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653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765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200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108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对城市居民的休闲价值观、休闲方式及具体的休闲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信息终端为工具的网络休闲活动的出现以及传统休闲活动的网络化组织是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虚拟休闲空间的产生、传统实体空间的休闲化及城市休闲空间泛化则是这种影响的空间结果。主要从技术社会形态更替和行动者网络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影响下城市休闲空间的生产机理:技术进步是物质动力,群体价值观念转变是思想动力,新价值观行动者网络是行为动力,技术社会形态更替是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信息技术影响下城市休闲空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虚拟化、移动化与破碎化、复合化。  相似文献   
772.
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石崧  宁越敏 《地理科学》2005,25(3):340-345
空间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人文地理学经历三次变革:“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空间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从区域学派到空间分析,传统的空间认识使得人文地理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萌生了新的空间认识,关注到空间的社会性,具有了更多的社会科学的特质。通过勾勒出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演进的轨迹,提出空间内涵应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3.
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倍受关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探索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资源、环境、承载力、双评价、三生空间和三类空间等关键性名词的概念。在福建省双评价实践中,采用简单模型法与NPP法相结合,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保护空间;根据木桶原理,采用加权求和法和限制因子法,开展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不同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空间的数量和质量;为优化福建省生态安全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城镇建设格局,以及全省的"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74.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equal accessibility to services, such as sport and recreation facilities or green and water environments. Differences in accessibility can potentially cause negative health and social welfare implications. Accessibility and service area analy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ss equality are typically rather simple. They are often based on arbitrary travel-distance thresholds and made only with a single mode of transport in mind. Thus, they exclude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accessibility where individuals' travel behavior and perceived accessibilit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a PPGIS method was used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distances and durations that respondents travel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 to access popular water environments. Service area analyses were built on person-based and objectively measured threshold values that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atio-temporal elements of transport networks and a land use component but also recognize the requirements and preferences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capacity to access and particip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common mode of transport to access waters is walking. Generally, the residents travel by foot for 1.7 km to access water environments. Cars were found a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mode of transport used, and most of the popular water environments are accessible by car from every corner of the study area in a given travel threshold tim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eriving local parameter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PPGIS approach for accessibility and service area delineation.  相似文献   
775.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都市怀旧消费风潮已渗透至社会文化生活诸多领域。许多怀旧餐厅也应运而生,形成以城市怀旧为主题的特殊消费空间和文化空间。全球与地方在消费文化转化中相互促进,地方文化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不同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广州太平馆、巴打怀旧茶餐厅两个不同特点的怀旧餐厅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媒体报道和网上讨论作为研究的文本资料。从物质空间和情感空间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怀旧餐厅的地方建构和认同。研究表明,透过记忆的呈现和展示,记忆凝视下的传统再造和怀旧消费导向下的再造传统都是适应全球文化潮流过程中不同的消费物质空间建构形式。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怀旧地方又是其情感空间的建构和地方记忆的再生产,表现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等方面。由于怀旧地方建构中"真实地方"和"构想地方"交集的差异,其地方认同感也存在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根植性、市场机制和后现代消费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有助于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理解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对指导怀旧消费空间生产和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6.
孪生空间及其应用——兼论地理研究空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研究呈现由平稳发展到爆发态势,应用领域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发展用于指导各个领域和不同结构与规模的数字孪生研究与应用的方法论体系。本文在总结分析各个领域数字孪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以孪生空间作为概括和统摄各尺度数字孪生体的框架,并给出了孪生空间的定义和一般特征。然后,以目前已有初步实践基础的孪生城市为例简要阐述了其应用。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载体抑或研究对象本身的空间,由自然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地理信息空间三元空间构成,彼此整合度不高。为更有效地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我们提出以孪生空间整合三元空间,重构地理研究空间。孪生空间具有与物理空间的双向实时互馈特征,能够打破地理三元空间内部的壁垒,进而实现模拟现实、预测变化和调控过程的地理综合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777.
国外空间规划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政策的地理表达,因此受地域、历史文化、法律、政体的影响很大,各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首先有着悠久规划历史的英、美、日、德、法和欧盟的空间规划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外空间规划经验对我国空间规划借鉴的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778.
“Water and related chemistry in the Solar System” is a 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 Guaranteed-Time Key Programme. This project, approved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ims at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the evolution and the origin of water in Mars, the outer planets, Titan, Enceladus and the comets. It addresses the broad topic of water and its isotopologues in planetary and cometary atmospheres. The nature of cometary activity and the thermodynamics of cometary comae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water excitation in a sample of comets. The D/H ratio, the key parameter for constrain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olar System species, will be measu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Jupiter-family comet.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and new measurements of D/H in Oort-cloud comets will constrain the composition of pre-solar cometary grains and possibly the dynamics of the protosolar nebula. New measurements of D/H in giant planets, similarly constraining the composition of proto-planetary ices, will be obtained. The D/H and other isotopic ratios, diagnostic of Mars’ atmosphere evolution, will be accurately measured in H2O and CO. The role of water vapor in Mars’ atmospheric chemistry will be studied by monitoring vertical profiles of H2O and HDO and by searching for several other species (and CO and H2O isotope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source of water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the Giant Planets and Titan will be performed. By monitoring the water abundance, vertical profile, and input fluxes in the various objects, and when possible with the help of mapping observations, we will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water in the outer planets (interplanetary dust particles, cometary impacts, and local sources). In addition to these inter-connected objectives, serendipitous searches will enhance our knowledge of the composition of planetary and cometary atmospheres.  相似文献   
779.
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购物出行空间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芜湖市居民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家用电器与服装衣饰类等高等级商品,从中心区与郊区来看,中心城区居民的出行距离变化不大,郊区居民的购物出行距离明显缩短,反映了城市商业空间格局的分散化趋向。② 芜湖市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出行的空间等级层次分明,基本符合中心地理论中的等级关系,购物地点逐渐从高级中心地向相对较低级中心地转移;日常用品类商品购物地等级下降最为明显,由2001年的介于三、四级中心地下降到2011年的四、五级中心地之间,下降了1个空间等级,具有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购买趋向。③ 从政府政策作用、零售商供给、居住主体偏好等三方面剖析了居民购物出行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认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新业态的集聚与扩散、职住分离与居住-消费空间错位、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购物需求偏好等因素影响着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780.
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较之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态、结构以及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武汉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揭示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希望能对武汉营造新的城市面貌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