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0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2365篇
大气科学   666篇
地球物理   834篇
地质学   2704篇
海洋学   970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247篇
自然地理   545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843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Since it was first proposed in 2000, the concept of the Anthropocene has evolved in breadth and diversely. The concept encapsulates the new and unprecedented planetary-scale changes resulting from societal transformations and has brought to the fore the social drivers of global change. The concept has revealed tensions between generalized interpretations of humanity’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hange, and interpretations that are historically, politically and culturally situated. It motivates deep eth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global change, including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of past caus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As such, more than other concepts, the Anthropocene concept has brought front-and-center epistemological divid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t has also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Here we explore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ncept to encourage integrative understandings of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we discuss the now wide acceptance of the term, its interpretive flexibility, the emerging narratives as well as the debates the concept has inspired. We argue that without truly collaborative and integrative research, many of the critical exchanges around the concept are likely to perpetuate fragmented research agendas and to reinforc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his means appreciating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domains,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Anthropocene serving as a bridge, which we encourage researchers and others to cross. This calls fo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raining, and action, yet also depends on more robust and sustained funding for such activities. To illustrate, we briefly discuss three overarching global change problems where novel type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ould make a difference: (1) Emergent properties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2) Urbanization and resource nexus; and (3) Systemic risks and tipping points. Creative tensions around the Anthropocene concept can help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move toward new conceptual syntheses and integrative action-oriented approaches that are needed to producing useful knowledge commensurabl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82.
晋美俊  李俊明 《测绘科学》2016,41(6):70-74,152
针对鲜有资源型城市的地表热环境研究这一情况,该文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了太原市在2013—2015年间共3期的地表温度。提出一个考虑空间格局结构的城市热岛效应指数,在3期数据中,太原市区整体热岛效应指数分别为9.1%、9.8%和8.9%;同时,根据城市功能和路网结构将太原市区划分为6个分区,从分区级层面量化分析了地表热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区地表温度整体呈现空间分散化特征,不同分区也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最后,选取40个地表温度实测样本点验证反演精度,最大误差绝对值为1.1℃,最小误差绝对值为0.2℃,均方根误差为0.7℃。  相似文献   
83.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16,20(2):229-235
Landsat系列卫星上的TIRS热红外传感器数据已被大量应用,针对TIR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算法,并有一些研究对TIRS数据的定标及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就TIRS热红外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变化,结合这些定标参数变化的时间点对有关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劈窗算法是否适合当前的TIRS数据进行了讨论,以使用户能够对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的正确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看来,由于视域外杂散光的影响,TIRS数据的定标精度仍达不到设计目标,TIRS第11波段的不确定性仍成倍大于TIRS 10波段。因此,在Landsat团队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同时用TIRS第10、第11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波段构成的劈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US6-S团队仍在致力于改进第11波段的精度,改进后的波段可以用劈窗策法。目前应以TIRS第10单波段的方式来反演地表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84.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框架的不尽合理问题,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构建了包含主导性和限制性逻辑的综合评价方案。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态敏感性作为限制性因素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研究。研究区的分析结果显示:西峡县整体新增城镇建设区呈现南北区域不适宜而中间适宜的特征,而适宜和较适宜城市建设的用地主要分布在鹳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地带。但在中心城区外缘某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强,应禁止开发活动。研究结果有效体现出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以上海4条地铁线路道床长期沉降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地铁隧道的纵向沉降特征;结合该地区地质环境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地铁隧道沉降与下卧层地层结构、浅部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区域地面沉降三个地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地铁隧道下卧地层结构差异是地铁隧道沉降差异性的重要地质环境因素,深基坑降排水引起降水目的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降水目的层以及相邻软黏性土层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导致以降水目的层上覆软黏性土层为承载体的地铁隧道也随之发生沉降,区域地面沉降也是地铁隧道沉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6.
The recent expansion of protected areas and oil palm plantations in Jambi (Sumatra), Indonesia, has been notably disruptiv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calar dimensions of land conflicts within a privately managed conservation area. We built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focusing on struggle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wo informal settlements within the conservation area. Results indicate that,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rescaling (e.g., decentralization), new power constellations emerge, thereby altering preexisting property relations. We argue that competing scales of meaning and regulation are structuring the ability of actors to access land and, consequently, reflect tensions between structure and agency.  相似文献   
87.
大兴安岭小扬气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属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湿地资源丰富,曾是木材生产基地。为掌握小扬气镇用地类型现状及其变化,开展生态状况评价,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多尺度图像分割、决策树及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对该区1985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提取,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IE),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 小扬气镇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沼泽、水域为主,三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以上; 沼泽草地主要由阔叶林转化而来,耕地主要由阔叶林、沼泽草地转化而来,草地主要转化为阔叶林、沼泽草地,阔叶林与沼泽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最为剧烈; 新增工矿仓储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阔叶林土地,新增住宅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的沼泽草地、阔叶林、森林沼泽等。总体来看,区内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刘成武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06,61(2):139-145
依托1980~2002年的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从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1980年以来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西部地区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具有强劲的上升态势,而东、中部地区在1992~1993年时集约度下降显著,在1997年以后,集约度具有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② 东部地区农地利用的总播种面积显著下降,而西部地区却有相当稳定的扩大趋势;③ 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三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均经历了一个“三缩二扩”的变化过程:“缩小 (1980~1985)-扩大 (1985~1991)-缩小 (1991~1994)-扩大 (1994~1999)-再缩小 (1999~ 2002)”;但在变化幅度与发展态势上,三个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播种面积有显著的下降态势,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在1999年以前,其总的态势是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此后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东部地区;④ 中部地区耕地撂荒案例最多,涉及地域最广,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的耕地撂荒现象主要出现在1992~1995年,而中部地区高度集中在1998~2002年,西部地区耕地撂荒的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高度集中出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9.
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报批是规划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办公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办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本文提出了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并对系统建设的框架、功能、建设策略、实施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的策略和技术思路对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面向离散点的空间权重矩阵生成算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阈值法和k-近邻法度量空间上离散点间的空间邻接关系,针对不同的距离计算方式(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设计了面向离散点的空间权重矩阵生成算法,使用C#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用该算法对收集的8 367个常州市地价样点构建了不同土地用途地价样点的空间权重矩阵,并计算出分用途的常州市城市地价空间自相关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