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8篇 |
免费 | 249篇 |
国内免费 | 10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97篇 |
地质学 | 2045篇 |
海洋学 | 12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2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地质地貌因素对喀斯特石漠化的影响——以广西大化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广西大化县的DEM、石漠化、地质数据,通过GIS叠加分析,探讨了地质地貌因素对石漠化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貌区的石漠化发生率排序为高峰丛洼地区〉中峰丛洼地区〉峰林谷地区〉丘陵山地区。发生石漠化的4种碳酸盐岩中,发生率排序为连续性灰岩〉灰岩夹碎屑岩〉灰岩与白云岩混合组合〉灰岩与碎屑岩互层组合。碳酸盐岩含量较高的3种岩性在25°~45°坡地石漠化发生率最高,含量较低的岩性石漠化发生率高峰在35°~60°,同时发现所有岩性的石漠化发生率在3°~8°坡度区间存在小高峰,这与坡脚普遍的顺坡耕种有关。断层与石漠化关系密切,中度以上石漠化集中分布在断层周围1.5 km内。石漠化的发生是人为干扰、坡面侵蚀、岩石成土与溶蚀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石漠化的防治中,应该综合考虑地貌发育、坡度、岩石碳酸盐含量、断层分布等多个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Quantitative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in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types in karst areas: Based on the geodetector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dentification of soil erosion are the core and frontier issues of current research. However, studies on the... 相似文献
973.
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框架, 辨识影响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结 果表明: 重庆岩溶区景观分布不均匀,少数几类控制着整体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被分割 程度较低,破碎化现象不明显, 空间异质化程度低。各亚区景观多样性, 均处于最大值2.81 的中 间段, 有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起支配地位。人工干扰程度和丰富度依I、II 和III 区地势降低 的态势而增加, 异质化程度、不均匀性和优势度则呈相反趋势。分维数差异不明显, 形状指数变幅 较大, 不同区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且差异悬殊。森林景观嵌块体密度和分离度按I、II 和 III 区的顺序依次增加, 耕地、园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则分别依次减少。边界密度除了III 区水域为 63.03 外, 其余都在1.82~9.14 之间。景观整体特征I 和II 区相似, 而与III 区存在显著差异。内地 质作用在大的环境背景下控制着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基本框架, 外营动力在较短时空尺度上 决定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纵深态势。研究可为区域岩溶景观格局调控、景观规划和生态经济的 持续发展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为岩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积累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74.
典型岩溶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勇军 《地理学报(英文版)》2006,16(1):69-77
1 Introduction Because of modifying land-cover (Turner et al., 1991)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soil (Dalal, 1986), land use changes can cause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s in soil properties (Islam, 2000; Mcalister, 1998; Braimoh, 2004; Lal, 1996; Shepherd, … 相似文献
975.
石灰岩山地淡竹林“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分布与迁移积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石灰岩山地淡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岩石、土壤和4种淡竹群落植物[优势种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伴生种枸骨(Ilex cornuta)、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的N、P、K、Ca、Mg、Fe、Al、Mn和Na等9种元素含量,对元素迁移积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淡竹林石灰岩Ca含量高(363.09 g· kg-1);土壤Ca含量下降至2.68 g·kg-1,Fe、Al含量升高(48.12 g·kg-1、84.00 g·kg-1);与土壤相比,植物N、P和Ca含量上升,其他元素含量则降低;(2)从岩石到土壤,Ca为纯迁移,迁移积累系数仅为0.01;Fe和Al明显富集,迁移积累系数分别高达9.98和14.10;从土壤到植物,N、Ca、P为富集,Fe、Al生物吸收系数很低,仅为1.41和2.08;(3)除K外,群落优势种淡竹的元素含量和生物吸收系数均小于伴生种。研究发现,强淋溶作用下淡竹林石灰岩发育为酸性红石灰土,其生长的植物均非喜钙植物;“岩石—土壤—植物”元素迁聚特征因土壤发育过程和植物种间特征而异,红石灰土Ca积累少;淡竹对土壤元素需求少可能是其在石灰岩生境占据竞争优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76.
Yang Yuyun 《地球科学》1986,(2)
碳酸盐岩区悬托河谷的水文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当修建水库时,渗漏常是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作者对悬托河谷的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划分,并对悬托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这对选择良好的库坝位置,指导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水库渗漏,合理制定开发方案、工程规模及防渗措施,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7.
978.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10 ̄(-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79.
广西那坡县果提金矿是近年化探异常查证发现、并控制了一定储量且地质特征特殊的矿床 ,矿体产于下泥盆统郁江组下部硅化压碎岩中 ,受上寒武统博莱田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控制。通过矿体分布特征和形态产状、矿石特点的研究 ,认为果提金矿属岩溶沉积间断面微细粒金矿。 相似文献
980.
三峡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典型波形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狄莉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24(2):52-57
对三峡地区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记录的典型的天然地震、疑炮、一次爆破及一次滑坡等波形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①数字地震仪器与模拟地震仪器所记录的地震波形特征基本一致;②三峡地区数字地震台网中心2003年5月19日至2004年1月所记录的多数天然地震事件是非构造型(由溶洞塌陷引起的陷落型)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