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7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Firms often encounter location-based impediments that hinder them from engaging with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se challenges can be exacerbated for smaller firms, which often hav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xposure to global marke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successfu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xporters from Nova Scotia, a province with decreased export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It explores these firms’ trade-related motivations, their impediments, and the strategies that they have used to address possible location-related problems. Although geographical distanc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competitive challenge, other issues emerge, including travel expenditures and the costs of export intelligence gathering. Successful exporters have overcome many potential impediments by using government trade programs,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face-to-face contacts, and working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  相似文献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王秋玉  曾刚  吕国庆 《地理学报》2016,71(2):251-275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UCINET,Arc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33.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co-hydr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o-hydrology is a new discipline developed in recent decad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celerat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hydrology subject by constructing a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and formulating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y review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eco-hydrolog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 embryonic period of eco-hydrology (1970-1986), formulation terminology and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period of eco-hydrology (1987-1991), discipline establishment a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period of eco-hydrology (1992-1995),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eco-hydrology (1996-2007) and the improvement period of eco-hydrology (2008-pres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hydrology,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eco-hydrology was proposed as a framework of “theory-method-practice-branch disciplin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ystem of the eco-hydrology, including the disciplinary research plan,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 the country’s major dem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mo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disciplinary system of eco-hydrology.  相似文献   
34.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从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的结构层次分析入手,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用户权限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策略。  相似文献   
35.
兰州都市圈发展可行性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都市圈理论的引入和创新发展,对城市化理论有重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有其特殊性,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研究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都市圈理论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区域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以兰州为例分析了西北地区都市圈建设的可行性与前景。首先分析论证了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可行性,得出了兰州不仅迫切需要建设都市圈而具备发展都市圈的良好条件的结论;接着,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兰州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和兰州都市圈发展水平,发现兰州都市圈的雏形已经形成,在区域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兰州都市圈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重点等,展示了兰州都市圈发展的前景。兰州都市圈可行性的典型研究,也展示了都市圈发展模式在西北地区开发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对完善我国的城市化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中国中部地区技术关联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均  曾刚  赵建吉  胡志强 《地理研究》2020,39(3):601-610
技术关联对地区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演化经济地理学认知邻近的视角出发,借助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运用技术关联分析方法,探究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技术关联对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关联对创新能力较弱的中部地区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对于资源型产业集中、经济发展前景不佳的山西省而言,技术关联的作用并不显著;技术关联对其他五省制造业创新具有正向作用,呈现中间强南北弱的空间格局;从产业门类看,技术关联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促进作用最强,劳动密集型产业次之,资源密集型产业靠后,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弱。  相似文献   
37.
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结构与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盛彦文  苟倩  宋金平 《地理科学》2020,40(11):1831-1839
引入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DEA模型以及Tobit模型,探讨2001—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联系网络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创新联系格局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呈现以“京津”为核心的放射状发展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以“Z”字形为主轴的类钻石型空间格局,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以珠江口两侧城市为核心、其他城市为重要节点的空间格局;② 在创新联系网络结构特征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呈极核式发展,群内创新联系高度依赖于核心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由单中心驱动转变为多中心驱动,呈均衡发展特征,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③ 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中,城市节点在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中的中心位置、中介地位、对结构洞的运用能力和集聚程度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8.
俞立平 《地理科学》2020,40(10):1610-1617
构建区域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框架,在宏观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信息化作为创新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量来衡量区域创新政策。并以省际高技术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政策的特征和评价维度决定评价的多样性,基于政策效果与政策交互作用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创新政策总体上处于稳步提高阶段,较低地区以西部中部地区为主;区域创新政策测度模型系统性较好,其检验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化;采用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作为区域创新政策的替代变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9.
文章结合国家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澳门海域实际情况,分析海域对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海洋空间管控,构建绿色发展格局;开展岸线整治修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维护滨海湿地功能,推动海湾综合治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海洋旅游市场;实施污染联防联控,有效推动公众参与。同时,结合澳门实际情况,提出中长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助力澳门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0.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朱道才 《地理学报》2020,75(8):1667-1679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