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6篇
  免费   8137篇
  国内免费   4553篇
测绘学   2902篇
大气科学   3765篇
地球物理   5034篇
地质学   16376篇
海洋学   3387篇
天文学   2728篇
综合类   1871篇
自然地理   4393篇
  2025年   33篇
  2024年   729篇
  2023年   672篇
  2022年   1149篇
  2021年   1253篇
  2020年   1201篇
  2019年   1385篇
  2018年   1008篇
  2017年   1156篇
  2016年   1182篇
  2015年   1309篇
  2014年   1605篇
  2013年   1589篇
  2012年   1753篇
  2011年   1757篇
  2010年   1541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1864篇
  2007年   1958篇
  2006年   1863篇
  2005年   1746篇
  2004年   1538篇
  2003年   1457篇
  2002年   1301篇
  2001年   1144篇
  2000年   1133篇
  1999年   982篇
  1998年   842篇
  1997年   602篇
  1996年   508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399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Glacier and permafrost hazards such as glacial‐lake outburst floods and rock–ice avalanches cause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damages worldwide, and these processes may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if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rises. In the extratropical Andes nearly 200 human deaths were linked to these process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 analysed bibliographical sources and satellite images to document the glacier and permafrost dynamics that have caused socio‐economic damages in this region in historic time (including 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ice and rock–ice avalanches and lahars) to unravel their causes and geomorphological impacts. In the extratropical Andes, at least 15 ice‐dammed lakes and 16 moraine‐dammed lakes have failed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using dozens of floods. Some floods rank amongst the largest events ever recorded (5000 × 106 m3 and 229 × 106 m3, respectively). Outburst flood frequency has increase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parti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long‐term (decades to centuries) climatic changes, glaciers shrinkage, and lake growth. Short‐term (days to week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e. intense and/or prolonged rainfall and high temperature that increased meltwater production) have also triggered outburst floods and mass movements. Enormous mass failures of glaciers and permafrost (> 10 × 106 m3) have impacted lakes, glaciers, and snow‐covered valleys, initiating chain reactions that have ultimately resulted in lake tsunamis and far‐reaching (> 50 km) flows. The eruption of ice‐covered volcanoes has also caused dozens of damaging lahars with volumes up to 45 × 106 m3.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events,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occurrence (e.g. date, causes, and geomorphological impact), which is well established in other mountain ranges, is absent in the extratropical Andes.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can help to forecast and mitigate these event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52.
青岛海域小眼绿鳍鱼耳石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2年6~12月期间采自青岛海域商业渔获的286尾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标本,以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矩形趋近率、充实度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结合其中傅里叶变换获得的形态特征变量,研究了小眼绿鳍鱼幼鱼生长过程耳石形态的逐月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耳石为不规则卵圆形或近四边形,背部弧状隆起,腹部相对略平,前部有一明显缺刻,后部常呈锯齿状尖突.小眼绿鳍鱼耳石长、耳石重、耳石面积皆与体长呈显著相关,耳石长宽比与体长不呈显著相关.随着小眼绿鳍鱼生长,该鱼耳石形态特征随月份变化差异显著;经多因子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小眼绿鳍鱼耳石形态可分为3个特征区间:6月份与其他月份间形态差异显著;7~9月耳石形态特征处于变化间状态;10~12月各方面形态特征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53.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30年中亚地区主要湖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湖泊的变化不仅对内陆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供基础。获取1978年MSS、1989年TM、1998年TM及2010年ETM的同季相4期遥感图像数据,通过人工解译提取中亚地区7个湖泊信息,获得近30 a的湖泊面积变化;利用T/P和Envisat雷达高度计提取1992—2012年的湖泊水位信息;基于湖泊面积和水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 a来,由于湖泊类型的不同,除萨雷卡梅什湖外的其他6个湖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积缩减;其中,平原尾闾湖面积变化最显著,高山封闭湖相对平稳,吞吐湖泊的面积变化相对复杂;湖泊的水位变化模式因流域和湖泊类型而异;高山封闭湖泊受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吞吐湖泊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54.
针对控制点获取较困难地区卫星影像定位精度不高的情况,对直线特征作为控制信息提升卫星影像定位精度进行了研究。以"像方直线上任意一点必然位于物方直线和投影中心所构成的平面"作为几何约束条件,通过对直线的参数化表示,建立了基于直线特征的共面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针对航天传感器的成像特点,分析建立了8标定参数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和简化的外方位元素模型,最终构建了直线特征约束的卫星影像自检校平差模型。利用资源3号(ZY-3)卫星获取的华盛顿地区数据对构建的平差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缺乏地面控制点地区影像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可达到与常规自检校平差相同量级的精度。  相似文献   
255.
杨英 《热带地理》1997,17(4):315-318
本文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定位、工业结构和区域协调的性质与机制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6.
"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铁立  徐建华 《地理科学》2006,26(4):402-408
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格地理局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当前“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人口向“珠三角”集中。今后随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和人口将具有集中与扩散同时发生的特征,各地区形成特定产业和人口集中的专门化生产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257.
利用多沙黄河河口潮波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时刻近海海区潮汐、河口口门河道、河海流场、含沙量、河床变形和海底等值线等图形对入海河口海域潮汐和潮流海洋动力特性、入海泥沙运动扩散输移规律、河口拦门沙形状、形成过程、泥沙冲淤和海底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都与实测资料和遥感图像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58.
丁跃军 《探矿工程》2015,42(4):76-78
四川省武都水库右岸EL574 m灌浆平洞揭露出厚度2.3~9.8 m的粉细砂层,普通水泥高压灌浆无法形成可靠的防渗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湿磨细水泥、化学灌浆的组合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通过钻孔压水、大功率声波CT、单孔声波、钻孔全景数字成像等方法检测,表明达到了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259.
孟庆敏 《物探与化探》1998,22(4):241-246
1997年9月23日~10月8日,在甘肃省安西—敦煌地区用Y11B航空物探(电/磁)综合站和GPS导航定位进行了地下水勘查试生产工作。用均匀大地模型,结合已知的水文地质资料,初步圈定了淡水区、过渡类型水区、咸水区和苦水区及泉水湖。所推断的水质和土壤含盐量与大的水文地质单元和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都吻合得很好,且细节更为清楚。对差异较大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60.
盐山-庆云地区具多凸多凹、地质条件复杂、多向供油(气)的特点。油气化探异常发育不平衡,具有成带分布、局部富集的特征。西部主要的轻烃(CH4)异常强,东部则是重烃(C2H6、C3H8)异常最发育,由西向东轻烃逐渐下降,重烃不断增加,非烃指标(Hg、△C)异常与重烃异常基本相拟,Ks、Fe^2 异常规律不明显。根据烃类指标的分带性,轻、重烃异常规律和富集特征划分为气显示带,油显示带和油气显示带。中部地区的即油气显示带是油气最有远景的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