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91.
吕彩忠  孙亚丽 《岩土力学》2016,37(7):1956-1962
现有洞室最优支护设计均基于Mohr-Coulomb(简称M-C)准则,不能真实反映岩石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以及围岩的三向不等应力状态。基于广义SMP准则和稳定蠕变J3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提高作用,建立了软岩洞室最优支护力与围岩允许最大位移的理论解答。洞室最优支护解答对M-C准则、外接圆Drucker-Prager(简称D-P)准则均具有很好的拓展性,且工程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强度准则结果间的差异实际反映的是对中间主应力效应的不同考虑,M-C准则和外接圆D-P准则对应的结果是两个极端情况,推荐选用广义SMP准则解答;岩石长期强度是洞室最优支护设计的关键参数,围岩凝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影响亦很显著,应合理测定岩石的强度参数并充分考虑变异性。  相似文献   
392.
贺洁  蒋明镜 《岩土力学》2016,37(10):3026-3034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因其作为绿色新型能源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而备受全球瞩目。水合物在水合物沉积物(俗称能源土试样)中有不同的赋存型式,如孔隙填充型和胶结型等。针对孔隙填充型水合物的赋存形态,生成特定饱和度的能源土试样。开展了同一 平面上不同中主应力系数(b = 0、0.25、0.50、0.75、1.00)的真三轴排水试验的三维离散元模拟,将微观参数接触组构及剪切滑移率的演化规律与材料的宏观力学响应相结合,分析了中主应力对孔隙填充型能源土的宏微观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强接触处组构张量的大、中、小主值随b的变化规律与大、中、小主应力及大、中、小主应变随b的变化规律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三向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强度接近Lade-Duncan破坏准则。能源土试样剪切滑移率随着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处于三轴拉伸状态时,试样的剪切滑移率最大。  相似文献   
393.
宋新江  徐海波  周文渊  王伟 《岩土力学》2016,37(9):2489-2495
采用研制的真三轴仪对水泥土进行等小主应力 、等中主应力参数b真三轴试验,研究中主应力参数、小主应力对水泥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3条件下,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切线模量、破坏强度均随b的增大而增加,破坏时的大主应变则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水泥土破坏强度与中主应力参数b近似呈线性关系,直线斜率随?3的增加而增大。对于相同b值,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切线模量、破坏强度、破坏时的大主应变均随?3的增加而增大;水泥土破坏强度与?3近似呈线性关系,且随b值的增大,线性关系更加明显。随着中主应力和?3的增大,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逐渐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过渡。破坏应力比则随?3的增加和b值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获得了水泥土的广义Tresca准则和广义Mises准则模型参数,对比分析表明广义Tresca准则更适用于水泥土。  相似文献   
394.
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面积指数表征叶片的疏密程度和冠层结构特征,体现植被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等生物物理过程的能力,是描述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关键参数。目前多种卫星传感器观测生成了多个区域和全球的叶面积指数标准产品。本文综述了基于光学遥感数据的叶面积指数反演进展:首先,介绍了叶面积指数的定义和在生态系统模拟中的作用;然后,阐述了基于光学遥感反演叶面积指数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植被指数经验关系和基于物理模型的两种主要遥感反演算法,讨论了2种算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现有的主要全球数据产品及其特点,论述了产品检验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当前叶面积指数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5.
对义县组主期中酸性岩墙与熔岩的地球化学、成因岩石学对比分析显示:中酸性岩墙Mg#平均36.68%,Na2O/K2O平均为1.07;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表现出富集Rb、Ba、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Sr及高场强元素Nb、Ta、P、Ti;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上表现出负Eu异常,HREE强烈分异,Y/Yb平均10.10,(Ho/Yb)N平均1.13,LREE配分曲线与熔岩LREE配分曲线重合.中性、中基性熔岩Mg#平均大于55%,除无Sr负异常外,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与岩墙相似;中性、中基性熔岩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并且配分高低与SiO2含量呈反相关关系,说明二者是部分熔融的非同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中性、中基性熔岩Y/Yb分别平均为11.27、11.98;(Ho/Yb)N分别平均为1.25、1.32,Sr大于400×10-6,Sr/Y均大于40,显示出了典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酸性岩墙与火山熔岩来自不同源区,前者来源于斜长石稳定的加厚角闪石麻粒岩地壳部分熔融,而后者来源于受幔源岩浆底侵并且混染过的加厚石榴石麻粒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且岩墙母岩浆、熔岩岩浆与幔源底侵岩浆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作用.结合义县组最底部高Mg#幔源玄武质岩浆成因机制,主期中酸性岩墙与熔岩岩浆形成机制揭示了早白垩世期间华北板块壳-幔之间岩浆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396.
导航产品与位置服务的飞跃,带动了市场与需求迅猛发展。导航电子地图信息已成为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品的核心。导航产品是位置服务的朝阳产业,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无疑成为突出和紧迫的问题。导航电子地图质量在车载导航、手持导航等多种移动位置服务产品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确保导航电子地图产品质量已成为突出和紧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导航产品的检测,总结了导航产品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397.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习难点.通过对具有汉字背景的中级留学生四字格成语偏误的考察,从成语形式、意义、语法及搭配四个方面对成语偏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汉语成语教学和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98.
Catechol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phenolic components of olive mill wastewaters. In this article, the mineralization of this compound in synthetic aqueous solutions by the Fenton and photo‐Fenton processes is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for 1.44 mM catechol,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of solutions is reduced about 94.4% at best after 60 min of Fenton treatment at optimized conditions of pH 3.0, 0.2 mM Fe2+, 7.09 mM H2O2, and 25°C. A faster and overall mineralization is attained by applying photo‐Fenton with UVA irradiation. o‐Benzoquinone, 1,2,3‐trihydroxybenzene and 1,2,4‐trihydroxybenzene were identified by GC–MS as primary quinonic and polyhydroxylated derivatives. Small amounts of generated carboxylic acids like muconic, maleic, malonic, acetic, oxalic, and formic acids were detected by ion‐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The Fe(III) complexes of these acids persist in the medium under Fenton conditions, while their photolysis by UVA light and that of other by‐products account for by the faster degradation and total mineralization achieved in the photo‐Fenton process. A reaction sequence for catechol mineralization by Fenton and photo‐Fenton involving all intermediates detected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399.
Emissions from construction product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indoor air, particularly i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where the normal rate of air exchange with fresh ambient air may be limited. In this context, reduction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s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even more important. German authorities wanted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low‐emission products, and as a result it was necessary to quantify and qualify these emissions in a reliable and objective manner. The core principles for evalua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s in emission tests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Committee for Health‐Related Evaluation of Building Products” (AgBB) and published in the so‐called “AgBB scheme”. Relevant for evaluation are: (i) Assessment of the emission levels of substances with known toxicological properties; (ii) limits for non‐assessable or unknown substances; (iii) limits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chemical emissions.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stepwis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st procedure in Germany and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evaluation of product emissions over the yea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hilosophy, history, current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German AgBB scheme for VOC emissions is also provided.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evaluation of a list of about 170 single substances which have an agreed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interest” (LCI) value for the indoor environment – values that are updated periodically according to present toxicolog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400.
付承伟  唐志鹏  李玉成 《地理研究》2013,32(9):1699-1707
生产性服务业发达是全球城市的最重要的特征。以旨在建设全球城市的北京和上海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研究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性、外部关联性、内部融合性和尺度影响性4个方面对北京和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在现阶段,北京和上海的服务型经济已经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均以流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正在有序提升。其中,金融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与其产业规模相比是不对等的。北京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显著,原因在于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