降规律。研究表明:采空区对桩承载力的影响与荷载大小成反比关系;所有桩均未出现桩侧负摩阻力,穿过采空区的桩的侧摩阻力分布重心下移程度较正常地层桩明显;采空区群桩不均匀沉降存在临界荷载值,超过此值后,采空区顶板岩土层与基础下正常岩土层的差异沉降不再增加。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以现有规范为基础的采空区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和采空区群桩沉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8.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系统矿物学分类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是链状硅酸盐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中的许多矿物种属于造岩矿物和/或工业矿物,具有重要的成因矿物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开发价值。国内学者对它们的分类命名和基本系统认识主要源自于王璞等(1984)编著的《系统矿物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矿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矿物基础资料和分类命名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迄今已有专业学术机构和学者在不同年代陆续发表了不同版本对该两类矿物的修订或修改意见,但一直没有统一整合,导致在涉及该两类矿物的应用研究中,在分类命名上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根据本课题组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新编《系统矿物学》)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和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归纳、梳理并综述了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使分类命名统一标准、原则和认识并与国际接轨,这有利于该两类矿物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更好地支撑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59.
A new measurement technique enables the complex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geological strata comprising the UG1–UG2 (Upper Group 1–Upper Group 2) unit of the Bushveld Complex in South Africa to be determined with unprecedented detail at radio frequencies (RF). Results of non-destructive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representative diamond drill core samples from the UG1–UG2 unit are presented at 25 MHz. These data establish that the UG1 and UG2 chromitite layers are embedded in rock strata (norite, pyroxenite and anorthosite) which are translucent in the HF spectral band, whereas the chromitite layers themselves exhibit significant velocity contrast, making them good radar reflectors.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is useful for calibration of the radar system, and for predicting the range and resolution performance of borehole radars operating in both the hanging and footwalls of th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tiniferous UG2 reef.  相似文献   
60.
An overview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region is presented as a result of the processing of more than 200 seismograms recorded by digital broadband stations from SSSN and GSN seismic networks.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s are obtained in the period range from 10s to 40s by FTAN analysis of the fundamental mode of the Rayleigh waves; the error of these measurements varies from 0.06 and 0.09 km/s. From the dispersion curve, seven tomographic maps at different periods and with average spatial resolution of 500 km are obtained. Using the logical combinatorial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eight main groups of dispersion curve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tomographic maps and eleven main regions, each one characterized by one kind of dispersion curves, are identified. The average dispersion curves obtained for each region are extended to 150s by adding data from a larger-scale tomographic study (Vdovin et al., 1999) and inverted using a nonlinear procedure. A set of models of the S-wave velocity vs. depth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s found as a result of the inversion process. In six regions we identify a typically oceanic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while in the other two the model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ce of a continental structure. Two regions, located over the major geological zones of the accretionary crust of the Caribbean reg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a peculia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lithospheric roots reaching, at least, about 200 km of dep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