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5篇 |
免费 | 1185篇 |
国内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28篇 |
大气科学 | 646篇 |
地球物理 | 565篇 |
地质学 | 1662篇 |
海洋学 | 203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804篇 |
自然地理 | 31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258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335篇 |
2018年 | 244篇 |
2017年 | 357篇 |
2016年 | 367篇 |
2015年 | 363篇 |
2014年 | 425篇 |
2013年 | 542篇 |
2012年 | 577篇 |
2011年 | 489篇 |
2010年 | 423篇 |
2009年 | 378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87篇 |
2006年 | 366篇 |
2005年 | 307篇 |
2004年 | 310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砂土层在地面沉降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蠕变特性。文章采用一维压缩试验对4 MPa 下砂土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并
采用改进的试验装置对砂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提取。通过对8 组不同级配砂土样的蠕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得到如下结
论:粒径单一的砂土在蠕变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突变,砂粒受力后更容易发生破碎,产生滑移错动;砂土蠕变的蠕变量与砂
粒级配密切相关,砂土的粒径越单一且粒径越大时,砂土的蠕变量也越大;采用表征砂土颗粒形状复杂程度的形状系数,
从微观上定量分析了砂土在蠕变过程中发生破碎的情况和蠕变量大小,且形状系数越小,表明该种砂土形状越复杂,在蠕
变过程中砂土的破碎性越高,蠕变量越大。 相似文献
152.
从城市地学资料入手, 详细研究了西安市的地质环境主题, 采用了相应的模型, 对土地工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工程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3.
高寒植被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黄河源区选择典型样地,对土壤有机质(SOM)、全氮(N)等化学性状及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和土壤导水率等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退化导致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显著退化.灌丛草甸草地土壤表层有机质(SOM)从179.58 g·kg-1降到49.48 g·kg-1,表层碱解N流失率为30%,退化嵩草草甸表层有机质SOM减少53%,碱解N损失率为28.4%.沼泽地有机质SOM减少了15.11 g·kg-1.退化后的土壤土层厚度变薄,土壤颗粒变粗,土壤水分分布和含量出现变化,土壤出现沙化,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导水率与植被盖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变化引起了土壤理化特性的强烈变化,高寒土壤环境出现退化. 相似文献
154.
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GIS进行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通过分析二者差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及对策,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 镇赉县宜林地和宜牧地的利用现状主要是盐碱地, 其次为耕地, 很少用于林地与草地; 宜农地和宜农、林、牧地利用格局单一, 耕林草比例不合理;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为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农林复合、林草复合及开发水田等3种, 农、林、牧用地比例接近3∶1∶1, 空间格局交替安排。 相似文献
155.
随着城乡建设和市、区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莱芜市用地矛盾十分尖锐,仍然有粗放利用、破坏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特别是部分经营者圈而不用,造成土地的闲置浪费。总结了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论太湖平原防治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4):16-18
本文在地下水开采-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防治太湖平原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在加于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加速引用长江水,大力治理水污染,最大限度地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认为以“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作为控制指标,用时空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Cynthia S. Simmons 《GeoJournal》2005,64(4):307-317
Brazil possesses a long history of violent struggle for land, and its most recent phase is occurring predominantly in the
Amazon Basin.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erritorialize land conflict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and in so doing,
to illuminate the place-specific intersection of historic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 that created a violent
landscape in the so-called “South of Pará.” The paper’s premise is that such conflict can be best viewed as resulting from
a dialectic between general social processes operating across spatial scales, which creat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conflict,
and place-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hat transform necessary into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e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s addressing violence associated with the Amazonian frontier
and with resource scarcity (and abundance). The discussion and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de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al, cognitive,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 that created violence in the South of Pará, and set the stage for the Eldorado dos Carajás massacre in April of 1996.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土地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大型国企直属分公司为例,结合目前国内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以软件技术可行性为基础,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现有的土地信息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对企业土地管理和办公自动一体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一体化系统能够简化土地业务处理步骤,方便其他业务部门参与管理,真正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土地管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9.
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改变天然土地覆被从而对脆弱敏感的岩溶水文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着重从农业土地利用出发综述了当前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水影响的研究。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围绕着水质和水量两个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天然植被的清除,农业灌溉和排水,农业集约化所带来的化肥杀虫剂等的使用以及污染物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运移和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建立模型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0.
聚类分析在土地工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所受的压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工程地质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工程建设。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从岩土体承载力入手,确定不同高度建筑物的适宜性,利用聚类分析划分不同高度建筑物适宜区。评价结果合理,有利于指导工程建设,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对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