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Stefan Bouzarovski 《Area》2009,41(4):452-463
Energy developments in the post-Communist states of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ECE) have a major impact on global energy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anks to this region's key geographical position between the energy-exporting stat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energy-importing states of We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 on the other. At the same time, post-socialist reforms of energy industries in this region provide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relations of powe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inequality that gover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paper therefore aims to provide an initial look at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ssues that underpin the emergent 'geographies' of energy reform in ECE, as well as their embeddedness in relations of power stemming from organisational, infrastructur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the region. It employs an analysis of local news reports, policy papers and statistical data to examine the intricate institutional networks and spatial formations that have governed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broader terms, the paper aims to emphasis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human geography can play in making sense of the territorial differences and frictions that have emerged during the post-socialist reform process, while challenging the idea of a 'neat' neoliberal transition from a centrally planned to a market-based mode of energy regulation .  相似文献   
92.
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的规划体制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都市区域乡的统筹发展是实现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现行大都市区的规划管理体制实行切块式城乡规划和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的规划管理,这不利于综合性空间规划的全覆盖;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行业(或专项)规划的衔接;更不利于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融合与协调.基于此,以上海大都市区为实证,围绕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的弊端,重点分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规划体制诉求,探索性构建出中国大都区规划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93.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岚发 《测绘工程》2000,9(1):68-71
介绍我校工业总图设计等专业测量学课程为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方面的作法与体会,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改革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国锋 《地理科学》2008,28(3):320-324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动力,解决动力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单一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功效,但缺乏系统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分类与综合分析,提出了"合动力网络"的概念,以自组织结构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制度创新动力和文化动力为子系统,初步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分析了动力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5.
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是地震灾害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演化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成形,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国务院先后取消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许可和结果审定的行政审批事项,提出施行区域评估.在建立新制度过程中,面临着审批部门须承担委托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责任...  相似文献   
96.
在浅海岸边进行钻机作业,由于海平面水位不稳定,采用6BS反循环泵已不合适。在工作实践中,将原施工工艺改进为气举反循环,此方法不仅没有降低原钻机的施工性能,而且快捷、方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7.
中国出境旅游流的高速增长与入境旅游流趋于稳定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明晰中国出入境旅游流之间的差异关系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入包含经济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四维度距离理论框架(CAGE),尝试从多重距离视角剖析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差异,并通过使用当下社会科学领域新的...  相似文献   
98.
以湖北省《荆楚辉煌30年》主题地图集的编制为例,简要介绍了为纪念湖北省改革开放30周年服务的专题地图集的制作意义及表示内容,探讨了反映湖北省改革开放戍就的专题选择及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
针对测量仪器不断发展和革新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近5年来"测量仪器学"课程开设的效果和社会评价。基于测量仪器已全面进入电子智能时代,提出了针对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改进得到了优化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课程考核提出了合理的评判方法,并对课程配套相关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最后对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上海市外资研发机构的空间演化及区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总结上海外资研发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空间布局演化规律及区位因素,可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研发产业布局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全域分散化趋势明显:距中心城区10~20 km范围的近郊区是外资研发机构分布的峰值圈层,随着时间推移,分布点向外围圈层扩散,中心城区集聚的倾向不显著。同时基于街道和区县统计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化。②局域聚焦特征显著:在不同方位形成少数不同等级的集聚区,即“张江—金桥—外高桥”东部集聚区、以漕河泾为主的中部集聚区、“紫竹—莘庄—闵行开发区—松江工业区”西南集聚区、“安亭—嘉定工业区”西北集聚区。从时序上看,这种多极引领的簇群式空间组织模式相对稳定,其中张江、漕河泾和紫竹园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集聚区交通指向性明显,依托主干道与地铁交通网形成互动联结。③计量回归结果表明,传统区位因素(地租成本、交通通达性、资源要素)、集聚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外资研发机构区位决策具有正向影响,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规模机构影响有所差异。归结起来,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空间演变机制亦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