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模式,采用两重嵌套方法,模拟了青海湖区域的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并且与无湖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天由于青海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夜晚则有保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青海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都小,夜间情况相反,这使得白天青海湖是冷干岛,夜间是暖湿岛;青海湖使得白天湖面边界层顶低,陆面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边界层顶高度和温度、地面能量通量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对青海湖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维持有正效应;青海湖使得湖面上空大气下沉,陆面上空大气上升,从而产生了湖面上空大气冷干,陆面上空大气暖湿的边界层特征;青海湖边缘的陆面形成的较大的湿气柱围绕着湖面,起到了保护湖面的作用;青海湖低空白天有明显的湖面向四周的辐散气流,而夜间则为从北偏东方向来的陆风。  相似文献   
112.
根据2007年辽宁葫芦岛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了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秋季易形成海陆风;海风起止时间夏季长冬季短,陆风起止时间秋冬季较夏季长;典型海陆风日中,海风造成陆地湿度变大,海风风速大于陆风风速;通过海风的数值模拟,海风由生成到成熟海岸吹向内陆其厚度可增厚到2 000 m以上,伸向内陆距离可到40 km;热内边界层向内陆呈舌状分布,海岸边界层高度在200-300 m之间,抛物面高度随着向内陆延伸的距离增加而升高。热内边界层最高达1 800 m。  相似文献   
113.
青海湖湖陆风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一个含植被参数化的二维中尺度模式研究青海湖夏季的湖陆风,模拟结果再次表明该模式具有重现局地中尺度环境特征,如冷(热)岛环境和湿岛等。同时表明,模式对植被覆盖度是敏感的,即有稀疏植被覆盖(σ=30%)情况的湖陆风白天比裸地情况要小,夜间则大,湖岸水平温度(或湿度)梯度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渤海湾北岸祥云岛岸基站2017—2018年观测数据和两座梯度测风塔2011—2013年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当地海陆风和湍流强度特征,并重点对不同天气系统所致大风条件下的湍流强度特点做了剖析。结果表明:渤海湾北岸海陆风特征明显,昼夜风向主要由SSW向ENE转变,夏季昼夜风向转换尤为显著。整体而言,风速和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大分别呈增大、减小趋势,且近海面层湍流强度小于近地层湍流强度。湍流强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夏季大、冬季小、春秋季变化不明显,且近海面层湍流强度相对近地层变化平缓。近海面层70 m及以下湍流强度在偏东大风条件下反而比近地层湍流强度大,雷雨大风期间近海面层和近地层均出现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大而增大、风速随高度增大而减小的特殊情况,台风靠近风塔时各层风速显著增大、湍流强度变化不明显,但台风中心到达时湍流强度迅速增至峰值,二者时间一致并早于风速最小值出现时间约1 h。近海面层和近地层有8%~10%样本的湍流强度超出了IEC-61400设计标准,建议渤海湾北岸风力发电风机抗湍流参数调整至0. 43~0. 49。  相似文献   
115.
复杂地形局地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一个三维中尺度动力学诊断模式,对重庆地区气象场进行了实例模拟,研究了复杂地形和不同下垫面型对流场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揭示了中尺度局地环流(山谷风、河陆风)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有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式能够成功地模拟复杂地形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116.
城市热岛与海风锋叠加作用对一次局地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高红  刘一玮  孙蜜娜  戴云伟 《气象》2013,39(11):1422-143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津255 m气象塔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VDRAS反演资料及中尺度TJ WRF模式输出资料,对2010年8月16日天津城区出现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热岛与海风锋叠加作用对此次局地强降水的触发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强降水发生在低层槽后弱的反环流条件下,具有明显的γ中尺度对流降水特征;城市热岛效应能造成局地的热力不均匀,这对形成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非常有利。海风锋由岸边向市区移动中与中尺度辐合线相遇,能激发局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产生强对流天气。城市热岛对海风锋的移动有明显阻挡作用;当海风锋移到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区域附近时,其后侧气流会出现明显分支绕流和爬升现象,而且两者相遇处的辐合上升运动会迅速加强,这为该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及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条件。中尺度TJ WRF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7.
山东半岛海风锋在一次飑线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月30日生成于华北南部的一次长生命期的强飑线过程,造成了山东地区大范围风雹天气。文中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及雷达监测产品,分析了山东半岛复杂的海风锋特征在这次飑线系统的断裂、再组织化以及极端大风、冰雹灾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1)初始对流是在地面冷锋辐合线上触发的弱对流,在对流系统向更不稳定区域移动时与水平对流卷相交,对流迅速发展,并组织成东西走向的直线型飑线。(2)飑线系统在平原地区继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这一过程与渤海湾在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两条移动方向不同的海风锋以及飑线系统的阵风锋有关:向内陆推进的两条海风锋与阵风锋在飑线系统中段的前部相交,诱发新生单体,造成该处对流系统更快地向前传播,最终导致飑线系统断裂;与此同时,断裂后的西段风暴因低层暖湿入流被切断而逐渐减弱。(3)断裂后西段残留风暴系统出流阵风产生的新生风暴向东北方向发展,与断裂后的东段风暴的后向传播(向西南方向发展)机制相互作用,完成了飑线的再次组织化,形成了具有典型弓状特征、水平尺度更大、近似于东北—西南走向的飑线系统。(4)长生命期飑线系统造成的极端雷暴大风和最大冰雹出现在飑线再组织化初期,位于飑线系统“弓部”位置,地面极端雷暴大风是冷池密度流、后侧入流急流和水成物对应的前侧下沉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后侧入流急流几乎完全分离的、与水成物对应的前侧下沉气流在这次极端地面大风发生时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5)山东半岛东侧的黄海海风锋向内陆推进(东南向西北)过程中与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飑线相遇,加强了风暴前侧的抬升、水汽供给和组织化程度,为飑线的长时间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8.
太湖湖陆风背景下的苏州城市化对城市热岛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苏州地区2006年8月12日晴天小风的天气作为背景天气条件进行算例的模拟。分析了该地区在湖陆风环流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对热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州地区的风场受大尺度系统、湖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系统的共同影响,且湖陆风环流的强度大于热岛环流。苏州地区的城市热岛影响高度可达400 m左右,且在背景风场的影响下,该地区的温度分布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下游效应特征,下游效应的距离可达10 km左右。这种下游效应在400 m高度以下比较明显,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20 a的城市化进程(1986—2006年)导致苏州城区地表感热通量增加了200 W/m2、潜热通量减少了200 W/m2、湍能增加了0.045 m2/s2、日平均热岛强度增加了0.4 ℃;热岛环流加强,并使白天混合层最大高度升高了400 m,但对夜间逆温层发展的影响较小。太湖湖陆风,使靠近太湖的苏州市郊的混合层、逆温层高度明显下降,但对距离较远的苏州市区的混合层、逆温层高度影响不大。且太湖的存在对于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苏州地区热岛强度增加、地表湍流动能增加、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少的趋势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9.
The urban impact on the sea breez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a mesoscale model with a detailed urban parameterisation. Four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on an idealised two-dimensional flat domain. In the base case, half of the domain is characterised by seaand the other half by rural land. In the urban case, an urban area 10 km wide is added near the shoreline.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for a moist rural soil (weak sea breeze) and for a dry rural soil (strong sea breeze). Results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city on the wind, temperature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fields. The dispersion of a passive tracer emitted near the coastline is, also, used in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y accelerates the sea-breeze formation in the morning (combinations of urban circulation and sea breeze), but it slows thesea-breeze front penetration. Moreover, the presence of the city enhances the recirculation processes and strongly modifies the pollutant dispersion. These effects are enhanced for a moist rural soil.  相似文献   
120.
Simulation of a Summer Urban Breeze Over Par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an anticyclonic summer episode in the Paris area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meso- scale for a 48-hour period, and compared to observations from a dense operational observational network.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have been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urbanization of their surroundings, into four classes (central Paris, urban, suburban, and rural). The atmospheric model, coupled with an urban surface scheme, correctly reproduces the temperature (within 1 K from the observations) and humidity. The intense urban heat island during the night is also well represented.Following the validation, the model is used to quantify atmospheric effects of Paris on the boundary layer,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a purely rural simulation. At night, the model simulates a neutral or even slightly unstable boundary layer to a depth of 200 m over the city. In contrast, a very stable layer formed in the countryside. During the day, the boundary layer was more turbulent and 500 m deeper over Paris; vertical velocities of up to 1 m s-1 were created over the city. This leads to an urban breeze with convergence at low levels (with winds around 5 to 7 m s-1), and divergence at the boundary-layer top (with similar wind speeds). The horizontal extent of the breeze reaches for more than 50 km from the city centre, and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ollutant diffusion in the area for calm days.Finally, three other spring cases are presented briefly. These show that an urban breeze develops if the synoptic wind is weak enough or disorganized; an urban plume develops otherw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