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51篇 |
免费 | 6622篇 |
国内免费 | 85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32篇 |
大气科学 | 4988篇 |
地球物理 | 6940篇 |
地质学 | 22298篇 |
海洋学 | 4494篇 |
天文学 | 3390篇 |
综合类 | 3203篇 |
自然地理 | 63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7篇 |
2023年 | 724篇 |
2022年 | 1466篇 |
2021年 | 1737篇 |
2020年 | 1593篇 |
2019年 | 1933篇 |
2018年 | 1352篇 |
2017年 | 1780篇 |
2016年 | 1758篇 |
2015年 | 1946篇 |
2014年 | 2429篇 |
2013年 | 2489篇 |
2012年 | 2606篇 |
2011年 | 2730篇 |
2010年 | 2341篇 |
2009年 | 2830篇 |
2008年 | 2734篇 |
2007年 | 2873篇 |
2006年 | 2827篇 |
2005年 | 2653篇 |
2004年 | 2365篇 |
2003年 | 2207篇 |
2002年 | 1915篇 |
2001年 | 1668篇 |
2000年 | 1616篇 |
1999年 | 1387篇 |
1998年 | 1232篇 |
1997年 | 878篇 |
1996年 | 727篇 |
1995年 | 591篇 |
1994年 | 568篇 |
1993年 | 482篇 |
1992年 | 335篇 |
1991年 | 297篇 |
1990年 | 202篇 |
1989年 | 169篇 |
1988年 | 136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结合湖南、湖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历史近代地震数据等,全面梳理分析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总结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系(带)及控震特征、地震活动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主要活动断裂系有6个,自北向南分别为秦昆北西向断裂系、鄂东北东向断裂系、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鄂西-湘西北东向断裂系、湘中南北东向断裂系、湘东北东向断裂系,其中第四纪活动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大的是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及秦昆北西向断裂系西段。“两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第三活动期的相对平静期。结合近代中强震资料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特征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南部的东、西边界、鄂州-黄冈-武汉一带以及鄂西北断块隆起区地壳较不稳定,具有发震潜力,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护江大堤设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产于绿松石遗址陕西洛南的绿松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洛南绿松石的结构多呈隐晶质结构,部分可见环带状结构、结核状结构;可见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部分见葡萄状构造;扫描电镜下观察陕西洛南绿松石多呈鳞片状结构、不规则团块状分布,可见板状绿松石微晶不规则分布,部分见孔隙分布;绿松石微晶越接近它形,孔隙越少,排列越均匀,则结构越紧密,呈现致密块状构造;反之则呈葡萄状构造;XRD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均含有绿松石和石英,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的伊利石和高岭石。 相似文献
993.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包括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船山统与阳新统之交的黔桂运动主幕不整合面、阳新统和乐平统之交的东吴运动主幕不整合面的不整合特征明显,同时因其代表了研究区沉积盆地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界面而成为较为典型的I型层序界面。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以其明显的沉积相分异而引人注目:在连陆台地上发育含煤地层,而在连陆台地边缘及孤立台地上发育海绵生物礁,形成一个典型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伴随着强烈的东吴运动第一幕,研究区西北部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分布范围较广的峨嵋山玄武岩;东南部的“钦防残留海槽”关闭,使研究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台地淹没事件形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淹没不整合面。根据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指示的规律,研究区的二叠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级层序:船山统与下伏石炭系顶部的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SQ19),阳新统包含四个三级层序(SQ20到SQ23),乐平统包括两个三级层序(SQ24和SQ25)。在层序地层框架内,系列古地理图和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较为系统地反映了研究区二叠纪复杂而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相变特征。主要的时间相变面即形成层序界面,具有明显的“跳相”和地层间断现象,由于在不同地点间断的时限不一致而造成“间断面穿时”;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以及伴随着时间变化中的相带迁移所造成的空间相变,其相应的相变面总是斜交时间面而造成“相变面穿时”;不同沉积阶段的层序具有不同的相序组构,并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变化,从而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因此,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结合生物地层特征,这种规律性本身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4.
The time evolu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line thermal-a turbulent flow produced by an initial element with signifi-cant buoyancy released in a large water body, is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the two-equation k - e model for turbulence closure.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is characterized by a vortex pair flow and a kidney shaped concentra-tion structure with double peak maxima; the computed flow details and scalar mix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scribed by self-similar relations beyond a dimensionless time around 10. There are two regions in the flow field of a line thermal: a mixing region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r fluid is high and the flow is turbulent and rotational with a pair of vortex eyes, and an ambient region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is zero and the flow is potential and well-described by a model of doublet with strength very close to those given by early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The added virtual mass coeffi-cient of the thermal motion is found to be approximat 相似文献
995.
以柴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溢油风化模拟实验,从分子级水平揭示中长期风化作用对溢油组成的影响。利用相对偏差和重复性限法进行评价和筛选,研究表明,柴油在较短时间(10 d)内,phytane/n-C18和pristine/phytane特征比率可较好地作为油品鉴别的依据;在10~30 d的风化期间,pristine/phytane仍可作为油品鉴别的依据;较长期的风化过程后,上述三个正构烷烃特征比率对于油品鉴别已不再具备意义。所选多环芳烃诊断比值指标中,除MNR、MP/P外,其他参数(MPI-1,MPI-2,Rc,MPDF1,MPDF2,MNR)相对标准偏差在1.10%~5.40%,可较好地用于重度风化溢油源鉴定。 相似文献
996.
以舟山本岛为研究单元,利用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采用生态学分析、空间统计学分析、城市扩张指数等方法来探究舟山本岛滩涂围垦活动和城市用地扩张的特点,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1)在1995—2015年的20 a间,滩涂围垦的面积不断扩大。(2)1995—2005年的滩涂资源利用以近陆域的海涂为主,2005—2015年逐渐向浅海发展。(3)1995—2015年间,城市用地面积前10 a增长强度为0.53,增长速度为3.01 km2/a,后10 a增长强度为1.46,增长速度为8.11 km2/a。(4)舟山本岛的城市发展重心在20 a间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移动而后向北跳跃的过程,各区域间协同发展,使舟山本岛经济整体性和城市功能合理性得到提升。(5)滩涂围垦形成的土地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从研究数据来看两者之间发生自然演替需要时间,大约为8~10 a,人工干预可以大幅缩短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7.
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38(6):140-142
针对地震观测技术论文中有关形变单位"毫秒",即10~(-3″)混用为时间单位ms的情况,笔者从单位符号的意义及观测技术仪器的工作原理出发,最终明确,地震观测仪器中倾斜仪观测量单位应为10~(-3″),不能以时间单位ms代替,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98.
柔性管缆限弯器存在接触非线性导致剪弯刚度分析困难。为此先基于悬臂梁方程建立剪弯刚度理论模型;然后构建考虑接触边界的锁合结构数值模型,得到其扭转刚度曲线;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求得考虑接触非线性的限弯器剪弯刚度曲线,并同传统的整体数值方法相比较,验证该半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发现基于半数值方法的限弯器剪弯计算效率远高于传统数值方法,其结果误差也满足工程需求;并且限弯器锁合结构处受接触边界影响有明显的非线性;限弯器子梁这一短梁结构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计算的结果精度更高也更保守。相较于传统数值方法,该半数值方法用方程直接表达部分参数与剪弯刚度关系,并可以高效地分析限弯器剪弯刚度,使设计工作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999.
对下扬子与华南边界结合带东延问题的地球物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山-绍兴、铅山-宜春等断裂带作为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这种认识目前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但是,这条边界结合带向东延伸入海之后的位置与去向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黄、东海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空间重力数据、布格重力数据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利用方向导数等处理方法,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区块.结合研究区的磁力与地质资料,利用各种成图、成像技术,形成一系列分析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认为:该结合带的位置有可能比传统认识中自长江口至大黑山群岛的位置更向南一些,在杭州湾-长崎、对马海峡一线,并呈现向北略微凸出的弓形.边界结合带在深度上属于深大断裂带,一直可以追索到上地幔的顶部.与中朝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相比较,本条结合带的踪迹不是十分清晰.表明加里东运动之后,该结合带的运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00.
Earthquakes are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faced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Research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are important parts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is a feature of China''s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nd th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asic research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ave emerged.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applications and approvals of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and the NSFC projects undertaken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the CEA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CEA system has received funding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basic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the CEA system. In the NSFC,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the CEA system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funding rat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for the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Although no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he CEA system still ha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 and major programs. I hope that the brief review of new opportunities that have arose in recent year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background and new thinking for futur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