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3篇 |
免费 | 1550篇 |
国内免费 | 8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2篇 |
大气科学 | 296篇 |
地球物理 | 722篇 |
地质学 | 3284篇 |
海洋学 | 342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387篇 |
自然地理 | 12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268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207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300篇 |
2013年 | 314篇 |
2012年 | 358篇 |
2011年 | 313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276篇 |
2006年 | 271篇 |
2005年 | 220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重庆酉阳伏羲洞不仅发育有洁白无瑕似千秋田的“边石坝”、酷似人脚的“仙人脚”、神似清朝将领佩戴的“将军帽”等独特的景观,而且洞穴规模宏伟、形态险峻秀美,洞宽多在10~20m,高多在20~35m,其中的“伏羲大厅”直径达130m,高达85m;龙宫石瀑布高43m,宽93m;擎天石柱高26m,直径3.5m;地下河川流不息,池水觥筹交错。为了充分发挥伏羲洞景观资源优势,促进酉阳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酉阳伏羲洞景观资源特色、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神秘”特色、强化科普性与趣味性,以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开发规划理念。与此同时,还认为灯光配套对突出伏羲洞“神秘”特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布光上,对峡谷洞壁形态可采用白、蓝、浅绿、青等不同色调来分层次展示;对地下河宜用淡绿色光表现;对流石、钟乳石等景观可采用冷、暖光相结合;对于伏羲大厅鳞次栉比的岩层纹理可采用白光处理。 相似文献
982.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充填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层段,古岩溶作用产生的大量溶洞作为油气的存储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11口井充填溶洞的岩心观察,划分出化学沉(淀)积岩相、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渗流充填相4大类溶洞充填相。搬运型岩相为溶洞的早期充填产物,当地表岩溶的溶蚀作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岩石会发生崩落,崩落的结果就产生了垮塌型岩相,后期的渗流充填相以填隙物的形式充填在垮塌型岩相里。据区内Ta井的典型溶洞充填特征,归纳出其充填序列为上部的溶洞破裂相、中部的塌陷相及下部的海水侵入充填相。溶洞充填物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的地球化学特征,证实区内存在海水-淡水混合岩溶,对油田的开发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3.
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岳型旅游地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从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可以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质量及其评价、旅游环境管理、旅游的环境效益,以及对旅游环境的保护5个方面来分析和评价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研究进展,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对山岳旅游地环境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细致,但是在对有些领域的研究上,研究内容还不够全面,而在有些领域的研究上,研究方法也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984.
论山地灾害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灾害链是具有灾变条件的山地环境,在致灾因素的作用下,一种山地灾害发生后,引起其他种类山地灾害也相继或滞后发生的灾变现象,通常由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冰崩、雪崩、堰塞湖和水土流失等灾种及其相关灾变现象构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危害严重.根据山地灾害链的致灾因素不同将其划分成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和人为作用致灾3种类型,并进一步将其划分成8个亚类和128种灾害链形式.分析了山地灾害链的成因,认为山地灾害链是山地灾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传递和相互转化的结果.通过对山地害链的致灾因素、活动地域与结构特征分析和综合分析显示:山地灾害链的防治难度虽然很大,但除分布在高山和极高山区域、由冰雪崩塌和消融水引发的山地灾害链仅可预防,尚难治理外,其他山地灾害链都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985.
城市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研究作为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投资及政策制定的基础, 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市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为主题, 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模型方法等方面解析了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论点, 总结现有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 系统回顾国内研究的重点内容。国内外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的研究都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国外研究集中于基础理论、特征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等方面;国内研究从早期单纯关注小汽车快速发展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到开始关注小汽车交通与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最后, 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 对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今后的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研究提供分析架构。 相似文献
986.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成因的差异性定量研究——以贵州省盘县典型石漠化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珠东区的轻中度石漠化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强度以上石漠化则由人为因素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共同造成;保基区的轻中度石漠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强度以上石漠化则由自然因素造成;红果区的自然条件好于其它两个研究区,石漠化尤其是强度石漠化主要是土地利用强度大造成的,坡耕地发生中度甚至极强度石漠化。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与恢复治理模式密切相关,在确定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恢复模式和治理重点时,有必要考虑石漠化土地的土地利用成因和成因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7.
在分析地质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气候、地质灾害点密度、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宣州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并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将宣州区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结果较符合宣州区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宣州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地质雷达探测工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9.
OGNJEN BONACCI 《水文科学杂志》2013,58(2):287-299
Abstract The method of “historic event” is used to generate synthetic hyetograph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data. A synthetic triangular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rainfall data of Zioud watershed (central Tunisia) with a standard time step of one hour. A database of 2799 observed rainfall events was used to provid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for a simple triangular-shaped hyetograph model. The developed model provides a synthetic hyetograph in dimensionless form for different storm durations (2, 3 and 4 hours). For a given season and location, the variation of the first dimensionless moment with duration was relatively small, with an average range of 13% for all the stations. The resulting dimensionless hyetographs were found to be nearly identical when they were non-dimensionalized using the rainfall depth and duration, showing some seasonal effect and in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rainfall duration.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ed and observed hyetographs was achieved based on not only visual impressions, but also statistical numerical and graphical tests. 相似文献
990.
山东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地表环境质量的降低以及岩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泰安市岩溶水化学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退化的演化规律。自 6 0年代初以来 ,泰安市城区及旧县岩溶水的常规组分、NO-3 浓度、硬度及TDS的浓度呈现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 ,并检出有Cr6+ 、CN-、酚等人为环境物质。水位降落漏斗区与非漏斗区、岩溶塌陷区与非岩溶塌陷区的岩溶水化学组分浓度的对比结果表明 :由于岩溶水的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和岩溶塌陷是控制和影响岩溶水化学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在时间及空间尺度上与岩溶水化学环境的快速退化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