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0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1266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695篇
地质学   2885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58篇
自然地理   11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受玄武岩盖层的影响,石林地区的地下水在雨季和旱季对碳酸盐岩都具有侵蚀性,玄武岩盖层空气CO2呈现出低—高—低的双向变化梯度。溶蚀试验表明.地下0~0.6m,水平方向的溶蚀量大于垂直方向的溶蚀量,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溶蚀量大于水平方向。富含CO2的水通过具有最大渗透张量和较小主轴倾角的玄武岩裂隙下渗,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表现为一个脱钙、富铝铁、硅迁移的复杂过程,并在地下0~0.6m形成许多水平凹槽、穿洞等岩溶形态,而地表0.6m以下以垂向溶蚀为主,有利于石柱的形成与发育。  相似文献   
72.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水质分布呈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7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属蒸发边缘海相地层,其风化壳是中部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该层中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溶斑,这些溶斑的产状、大小、成分以及溶孔内的充填物十分复杂,有的具多期充填,充填物为石膏、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多种矿物。溶斑中下半部残留的岩石经溶蚀后的白云石晶粒形成的渗流砂示底构造十分明显。研究表明,溶斑的形成不仅具有适宜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其复杂的生成演化史,而且与原始沉积以及不同地史阶段的岩溶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4.
王延恩  李念国  韩汝钊 《地下水》2003,25(2):103-105
两城水源地具有较丰富的喀斯特水,根据长期观测资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各种补给和开采条件,应用水均衡原理,对其水资源量进行定量评价,获得允许可开采量,为工农业供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5.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查找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说明了其异常验证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溶洞,为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在有溶洞的地段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设后发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6.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符必昌  黄英 《地质科学》2003,38(1):128-136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在解决岩溶及红土学术界存在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碳酸盐岩与上覆红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7.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evolution of agreements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Canadaand Québec on flood damage reduction. In Québec,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regulation about building in floodplains came about in 1983–1984. Today, this regulation takes the form of a policy called ``Policy of shores, littoral and floodplain protection'. Municipalities must adopt rules that concur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is policy.The Chaudiére River basin was selected for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during the period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rules in flood-risk areas.Despite the ban on building in the strong current zone (0–20 year return periodflood zone), many buildings, essentially residential, have been erected in thiszone. These new constructions generally account for a low percentage of thetotal property value in the 0–100 year flooding area, but are legal since theyare connected to a water and sewage network that existed prior to the officialfloodplain regulation.Flood damage along the Chaudiére River will tend to increase for two reasons.Firstly, while respecting the policy mentioned above, sites are still available infloodplai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Secondly, no structural flood protection workshave been erected in view of the fact they are only marginally profitable from anbenefit-cost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78.
岩溶地区长桩存在着遇洞率的问题。为了研究岩溶地区桩的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岩溶地区桩基的工作方式,分析了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以及桩的受力状态,并研究了去桩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较大,岩层的位置对桩的应力不产生影响,仅对桩的位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9.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 that five regional fault sys-tans occurred in the Qaidam and adjacent nment.qin belt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se fault systems are: (1)north Qaidam-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 (2) south Qaidam-East Kunhm Mountain fault system;(3)Altu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4) Elasha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5) Gansen-Xiaochaidan fault system.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controll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faults within the basin,the migration of depocen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accmnulation belt.  相似文献   
80.
泰山顶部近地层风的方差与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在速度与方向上的不稳定性可引发结构振动并可导致损坏。山顶风较少受局地作用影响, 流场较稳定,作为典型风况对山顶风湍流脉动情形进行的观测和分析,对于研究建筑结构风载振动情形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风况下对泰山气象站近地层风的风速和风向进行了同时、逐秒测记,所得样本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算表明,风向样本方差显著大于风速样本方差。绘制了各风速、风向样本自、互谱密度曲线图。谱图显示诸样本具有红噪声序列特征,不同样本自、互谱密度曲线具有相近形状,而以风速自谱曲线吻合程度最好,谱密度曲线在周期为4秒及2秒处有峰值。此后的研究应结合记录仪器的改进增加采样频率,对周期为2秒以下谱曲线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