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3篇 |
免费 | 1152篇 |
国内免费 | 9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1篇 |
大气科学 | 619篇 |
地球物理 | 972篇 |
地质学 | 2658篇 |
海洋学 | 614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326篇 |
自然地理 | 7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231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40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06篇 |
2013年 | 296篇 |
2012年 | 311篇 |
2011年 | 299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274篇 |
2007年 | 308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从地表自然生态系统发育与环境演变的一些难解之迷追索到地球内部能量的影响,对比世界各地主要地理单元的大地热流特征与生态环境特征发现,各地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区域大地热流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大地热流比较高,而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大地热流均比较低。大地热流不仅可能影响区域气候的干湿程度,而且还可能决定一个地区地表生态系统能量供给的下限,是区域生态系统发育与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种限制因子。大地热流低可能是导致一些盆地生态体系发育不良,进而演变成为沙漠的重要原因。研究大地热流对生态环境退化的影响和机理,了解区域生态体系和现代环境格局形成背景,以及区分环境和生态演化中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为区域环境和生态建设以及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珠江口海域春季富营养化现状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迅速发展,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于2014年春季对珠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就珠江口调查海域管辖城市和邻近区域的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营养盐污染较为严重,无机氮含量范围为0.213~1.963 mg/dm~3,平均值为0.888 mg/dm~3;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为0.009~0.063 mg/dm~3,平均值为0.033 mg/dm~3.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在珠江口上游和中游均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珠江口下游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无机氮以硝氮为主,氨氮次之,亚硝氮含量最低.珠江口调查海域DIN/P变化范围为8.5~168.0,平均值为31.8;富营养化指数E变化范围为0.3~45.1,平均值为8.2,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来自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的四大口门排入的污染物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深圳西部海域沿岸和前海湾、深圳湾排入的污染物,最后是珠海、澳门和香港带入的污染物.从珠江口邻近海域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为珠江口海域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04.
河流冲刷对第四纪软弱地层岸坡的地质灾害起到控制性作用。本文以磨西台地冰水堆积物岸坡为例,充分考虑河流与岸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对实测地质灾害的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监督分类方法,评价各环境因子(尤其是河流冲蚀特性因子)在河流岸坡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进而采用高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研究表明,河流弯曲度、河流流量、岸坡坡度、河床宽度、岸坡宽度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相关性强,采用这些参数和Logistic模型预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能很好的反映现状和未来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进而提出了磨西台地岸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在全面分析大雁矿业集团公司雁南煤矿北二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层开采矿井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计算了开采27^1号煤层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得出了北二采区各煤层工作面开采即不会受到上部砂砾含水层的影响,雁南煤矿铁路涵洞以西的胜利河冲击沟也不会受到北二采区的采动塌陷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6.
结合工程算例,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更加直观的得到坡体的实际破坏形式,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接近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显示出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7.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岩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研究了含软弱滑动带的岩质滑坡滑动体、滑动带和滑床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及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床密度、滑体及滑动带的弹性模量、滑动带及滑床的泊松比和滑动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而滑体及滑动带土体密度、滑床的弹性模量和滑体的泊松比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软弱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软弱滑动带的泊松比和滑床的弹性模量,其他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8.
109.
库水位变化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假定坡体孔隙水水位为水平线且不考虑渗透作用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极限平衡法考察了水位上升及下降的快慢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对比计算表明:在水位缓慢变化即坡体内外水位线等高的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随着水位坡高比的增大先略减小后急剧增大,且在水位坡高比为0.3处取得最小值,在边坡完全淹没于水中时取得最大值。当边坡完全淹没于水中后,水位高于坡顶的多少对边坡安全系数没有影响;在水位骤降或陡升条件下,相同库水位对应的边坡安全系数基本上均小于水位缓慢变化情况下的安全系数,故工程实际中无论是排水还是蓄水,都应尽量保持水位缓慢变化,这样才能使边坡处于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0.
欠压实地层古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及其在松辽盆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烃源岩古地层压力和对于研究其生留排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kayama[1]等在开展盆地模拟研究时应用Rubey(1959)和Chapman(197)等人提出的数学地质模型对欠压实地层的古地层压力进行恢复。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欠压实地层的研究发现欠压实因子随地层厚度、埋深、围岩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欠压实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克服了目前Nakayama[1]等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欠压实因子视为常数的不足,从而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统计模拟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在实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