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39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0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RS和GIS的喀斯特山区景观生态格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卢远  华璀  周兴 《山地学报》2002,20(6):727-731
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特征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本文选取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山区,集成GIS和RS技术提取景观生态格局信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FRAGSTATS*ARC软件支持下,以分维数、形状指数、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度和相邻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对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石漠斑块已经占据景观的主导地位,景观格局呈现明显的破碎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992.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蔓延式增长和生态空间持续性萎缩成为普遍的现象,以地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得到广泛关注,而景观扩张指数(Landscape Expansion Index, LEI)是测度这一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于大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优化以及城市绿化率的提高,硬化地景观的收缩与消亡已成为城市景观演变的另一重要形式,因此亟需新的有效手段来刻画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在LEI指数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演化特征指数(Landscap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Index, LECI),尝试综合描述城镇化过程中硬化地景观斑块扩张与收缩的动态特征;并基于邻域特征计算的景观演化特征指数,包括景观演化模式识别指数(Landscape Evolution Pattern Index, LEPI)和景观演化规模指数(Landscape Evolution Area Index, LEAI),协同分析两个或多个时相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中的斑块新生与消亡。本文将LECI指数应用于武汉都市发展区1990-2010年期间的城市硬化地景观演变过程中,与基于最小包围盒的景观扩张指数(LEI)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LEPI能准确识别不同规模和形状斑块的空间扩张模式,LEAI能够较好反映斑块扩张强度并表征景观扩张方向;②LEPI能有效识别城市景观演变中消亡斑块的湮灭模式,研究区内硬化地景观消亡现象明显加剧,可能与政府加强城市内部改造及绿化建设有关;③LECI指数变化分析发现,武汉都市发展区研究期内的城市景观扩张强度有所放缓,飞地式和边缘式空间增长构成斑块演变的主体,城市硬化地景观扩张模式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异规律,随距主城区的远近呈现填充式/包围式、边缘式/邻接式到飞地式/孤立式的演替。  相似文献   
993.
干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分析——以天山北坡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格平  张百平 《地理学报》2006,61(11):1160-1170
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是土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对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科学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科学基础是土地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结构,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小尺度、大比例尺土地类型制图及其空间结构研究将是今后土地分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多数源自于违背土地类型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退耕还草还林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土地利用需要遵循土地类型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以天山北坡为例,在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科学基础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结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近年提出的干旱区绿洲-中山带立体双带模式和干旱区山地利用模式;并基于典型的干旱区绿洲格局提出了冲洪积扇绿洲集约利用模式、冲积平原绿洲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以及河流尾闾三角洲绿洲生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7  
引入“意象”(image)的概念,借助从感觉形式研究聚落空间形象的方法,对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多维空间立体图象作了初步研究。文章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①山水意象,②生态意象,③宗族意象,④趋吉意象等四个方面;并对不同地域古村落景观意象的差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5.
At pressent, China has about 100 million ha of farmland and 1.1 billion inhabitants, of which, about 80% are still engaged in agriculture.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rimitive shifting cultivation was at first mainly scattered in small patches in Eastern Monsoon China, especi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The ratio of agriculture to industry in production value changed from 7:3 in the early 1950s to 3:7 in the middle 1980s.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is based up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Seven first-level agricultural regions might b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996.
Restoring tree cover in tropical countries has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millions of smallholders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income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However, despite their dominant landholding shares in many countries, smallholders’ role in restoration has not been addressed in prior global or pan-tropical restoration studies. We fill this lacuna by using global spatial data on trees and people, national indicators of enabling conditions, and micro-level expert information. We find that by 2050, low-cost restoration is feasible within 280, 200, and 60 million hectares of tropical croplands, pasturelands, and degraded forestlands, respectively. Such restoration could affect 210 million people in croplands, 59 million people in pasturelands and 22 million people in degraded forestlands. This predominance of low-cost restoration opportunity in populated agricultural lands has not been revealed by prior analyses of tree cover restoration potential. In countries with low-cost tropical restoration potential, smallholdings compris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 in Asia (∼76 %) and Africa (∼60 %) but not the Americas (∼3%). Thus, while the Americas account for approximately half of 21st century tropical deforestation, smallholder-based reforestation may play a larger role in efforts to reverse recent forest loss in Asia and Africa than in the Americas. Furthermore, our analyses show that countries with low-cost restoration potential largely lack policy commitments or smallholder supportive institutional and market conditions. Discussions among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suggest that four principles – partnering with farmers and prioritizing their preferences, reducing uncertainty, strengthening markets, and mobilizing innovative financing – can help scale smallholder-driven restoration in the face of thes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997.
1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 to Develop AgritourismAgritourism is a new type of industry developed since the 1970s. Its development closely concer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standard of living and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 The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rural areas together with the urgent aspiration after touring are composed of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to develop agritourism.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alistic d…  相似文献   
998.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球化学普查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铜-钼-银-铅-锌矿床,区带化探扫面1∶5万土壤测量对矿床的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论述:①满洲里~新巴尔虎成矿带——干旱、低山丘陵景观区1:5万区带土壤测量工作方法与技术;②区带与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流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流溪河流域2000年、2005年和2009年3相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变化。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定量化地表征了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受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干扰显著增强,林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10年间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度、分离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流域内优势景观类型发生改变,2000年和2005年以林草地和耕地为优势景观,而2009年优势景观转变为林草地和园地;(2)2000-2005年,流域过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发生了变化;2005-2009年期间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转移率约为60%,约有90%的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变化;(3)2000年整个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指数都大于0.6,其中大于0.8的面积占99.99%;2005年,生态安全度大于0.6的面积比例为98.48%,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大于0.8的面积较2000年降低55.93%;景观生态安全度大于0.6的区域2009年比2005年减少了72.93%,主要分布于流域上游;整个流域范围内没有生态安全指数大于0.8的区域分布,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整体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大清河湿地植物分层次的筛选,根据生态学、湿地学、植物学、美学相关理论,依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湿地的区域划分,将大清河湿地划分为深水区、浅水区、沼泽区、水边及岸带区和陆地区五大区域,并分层次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提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片植、单层乔木片植、草本+挺水植物、乔木+灌木+草本6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