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青海东昆仑地区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岩(矿)石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与这里的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出现两个峰值,塔式分布效应明显;Pb同位素组成分布集中、比值较高且矿床围岩与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反映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地层;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强烈的俯冲与碰撞作用产生了深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裂隙控矿构造,并诱发了流体成矿作用,从而导致区内数个大中型金矿床和矿点的形成与规律性分布。  相似文献   
202.
七宝山金铜矿位于胶莱盆地西南缘的七宝山地区,在金铜矿外围新发现长老庄含矿隐爆角砾岩带一条, 物探解译工作初步查明了该隐爆角砾岩带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位于激电中梯高阻和低阻接触带上,深部呈低阻、中高激化异常。经钻探验证,在深部发现高品位的银铜铅矿体,矿石中粗粒方铅矿、黄铜矿结晶体肉眼可见,呈团块状富集,铜品位0.493%~5.125%,铅品位0.245%~6.606%,银品位55.2~547.1g/t。表明在金铜矿外围及深部仍具有寻找隐爆角砾岩型高品位银铜铅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3.
204.
为了减少地震时相邻建筑间相互撞击造成严重的结构损坏,运用Lyapunov法作为控制算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对半主动控制以及两种混合控制方案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混合控制策略在缓解地震响应方面比半主动控制更有效。选取适当的混合控制能够减少支座位移,从而有效防止冲击。另外,通过参数学习发现增加隔震阻尼和强度会导致基础剪力增加和支座位移减小,选择适当的参数值,能够保证响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5.
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氨基生物炭作为覆盖材料,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研究了上覆水不同pH及水流扰动条件下Cu(Ⅱ)、Pb(Ⅱ)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原位释放特征,以及氨基生物炭对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0 r/min或100 r/min水动力条件下,可移动态重金属离子有不断由沉积物向其他介质扩散的趋势,1.81 kg/m 2的氨基生物炭覆盖强度可降低Cu(Ⅱ)、Pb(Ⅱ)释放通量达89%以上,有效减小了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在pH=5的酸性及pH=9的碱性水环境中原位修复效果较差,水体中大量的H+或络合物均会削弱氨基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当上覆水在pH=7的中性条件时原位修复效果最佳.100 r/min水流扰动下的上覆水Cu(Ⅱ)、Pb(Ⅱ)含量在释放平衡时较0 r/min条件下高出0.036~0.096μg/mL,说明高强度的水流扰动易造成覆盖材料的扬起和浮动,导致覆盖材料与重金属发生解吸.  相似文献   
206.
为了重建EPR 9°~10°N 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 9°~10°N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 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相似文献   
207.
Inorganic lead (Pb)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Much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b exposure could directly affect fis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Pb on cytoskeletal protein stability at both protein and mRNA level in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Pb(NO3)2 treatment in concentration of 100 μmol/L resulted in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oth α- and β-tubulin but γ-tubulin as assayed with SDS-PAGE, Western Blot, and ELISA. In vivo and in vitro analyses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tubulins are consistent. The effect of Pb on mRNA expression varied among different tissu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ytotoxicity of Pb at protein translation level is stronger than at mRNA expression level.  相似文献   
208.
铅离子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Pb^2 对8种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在Logistic生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Lorentz方程和GaussAmp方程,引入Pb^2 浓度项,建立新的方程来描述Pb^2 存在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验证该方程是合理的。实验拟合结果表明,高浓度Pb^2 (c(Pb^2 )≥2500μg/L)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普遍有抑制作用,而较低浓度Pb^2 (c(Pb^2 )≤100μg/L)则易促进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uo Had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三角褐指藻(Pheodactylum tricormutum Bohlin)、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 Cleve)、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idica Kylin var tsingtaoensis)、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生长,它们最佳的促进生长浓度分别为:1991、2523、101、1488、627、509μg/L,但对于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裸甲藻(Gymnodinium sp.)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应用该方程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根据浮游植物的生长情况.推测相应海区的Pb^2 污染物浓度;而且也可以预测不同浓度Pb^2 条件下,相应海区的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09.
笔者根据泗顶—古丹铅锌矿田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随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矿化场所的变化而变化,铅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依矿田出现的地质事件可分两组(410—600Ma,180—260Ma),并可建立起二源线性混合方程,因此,成矿物质来源具两源性。故认为泗顶——古丹铝锌矿田的硫化物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加里东运动褶皱基底轻微变质的寒武系和盖层泥盆系,含矿溶液是赋存于该两个地层中的地下水混合产物,即二源地下水混合成矿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210.
The accumulation of Pb in the food chain is one of the great concerns as it can cause chronic health problems and the available Pb is easily absorbed by crops. To shed light on Pb bioavailability in lead-contaminated agricultural soils of Zhejiang Province, a series of plant growt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greenhouse to select more suitable extractants from five commonly used extractants (0.1 M HCl, 1 M NH4OAc, 0.1 M CaCl2, DTPA-TEA and Mehlich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 NH4OAc can extract Pb best, indicating the Pb bioavailability, then, DTPA-TEA and 0.1 M HCl in the tested soils. In case 1 M NH4OAc was used as an extractant, the critical Pb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were 50.19 mg/kg, 21.16 mg/kg and 114.00 mg/kg (1 M NH4OAc extracted Pb) in silty loam, yellowish-red soil and purplish soil, respectively. When the values exceed the above ones, the contents of Pb in Chinese cabbage leaves will exceed the Chinese Tolerance Limit of Lead in Foods (GB14935-94), as a result,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nd hazard to human health via the food chain will app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